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预防时间 稻瘟病预防时间多长
稻瘟病是一种由水稻瘟菌引起的病害,它会导致水稻叶片枯黄、凋萎,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为了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在适当的时间进行稻瘟病的预防。
预防时间
稻瘟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水分、肥料等因素有关,因此预防时间也会因地区和气候而异。一般来说,稻瘟病的预防时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早期预防:在水稻生长初期,即从出苗到拔节期,是稻瘟病的高发期,因此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通过喷洒农药、增施有机肥等方式来预防稻瘟病的发生。
- 中期预防:在水稻生长中期,即从拔节期到抽穗期,稻瘟病的发生率也会逐渐增加。此时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增施肥料等方式来预防稻瘟病。
- 晚期预防:在水稻生长后期,即从抽穗期到成熟期,稻瘟病的发生率会逐渐降低。此时可以通过及时清除病株、加强管理等方式来预防稻瘟病的再次发生。
预防措施
稻瘟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稻瘟病的最基本措施。在选用品种时,应选择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好的品种。
- 加强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是预防稻瘟病的关键。应注意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和秸秆,避免病菌的传播。同时,要加强施肥、浇水、松土等管理措施,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 喷洒农药:在稻瘟病高发期,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来预防稻瘟病的发生。喷洒农药应注意剂量和时间,避免对水稻产生不良影响。
- 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在增施有机肥时,应注意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避免对水稻产生不良影响。
稻瘟病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预防稻瘟病的发生,我们需要在适当的时间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采取预防措施时,应注意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对水稻产生不良影响。
相关拓展:
问:预防稻瘟病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稻瘟病又叫稻热病、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是世界性的重要稻病;根据被害部位不同,田间主要发生叶颈瘟、穗颈瘟、节瘟、枝梗瘟和谷粒瘟。一、稻瘟病发生条件
在气象因素中温度和湿度对发病耐昌竖影响最大,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气温在20-30℃,尤其是在24℃-28℃,阴雨天多,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容易引起稻瘟病严重发生。
注意:持续高温,连续阴雨,突然高温,桑拿空气,昌大易引起稻瘟病发生。
二、防治措施
1、首先要选用抗病丰产品种,选定的品种种植2~3年后要及时更新或更换,以防止稻瘟病病菌大量积累。
2、要消灭菌源,用无病土做苗床育秧,及时处理病稻草、病谷以消灭初侵染源,进行种子消毒或包衣。
3、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氮、磷、钾肥配合迅轮施用,严防偏施氮肥。在排灌方面,前期浅水勤灌,中期(分蘖末期)适时晒田,后期间歇灌溉,干干湿湿。
三,防治稻瘟病的时间。
防治水稻苗瘟、叶瘟
要掌握在发病初期用药。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用三环唑兑水喷雾或浸秧,可预防稻瘟病的发生。本田从分蘖期开始,如发现发病中心或叶片上有急性型病斑,应及时用药。
防治水稻节瘟、叶枕瘟、穗颈瘟
穗颈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防治,孕穗末期、破口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使用稻库各用药1次。
问:水稻穗颈瘟最佳防治时间是什么时
水稻穗颈瘟最佳防治时间是在水稻抽穗始期,这个时候的水稻穗颈的细胞幼嫩,易被病菌侵入。
水稻穗颈瘟是水稻上常发性、气流性主要病害,水稻扬花灌浆期,如果气候条件适宜,很容易发生穗颈瘟。染病后,随着病菌的繁殖与危害,穗颈节坏死,输送到穗子的养分通道被阻断,从而形成白穗或瘪粒的稻穗。穗颈瘟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田块30%以上,甚至绝收。一旦穗颈染上稻瘟病,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扩展资料:
病菌侵入穗颈后要有一段时间长能表现出症状,称为“潜育期”,一般温度在17-18℃时,经过8天显现症状,24-25℃时需5.5天,26-28℃时需4.5天。
当气温在病菌最适温度24-28℃、空气湿度充分时,已经侵入稻穗的病菌只需陆裂4-5日在穗颈上即可出现病斑,逐渐使整个穗部变成褐色,切断养分的输送,形成空瘪穗,如发现病斑再进行药剂防治有早樱闭的地块病害仍会严重发生,是因为防治不及时,病菌已经侵入。所以,对于抽穗期整齐的水稻,初次打药是关键,错过有利时期多次打药也颂樱防不住。
问:稻瘟病什么时候防治
稻瘟病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尤以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易发病。三叶期前发病,秧苗茎基呈灰黑色,叶鞘及叶片呈淡红褐色,无明显病斑,立枯而死,称为苗瘟。主要由种子带菌引起。三叶期后发病危害叶片、节、穗和籽粒,分别称叶瘟,节瘟、穗瘟和粒瘟。稻瘟病是水稻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叶瘟与穗瘟均可造成水稻产量和品质下降。在病害严重发生年份,可使稻株整片枯死。颗粒无收。稻瘟病的防治主要以栽培措施结合药剂防治来进行:(1)选用抗病丰产良种。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如粤香占、绿黄占、Ⅱ优128等,注意要经试种鉴定后方可大面积推广,并做好合理搭配和轮换,避免单元一品种在同一个地区连年大面积早晚造种植。
(2)消灭越冬菌源。将重病田的稻草作燃料、或饲料,避免常有病菌的稻草散布于室外。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3)注重栽培管理,加强肥水管理。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适当追施含硅酸肥料如草木灰、矿渣肥等,防止过多、过迟施用氮素化肥,以免造成贪青晚熟,诱发和加重病害的发生。其次要科学用水,前期浅水勤灌,分蘖末期适时晒田。
(4)药剂防治。在苗期如发现中心病株、分蘖盛期叶瘟病株率达3%,或出现急性型病斑时,以及水稻破口前l一2天和齐穗期喷药。常用药剂及用量是:①每亩用30%稻瘟灵乳油100一150毫升兑水75升喷雾;②每亩用50%稻瘟净100克兑水50升喷雾;③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0克,兑水成800—1200倍液喷雾。其余药齐还有克瘟散、多菌灵等,按说明书使用。
问:预防稻瘟病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稻瘟病,预防为主,破口前5到7天,可以用敌瘟灵,稻瘟酰胺,咪鲜胺,春雷霉素,三环唑,稻瘟灵等,建议2种药剂混合使用,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齐穗后再喷施一次。建议你用咪鲜胺.三环唑加稻瘟灵加磷酸二氢钾加有机硅喷雾效果好。治疗稻瘟病可选用新克瘟散、三环唑、富士一号乳油、百克乳油等农药,在使用农药进行稻瘟病防治时,兑水量要充足,并且要在晴天喷药,不宜在水稻开花期喷药。
新克瘟散:对稻瘟病有极强的治疗作用,亩用量100~133毫升。但该药属有机磷酸酯类杀菌剂,尽量不在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田应用。
三环唑:内吸性能较强的保护性杀菌剂,能迅速被水稻根、茎、叶吸收,并输送到稻株各部。但该药需掌握在病菌侵染前使用,常用浓度为1000倍液,亩用制剂量50~75克。
富士一号乳油或40%可湿性粉剂: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用于叶瘟初发期和早期预防,常用浓度1000倍液,亩用制剂量60~75毫升(克)。
使百克乳油:该药剂属低毒杀菌剂,对稻瘟病有极强的治疗作用,可用于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田,亩用量40~60毫升。
富士一号乳油或40%可湿性粉剂: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用于叶瘟初发期和早期预防,常用浓度1000倍液,亩用制剂量60~75毫升(克)。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