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玉米后期田间管理方法

2024-07-0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846 次

玉米后期田间管理方法

一、及时除草

在玉米长势期,及时除草对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玉米和杂草竞争养分和水分,长时间的竞争会导致玉米的生长受到抑制,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玉米的生长期,我们需要及时除草,保持玉米的生长环境清洁。

二、定期施肥

在玉米的生长期,定期施肥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施肥前,我们需要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和玉米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和施肥量。同时,施肥的时间和方法也需要注意,避免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三、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的生长期,病虫害是玉米生长的主要威胁之一。为了避免病虫害对玉米的影响,我们需要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在选择农药时,我们需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四、加强灌溉管理

在玉米的生长期,灌溉管理对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也至关重要。在干旱地区,我们需要加强灌溉管理,保证玉米的生长需求。在湿润地区,我们需要注意排水,避免过量灌溉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用户关心的问题

问题一:在玉米生长期,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

答案:在病虫害防治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农药,注意农药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同时,我们需要定期巡查玉米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在使用农药时,我们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问题二:如何进行灌溉管理?

答案:在灌溉管理中,我们需要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湿度状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量。在干旱地区,我们需要加强灌溉,保证玉米的生长需求。在湿润地区,我们需要注意排水,避免过量灌溉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问题三:如何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和施肥量?

答案:在选择肥料类型和施肥量时,我们需要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在施肥前,我们可以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同时,我们需要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和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和施肥量。

玉米草地贪夜蛾

玉米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危害玉米的昆虫害虫,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它以玉米的叶片为食,会导致玉米的生长受到抑制,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时,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参考来源:

《农业生产实用技术》

问答拓展: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1、查田补苗:发现玉米缺苗后要及时补种或者移栽。2、适时间苗:植株长出3-4片叶子时要去除弱苗、病苗。3、施加水肥:拔节孕穗后要追施**素,间隔5天要浇一次水。4、去除分蘖:将玉米上的分蘖剪除,减少养分的消耗。

玉米如何养护管理

1、查田补苗

玉米出苗后要进行补苗,由于种子质量和土壤墒情等方面的影响,会造成已播种的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缺苗、断条,此时需要到田块中查苗,发现玉米缺苗后要及时补种或者移栽。

2、适时间苗

玉米幼苗长出3-4片叶子时进行间苗,间苗的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杂苗,留齐苗和颜色一致的苗,去病苗,留健苗,注意玉米间苗一定要早,以免消耗多余的水分和养分。

3、伍基施加水肥

当玉米拔节孕穗后要追施肥料,此时是植株需要养分和水分的高峰期,要根据迟嫌土壤肥力的大小适量追肥,一般亩追施**素60-80斤,并且每隔5天就要给玉米灌一次水腔旦谨,使土壤湿润。

4、去除分蘖

玉米的分蘖一般不形成果穗,应该将分蘖及早除去,减少养分的消耗,注意损伤主茎和根系,并且去除分蘖的同时还要加强中耕培土,以免玉米的根系**在外。

问答拓展:种夏玉米中后期的田间管理措施,应该注意什么?

夏玉米生育期短,对水、肥的需求较集中,应在基肥充足的前提下推广至后期。中后期的肥水管理应把握以下个关键时期。

中后期巧念水肥管理氏宽颂是夏玉米高产的关键大喇叭期(10-12叶展开期)玉米大喇叭期是玉米雌雄穗形成的时期,也是玉米施肥的高峰期,是大穗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高温、植物生长快,蒸发,水和肥料的反应最敏感,水是最需要肥料,因此,应适用于每一个μ硫酸铵锌硼或特殊肥料28-7-10/25~30公斤玉米、扮演角色的耳朵和谷物。同时,根据水分来浇水浇水,肥水与肥水结合,以促进肥水。抽雄前约半个月,正是雌穗小花分化期,此时如遇干旱,应进行人工灌溉,防止卡颈干旱。始终保持田间容量的75%至80%,即田间是湿的而不是干的。单田黄变、早衰时,每亩施用5~10kg硫酸锌硼铵抽肥,保证活树成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开花授粉期是玉米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呕吐前后三周对外界最敏感。此时,传粉效率影响结实率,进而不可逆地影响每穗粒数。只有当每个花丝收到花粉时,才能保证花穗不会开花。在粉末散射的后期,发出的花丝可能无法获得有效的花粉。通常,花丝伸长需要充足的土壤水分,此时水分不足,花丝发育迟缓,花期-吐丝间隔(ASI)拉长,导致花丝在散粉完成前吐掉,影响果实,使耳尖秃掉。如果吐丝严重延迟,则可能出现全穗粒。

因此,水和肥料管理在这个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时候追施肥料叫做花和谷物肥料,通常应用在女性的耳朵丝开始退出,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粮食填充,防止后期植物过早衰老,改善1000粒重。为保证歼郑后期肥水充足,延长叶片功能期,施肥量约占总施肥量的20%(以氮、钾为主)。要注意土壤水分,适当灌溉,保证玉米不受干旱影响,提高结实率,保证产量。注意:此时,最好用小水浅水浇水,避免泛滥灌溉,水量过多会造成田间湿度过高,引起病害。

问答拓展:玉米不同时期田间管理要点分析

玉米被誉为长寿粮食,含丰富的蛋白燃胡敏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
玉米皮枝不仅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为,也是家畜的优质饲料。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发展,玉米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上升,种植玉米的农户越来越多。
但是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玉米不同时期的田间管理要点。
一、苗期田间管理
1、查田补苗
由于玉米种子质量和土壤墒情等方面的原因,会造成已播种的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缺苗、断条,这将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
在出苗后要经常到田间查苗,发现缺苗应及时进行补种或移栽。
2、适时间苗、定苗
间苗宜早,应选择在幼苗将要扎根之前,一般在幼苗3-4片叶进行。
间苗的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杂苗,留齐苗和颜色一致的苗;去病苗,留健苗。
如果间苗过晚,会使植株过分拥挤,互相遮光,互争水分和养分,会使初生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定苗一般在5-6片叶时根据品种和地力进行。
定苗时间也是宜早不宜迟。
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和地块应增加间苗次数,适当延迟定苗时间,但最迟不宜超过6片叶。
定苗时一定要注意连根拔掉,避免长出地茬苗。
定苗时应做到四去四留,即去弱苗留壮苗,去大小苗留齐苗,去病苗留健苗,去混杂苗留纯苗。
而且要注意间苗要在晴天进行。
3、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分生长,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还可以消灭杂草,减少地力消耗,改善玉米的营养条件;消灭杂草、防止草荒,从而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消耗和病虫的传播,为玉米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苗期一般应进行三次中耕,第一次在定苗之前,幼苗4-5片时进行,深度3-5厘米;第二次在定苗后,幼苗30厘米高时进行,深度为7-8厘米;第三次在拔节前进行,深度5-6厘米。
应遵循头遍不培土,二遍少培土,三遍地起大垄的原则。
二、拔节期孕穗期田间管理
1、追肥
追肥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这个时期是玉米需要养分和水分的高峰期。
根据地力的高低进行适量追肥。
一般亩追施**素60-80斤。
2、去除分蘖
玉米的分蘖一般不形成果穗,所以应将分蘖及早除去以减少养分的无效损耗。
去除分蘖要及时、认真,以防损伤主茎和根系。
在去除分蘖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中耕培土。
大喇叭口期前后应拔除不能结果穗的弱株。
三、花粒期田间管理
1、及时排涝
玉米生育期间如果雨水过大,会造成田间积水,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不足,根系作用受到抑制,植株易倒,影响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因此玉米生长后期做肢也应注意排涝,以免根系窒息涝死。
2、去雄授粉
隔行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
去雄可减少养分消耗,改变养分的运转方向,将更多养分**雌穗生长需要,改善玉米群体通风状况,提高结实率,一般增产8%12%。
去雄可每隔一行去掉一行雄穗,也可以每隔两行去掉两行或一行。
但要注意边行不能去雄,山地、小块地不去,阴雨天、大风天不去。
去雄时不能带叶,否则会造成减产。
3、割除空秆,去除病株
空秆植株严重影响通风透光,与正常植株争水争肥,要及早彻底割除。
病株既不能构成产量,又白白耗费养分,而且还能传播病害,必须除去。
以上就是玉米不同时期的田间管理要点,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种地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只有科学种植、精心管理,才能实现玉米高产优质和控制成本,希望以上田间管理要点对农户们能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