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白粉病的病原物 核桃白粉病的病原物有哪些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679 次
核桃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其病原物是白粉菌。
白粉菌的特征
白粉菌是一种真菌,其特征是在寄主植物的叶片、茎、花和果实表面形成白色粉末状的菌丝和孢子体。白粉菌属于禾谷芽孢菌科,主要分为两个属:真白粉菌属和假白粉菌属。
白粉菌的生活史
白粉菌的生活史分为两个阶段: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阶段:白粉菌在寄主植物上形成子囊,子囊内形成子囊壳,子囊壳内形成8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形成8个单倍体的孢子。这些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
无性生殖阶段:白粉菌通过分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分生孢子在寄主植物表面形成白色粉末状的孢子体,散发到空气中传播。
白粉菌的传播途径
白粉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工具等带菌物传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白粉菌易于繁殖和传播。
白粉菌的防治方法
防治核桃白粉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管理。
- 及时清除病残体和落叶,减少病菌的存活。
- 合理施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 应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白粉菌是核桃白粉病的病原物,防治核桃白粉病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相关拓展:
问:白粉病的病原是什么真菌?
是白粉病菌类造成的。专性寄生在植物表面、产生白粉状病征的病原真菌。它们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有较高的寄生专化性。
白粉菌的营养体为有隔分枝的菌丝,在植物表面寄生,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和水分并在表皮不断扩展(少数白粉菌为内寄生或半内寄生)。白粉菌的无性繁殖是在分生孢子梗上产生单个、椭圆形、串生的分生孢子。有性繁殖以雄器和产囊体配合后,在圆球状的闭囊壳内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闭囊壳的子囊数依种类的不同而各异,从单个到多个。闭囊壳外有各种形状的附丝。白粉菌的分类以菌丝的寄生部位、闭囊壳内子囊数目、外部的附丝形态及分生孢子形态等为主要依据,下分3个亚科,10个属,其中常见的有:白粉属、球针壳属、钩丝属、叉丝壳属、单丝壳属、叉丝单囊壳属和内丝白粉属。
白粉病发生后,寄主受害部位生长受抑制,逐渐退绿变黄,出现枯斑至最后全叶枯干,如许多叶片同时受害,也可以使植株早枯。病害后期,由菌丝和分生孢子构成的白粉状霉层中,常出现许多散生的黑色粒状的闭囊壳,并以此越冬,次春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但有些白粉菌并不经常进行有性繁殖,而以分生孢子在温暖地区或保护地越冬。植物生长季节,分生孢子可重复产生,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侵染,但白粉菌是较耐干旱的真菌,在相对湿度很低的条件下,分生孢子也能萌发。空气潮湿、气温较高或干湿交替、光照不足的气候条件以及氮肥过多和作物过密等情况,均有利于白粉病的流行。
问:核桃白粉病有什么防治方法?
叶表面产生白粉层,引起叶片提早脱落。1、秋末清除病落叶、病枝,集中销毁。 2、加强管理,合理灌水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强树体抗性。如果用药物可选靓果安和速净,他们依据中医中药杀菌理论,结合病原菌的结构、生活史及致病机理,利用先进的超临界萃取技术,从十余味中草药中提取的生物碱、栀子甙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复配而成一种高效生物杀菌剂,具有较强的触杀、渗透作用。可通过干扰病原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抑制孢子的萌发、菌丝的发育,达到杀菌的目的,同时该产品具有保花、保果的作用。使用方法1、预防方案:按5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2、治疗方案:轻微发病时,按300—5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按3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病情严重时,按500倍液稀释,7—10天喷施一次。3、施药时间:避开高温时间段,最佳施药温度为20℃—30℃。问:核桃得了白粉病怎么办?
叶表面产生白粉层,引起叶片提早脱落。1、秋末清除病落叶、病枝,集中销毁。
2、加强管理,合理灌水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强树体抗性。
如果用药物可选靓果安和速净,他们依据中医中药杀菌理论,结合病原菌的结构、生活史及致病机理,利用先进的超临界萃取技术,从十余味中草药中提取的生物碱、栀子甙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复配而成一种高效生物杀菌剂,具有较强的触杀、渗透作用。可通过干扰病原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抑制孢子的萌发、菌丝的发育,达到杀菌的目的,同时该产品具有保花、保果的作用。
使用方法
1、预防方案:按5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
2、治疗方案:轻微发病时,按300-5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按3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病情严重时,按500倍液稀释,7-10天喷施一次。
3、施药时间:避开高温时间段,最佳施药温度为20℃-30℃。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