小麦锈病发生后的损失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锈病的发生给小麦产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小麦锈病是由小麦锈菌引起的,是小麦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小麦锈病不仅会降低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导致小麦价格的波动,对小麦产业的稳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小麦锈病的危害
小麦锈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小麦产量
小麦锈病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导致小麦的产量降低。据统计,小麦锈病发生严重的年份,小麦的产量可以降低10%~50%不等。这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很大的风险。
降低小麦质量
小麦锈病还会影响小麦的品质,导致小麦的蛋白质、淀粉质和营养成分含量降低,影响小麦的食用价值和加工价值。
导致小麦价格波动
小麦锈病的发生会导致小麦的***减少,从而导致小麦价格的波动。在小麦锈病发生严重的年份,小麦价格可能会短期内大幅上涨,给社会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
影响小麦产业的稳定发展
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小麦锈病的发生会对小麦产业的稳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小麦锈病的防治
为了有效地防治小麦锈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小麦锈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抗病品种具有抗病能力强、抗性稳定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可以提高小麦的养分水平,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
定期喷药
定期喷药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常用措施之一。喷药可以有效地杀死小麦锈菌,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喷药时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用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加强管理
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和枯叶,可以有效地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同时,加强灌溉和排水管理,保持田间湿度适宜,也可以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
小麦锈病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小麦锈病是什么?
小麦锈病是由小麦锈菌引起的小麦病害,是小麦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问题二:小麦锈病对小麦产量有什么影响?
小麦锈病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导致小麦的产量降低。在小麦锈病发生严重的年份,小麦的产量可以降低10%~50%不等。
问题三: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定期喷药、加强管理等。
问题四:小麦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关吗?
小麦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密切相关。高温、高湿等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锈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导致小麦锈病的发生。
问题五:小麦锈病对粮食安全有什么影响?
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锈病的发生会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很大的风险。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危害到底有多严重?为什么农田里麦苗出现锈病很多农民害怕?
小麦被害后,植物营养元素不断被病原菌所耗费,好哪植物表面的夏孢子堆毁坏寄主的表皮细胞和胡萝卜素,光合作用总面积降低,植物光合作用消弱,水分蒸发加速,其水面蒸发一般比健株提升20%~60%,比较严重可增加200%~300%,导致植成长发育遭受巨大干扰。发病轻时,穗形简短,粒秕,出苗率降低,出米率减少,发病严重时,植物偏矮,不能正常出穗。
小麦条锈病主要靠气流开展散播,近年的暧冬气侯更为有利于此病散播。在中国小麦栽种地区大部分都是有发生,有一些地区出现比较严重,有一些地区相对较轻。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病后,轻则导致10%左右的限产,严重可能做到一半以上,而特别严重的地块,有可能立即绝产。小麦若不能开展正常的植物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必然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远程控制气传病害,这种夏孢子可随风飘荡散播,乃至可通拦历过强劲气流送到1599米~4300米的高空,吹送至几百公里以外的地区而不失活力开展再侵染。小麦条锈病主要在春夏季节伤害冬小麦,病原菌危害完稻苗之后,随气流在西南和西南地区高海拔地区露地栽培;在秋季冬小麦栽种之后再度随气流赶到众多小麦主产区,附着在冬小麦小苗上过冬,第二年再度伤害稻苗。
小麦锈病的传播速度快。小麦锈病的发生关键有三大要素,菌源,寄主和气侯,在其中气侯是重要因素,由于锈病胞子会随风飘荡,雨等散播,传播速度快,一周左右便会呈暴发性时兴。运用抵抗性小麦种类是友衡码由小麦群体的抗病性遗传基因多元化,抗病性类型多元化和抗病性持续性的提高来实现对小麦锈病的预防。为了保证小麦品种的抗病力,在高发土地,发病比较严重的地块,尽量不要再栽种小麦,根据轮种降低寄主的方法来解决或降低病原菌。
问:小麦常见的2病1虫会导致大面积减产,到底该如何防治?
1、纹枯病。小麦纹枯病发病早,为害大,容易造成小麦烂芽、死苗、早衰、枯杆、白穗等,造成严重减产,3月上旬田间调查发现,个别地块发病率100%,虽然暂时苗情尚未表现出症状,但是下部叶鞘和基本部茎秆已经开始发病,后期将表现出黄苗、早衰、死株现象。
小麦纹枯病
防治方法是早防早治,播前祥唯药剂拌种效果明显,常用药剂有戊唑醇、苯甲.丙环唑等,如果没采取药剂拌种,要注意勤观察,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进行防治,常用药剂有三唑酮、戊唑醇、烯唑醇等,要加大药液用量,重点喷雾茎基部。在选择防治药剂时,要注意,烯唑醇同时具有明显的控旺矮化作用,干旱年份小麦长势差的地块最好谨慎使用。
2、锈病。小麦锈病主要有叶锈病、条锈病、杆锈病,其中条锈病发病急,传播快,常常造成小麦叶枯早衰,引起大幅减产,但该病不经常发生,最常发生的是叶锈病,如果秋季苗期阴雨连绵,也容易发生,但一旦天气变得晴朗干燥,便停止为害,次年4月以后,多雨时节容易大发生,要及时喷药防治,常用药剂同防治纹枯病。
小麦赤霉病(暂时表现为白穗,放大了看感病率超过10%)
3、赤霉病。小麦赤霉病不经常发生,一旦发生,容易造成大幅减产,并且感病麦穗没宴戚容易残留毒素,对人、畜、禽都有毒害作用,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如果遭遇连阴雨天气,要及时喷药预防,一旦病菌侵染到小麦颖壳以内,防治效果变差,短芒小麦感病重,要加强防治。防治药剂有甲基硫菌灵、戊唑醇、烯唑醇等。
小麦蚜虫为害后期症状(图片发黑部分严重,造成绝产。)
4、蚜虫。小麦蚜虫在苗期即开始为害,土壤中越冬,次年继续繁殖为害,直至灌浆成熟期,蚜虫繁殖快,聚集为害,常常导致小麦早衰,甚至停止生长,直至枯死。要早防早治,吡虫啉拌种可以防止前期为害,没采取药剂拌种的麦田,要注意观察,苗期发现虫害,要提前防治,减少越冬蚜虫,次年3月下旬至灌浆期,是发生高峰期,要注意及时防治,常用药剂有吡虫啉、噻虫嗪等。
药剂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蚜虫
5、红蜘蛛。麦田红蜘蛛为害容易被忽视,主要原因是虫体小,并且非常灵敏,一有风吹草动就自动掉落到土壤,隐藏于土壤缝隙中,不容易被发现,为害隐蔽。与蚜虫一样,红蜘蛛繁殖也非常快,相比与蚜虫,红蜘蛛耐寒能力更强,根据田间调查,11月中下旬晴天中午,仍有红蜘蛛活动为害,3月中旬为害数量便开始快速增多,防治药剂主要有阿维.哒螨灵,防效好枯陵,持续时间长。
此时正值小麦起身拔节期,气温开始稳步回升,小麦田间病虫为害开始活跃,要注意观察,加强防治,减少损失。
问:小麦锈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一、发生规律小麦条锈病锈菌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当夏孢子落在寄主叶片上,在适合的温度(1.4— 17℃ )和有水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沿叶表生长,遇到气孔,芽管顶端膨大形成附着胞,进而侵入气孔在气孔下形成气孔下囊,并长出数根侵染菌丝,蔓延于叶肉细胞间隙中,并产生吸器伸入叶肉细胞内吸取养分以寄生生活。菌丝在麦叶组织内生长15天后,便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每个夏孢子堆要持续产生夏孢子若干天,夏孢子繁殖很快。这此致夏孢子可随风传播,甚至可通过强大气流带到1599— 4300米 的高空,吹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进行再侵染。而小麦感病后,叶绿素和表皮组织遭到破坏,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强,营养积累减少,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灌浆不良,籽粒秕瘦;发病早而重时,株高、穗粒数降低,甚至病株抽不出穗子,一般中度流行年份小麦减产20%—30%。组织条锈病锈菌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当夏孢子。
二、防治方法小麦锈病是通过气流传播的病害,容易大面积流行。所以,必须采取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才能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1.选用抗病品种且定期轮换
2.适期播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可减轻苗期条锈病发生,特别注意消除自生麦。
3.施肥提倡施用沤制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特别防止偏施氮肥,以免小麦贪青晚熟,加重受害。
4.注意合理灌溉土壤湿度大或雨后注意开沟排水,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损失。
5.化学防治
(1)药剂拌种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
(2)叶面喷雾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达2%—4%,严重并达1%进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或12.5%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
问:小麦的锈病要怎样防治?
小麦锈病的copy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①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尤其要选择抗条锈和叶锈的小麦品种,如京冬1号、8号,京引1号(春麦),京核3号、陇春8139(春麦)等,并注意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和轮换。
②在锈菌的越夏基地麦收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也可减轻小麦锈病的发生。
③冬麦播种不要太早;采用配方施肥,勿偏施氮肥;及时浇水,以补充因孢子堆表皮破裂而损失的水分。
(2)药剂防治。①拌种。播种可选用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60克,拌种50千克;或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60克,拌种50千克。务必干拌,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以免剂量过大影响出苗。
②叶面喷雾。秋季和早春,病叶率达5%即需防治。可每667米2用25%三唑酮或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对水60千克喷雾。也可用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如病情较重,可在15天左右时再防治一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