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唑使用方法(多效唑作用与功效和使用方法)
对于农户来说,多效唑也是一个合作多年的“老伙计”了,多效唑在花生控旺、提高坐果率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
今天我们将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它的化学功效、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角度全面了解多效唑。
认识多效唑
多效唑是80年代研制成功的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
多效唑的农业应用价值在于它对作物生长的控制效应。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促进花芽分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
多效唑的强大功能
多效唑主要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减慢植物生长速度,控制作物茎干的伸长,缩短作物节间、促进植物的分蘖、能够促进植物花芽分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
1.改变内源激素的水平
多效唑能抑制赤霉素合成,延缓生长,缩短节间,矮化植株。减少了吲哚乙酸的合成或代谢,促使植株内源脱落酸含量增加,还可以调节植株的乙烯释放。
2.增加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含量
多效唑可使植物叶片变得深绿,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含量增加,植株体内核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增加,能够提高植物的抗衰老能力,使植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3.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多效唑能提高植物抗逆境和抗病菌等能力。能使植物表皮细胞膨胀,造成气孔被挤压而下陷,引起气孔阻力增加,蒸腾降低,水分散失减小。
通过缓解水分缺失,植物细胞所受的胁迫减轻,正常的生长发育得以进行,植物自身抗旱能力增强。
施用多效唑能提高植物抗冷害和冻害能力,施用多效唑后增加了植物体内逆境激素脱落酸的含量,减轻了低温对叶片细胞膜的损伤。
4.促进侧芽萌发和生长
多效唑能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萌发和生长。如施用多效唑能使水稻秧苗早分蘖、多分蘖,植株变矮,茎基部变粗。
5.杀菌作用
多效唑最早作为杀菌剂开发,对油菜菌核病、小麦白粉病、水稻纹枯病和苹果炭疽病等10多种病原菌有抑制活性的作用,具有抑菌广谱性,还可以控制草害,使杂草矮化,迟缓生长,减轻危害。
吸收特点
1.分析表明,植物种子、叶、根部都能吸收多效唑;叶面吸收率低,根部吸收率高。
2.叶片吸收的多效唑大部分滞留在吸收部分,很少向外运输。
3.多效唑低浓度增进叶片的光合效率;高浓度抑制光合效率,提高根系呼吸强度,降低地上部分呼吸强度,提高叶片气孔抗阻,降低叶面蒸腾作用。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水稻、麦类、花生、果树、烟草、油菜、大豆、花卉、草坪等作(植)物,使用效果显著。
多效唑的用法
多效唑一般为粉剂,可在水的作用下通过果树的根、茎、叶吸收到树体内部,应在生长季节施用。通常有土壤撒施和叶面喷施两种方法。
土壤撒施在树液开始活动期和秋季果树根系活动旺期于树盘外围吸收根多的地方,将多效唑与干河沙按1∶5的比例混合,将多效唑翻至地下10cm,随后浇水。
叶面喷施在果树枝叶旺长期,将多效唑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均匀地喷到果树的叶面及枝条上,尤其要喷到枝、叶的幼嫩部位上。
1.柑橘
夏梢萌芽期:喷施15%多效唑300倍,配合杀梢素与磷钾源库使用,控制夏梢萌发。
秋梢老熟后:喷施15%多效唑300倍,配合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型与磷钾源库,提升树体营养,促进花芽分化。
2.葡萄
盛花末期:喷施1000~2000mg/L多效唑,可抑制主梢和副梢的徒长,提高产量。
3.苹果
春季或秋季:每株土施15~20g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或新梢长至5~10cm用15%多效唑可湿粉500~700倍水液隔10天喷一次,共3次。
4.桃树
秋季或春季:每株用10~15g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土施。
使用注意事项黄瓜多效唑药害来源:累bing快乐着
(1)多效唑在喷雾时,重点喷洒植株茎秆,其次是叶片,同时掌握以喷湿为度,不宜使用过量药液而滴人土壤中,造成过分抑制植株生长。
(2)多效唑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而且在土壤中移动很慢,施药田块在收获后,必须经过翻耕。减少对后茬作物生长的影响。
(3)多效唑使用浓度和用量,与处理时的温度有关。温度高时,多效唑的浓度稍高,用量稍多;温度低时,多效哇的浓度也低,用量减少。这与一般生长激素的使用方法是相反的。
(4)多效唑用量虽低,但药效期长,所以在果树上不宜连续使用。并注意使用时机,以免造成果树内源激素紊乱。
(5)在出现较轻多效唑药害时,可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喷施赤霉素+芸苔素内酯以促进植株恢复正常生长。(来源::农业助手)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