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白绢病 白绢病症状与

2024-07-1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775 次
白绢病 白绢病症状与

白绢病:破坏茶叶生产的致命病害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名优特产,而白绢病则是茶叶生产中的一大威胁。白绢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茶树的叶片和嫩枝,病害初期茶叶叶片上会出现白色绢丝,后期病斑会扩大、融合、变黑,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控制白绢病对茶叶生产至关重要。

白绢病的病原和传播

白绢病是由茶树枯萎病菌(Gibberellaxylarioides)引起的,该病菌主要通过风雨和人工传播。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环境下,病菌易于繁殖生长,茶园内的水分和湿度控制十分重要。茶树的栽培管理也是影响白绢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如合理施肥、适时修剪、保持茶园整洁等都能有效降低白绢病的发生率。

白绢病的防治措施

预防白绢病的发生是最重要的措施。应加强茶园管理,定期清理茶园内枯萎、病变及虫害的枝叶,保持茶园整洁干燥;选择优质、抗病性强的茶树品种,避免使用病菌污染的种苗。同时,应合理施肥、浇水,及时修剪茶树,保持透气性和光照度。

在防治方面,可选用化学药剂喷洒、生物防治等方式。化学药剂喷洒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控制白绢病的方法,但要注意药剂的使用浓度、喷洒时间和频率,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天敌来控制病害,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但需要注意防治效果和施药时机等因素。

白绢病是茶叶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对茶叶品质和产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加强茶园管理、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施肥、适时修剪等都是防治白绢病的有效措施。在控制白绢病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生态环保的理念,选择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保护茶园的生态环境。

相关百科知识:

茶树枯萎病菌(Gibberellaxylarioides),是茶树白绢病的病原菌,属于伞菌目、散孢属、木质侵蚀真菌。该病菌主要侵害茶树的叶片和嫩枝,是茶叶生产中的一大威胁。

相关拓展:

问: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方法?

可以采用240克/升噻呋酰胺1500倍或者采用混合药剂,比如将菌核净、多菌灵、扑海因等混合在一起,还可以使用好力克代替多菌灵完成配制,每次用药3000-4500克/公顷。

需要注意的是相连地块要共同防治,避免病菌残存、繁殖、扩展,以此压低病情指数。在花生下针期可以使用粉锈宁乳油或者多菌灵可湿粉剂对根茎部,每穴100-200毫升,根据病情灌溉1-2次,可以有效控制病害发生流行。

可以应用在7月上旬发病前,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3-4次,药剂可以混配使用或者交替使用。

预防方法:

在种植前要选择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比如:丰花1号、花育16、花乱察姿育17等,同时还要保证种子无病,需要认真筛选、晒种、剔除发霉和秕种,并且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

可以采用菌核净、多菌灵、灭菌唑、禾佑完成拌种,需要注意的是100克药剂搅拌20-25千克的花生种,从源头上抑制病菌生成。

同时还要在地表没昌撒施杀菌剂以达到消灭菌核的目的,杀菌剂要严格按照哗绝相应的配比使用,分别为甲基硫菌灵、甲基立枯磷、菌核净、二氯异氰**酸钠等化学药剂,搅拌均匀后施加在土表面,可以降低花生白绢病的发生。

问:什么是白绢病?

白绢病主要危害幼苗至成株茎基部及根部塌前。大花蕙兰较易感染此病。发病时茎基部褐化并可团颂清见白色菌丝,根干枯,并形成大量的小粒褐色菌核,导致植株茎基软化而死亡。该病原菌寄主范围很广,而且有较强的腐生性,樱纯可藉菌核长期存活于基质或旧盆中。

大花蕙兰白绢病症状

问:花生白绢病怎样防治

(1)苗木和土壤消毒。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将苗木根部浸泡10分钟,然后栽植。种植前用75%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用量为每平方米10克左右。
(2)加强栽培管理。栽植不能过密,注意通风;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因为未腐熟的有机肥,也是病菌适宜的营养源,是诱发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3)药剂防治。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并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于根际土壤便可抑制病害蔓延。

问:白绢病,用什么药?

(1)苗木和土壤消毒。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将苗木根部浸泡10分钟,然后栽植。种植前用75%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用量为每平方米10克左右。(2)加强栽培管理。栽植不能过密,注意通风;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因为未腐熟的有机肥,也是病菌适宜的营养源,是诱发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3)药剂防治。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并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于根际土壤便可抑制病害蔓延。

问:白绢病的主要症状特点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