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锈病的症状和病症类型 梨锈病的症状和病症类型是什么
梨锈病是梨树上一种常见的病害,它会对梨树的生长和果实产量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梨锈病的症状和病症类型,以便更好地防治这一病害。
症状梨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小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点会扩大并产生橙色的锈斑,最终导致叶片凋萎。在严重的情况下,病菌还会感染果实和枝干,导致果实变小、变形,枝干出现溃疡。
病症类型梨锈病的病症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夏季型,一种是冬季型。夏季型梨锈病是由锈菌的分生孢子感染叶片引起的,多在夏季发生。而冬季型梨锈病则是由锈菌的休眠孢子在冬季越冬后感染叶片引起的,多在春季发生。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梨锈病,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及时清除枯叶和病叶,减少病菌的传播。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定期喷洒杀菌剂,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关问题:梨锈病主要通过病菌的分生孢子和休眠孢子传播,这些孢子可以通过空气、雨水、昆虫等途径传播到健康的梨树上。
抗病性强的梨树品种主要有早春黄、巨峰、丰水梨等,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喷洒杀菌剂的最佳时间是在梨树开花前和果实成熟前,这两个时期是梨锈病发生的高峰期。
使用杀菌剂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者不足使用。同时,应注意药剂的保存和清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梨锈病会导致果实变小、变形,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果实腐烂、掉落。及时预防和治疗梨锈病,对于保障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问答拓展:梨树梨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梨锈病又名赤星病,俗称“羊胡子”,是梨树重要病害之一。我国梨产区都有分布,以在梨园附近有桧柏栽培的地区,发病严重。春季多雨年份,几乎每张叶片上都长有病斑,引起叶片早枯。幼果被害,造成畸形、早落。
【症状】
梨锈病尘春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严卖指重时也能危害幼果。
叶片受害,初在叶片正面出现橙***、有光泽的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呈近圆形,中部橙***,边缘淡***,最外面有一层黄绿色的晕圈,一般直径为4~5毫米,大的病斑可达7~8毫米,表面密生橙***针状小粒点,即病菌的性子器,天气潮湿时,其上溢出淡***黏液,即性孢子。黏液干燥后,小粒点变为黑色。病叶正面微凹陷,背面隆起,长出灰褐色毛状物,即病菌的锈子器。一个病斑上可长出十多条毛状物。锈子器成熟后,先端破裂,散出黄褐色粉末,即病菌的锈孢子。后期病叶变黑枯死,多引起早期脱落。
幼果受害,初期病斑大体与叶片上的相似,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产生灰***毛状的锈子器。病果生长停滞,往往畸形早落。新梢、果梗与叶柄被害时,症状与果实上的大体相同,最后发病部位龟裂;叶柄、果梗受害引起落叶、落果。新梢被害后发病部位以上常枯死,并易在刮风时折断。
转主寄主桧柏染病后,初在针叶、叶腋或小枝上出现淡***斑点,后稍隆起。翌年3月,病部露出红褐色或咖啡色的圆锥形角状物,单生中兄配或数个聚生,为病菌的冬孢子角。在小枝上发生冬孢子角的部位,膨肿较显著。甚至在数年生的老枝上,有时也出现冬孢子角。春雨后,冬孢子角吸水膨胀呈橙***舌状胶质块,干燥时缩成表面有皱纹的污胶物。
问答拓展:梨锈病的症状是什么芭芭农场
梨锈病的症状如下:
新稍受害症状:为害初期,病斑上会密生数目不等的小斑点,后期在病斑的表面产生灰***的毛状物,直至病部发黑龟裂。受危害的新梢病部以上枯死,在受到外界人为或非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就会折断脱落。
幼果受害症状:为害初期,幼果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病斑相似,蔽蠢冲病部凹陷。为害后期,病斑表面会产生灰***毛状的锈子器,进而导致病果停止生长,畸形早落。
叶片受害症状:为害初期,叶片正面呈现为橙***,有数目不等的小斑点,之后随着病情加重,病斑部位会逐渐档笑变肥变厚,叶片呈现背面隆起、正面为凹陷症状,并在隆起部位长出淡***的毛状物。当病斑数量较多的时候,叶片就开始不同程度的脱落。
梨锈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1、锈病病菌主要在桧柏枝叶上越冬,在春季借风雨传播到梨树上,从表皮细胞或气孔侵入宏歼发病。
2、梨树各品种对锈病的抗性也有差异,梨较易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比较抗病。
3、锈病在4月初至5月上中旬降雨次数多、雨量大,则易流行。
问答拓展:梨锈病有哪些症状?发病规律是什么?如何防治?
(1)症状
①叶片起初在叶腔橡正面发生橙***、有光泽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的病斑,病斑中部橙***,边缘淡***,最外面有一层黄绿色的晕,直径为4~5毫米,大的可达7~8毫米,表面密生橙***针头大的小粒点。天气潮湿时,其上溢出淡***黏液。黏液干燥后,小粒点变为黑色。病斑组织逐渐变肥厚,叶片背面隆起,正面微凹陷,在隆起部位长出灰***的毛状物。一个病斑上可产生十多条毛状物。后来先端破裂,散出黄褐色粉末。病斑以后逐渐变黑,叶片往往早期脱落。
②幼果初期病斑大体与叶片上的相似。病部稍凹陷,病斑上密生初橙***后变黑色的小粒点。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产生灰***毛状物。病果生长停滞,往往畸形早落。
③新梢、果梗与叶柄病部呈橙***并膨大呈纺锤形,初期病斑上密生初橙***后变黑色的小粒点。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产生灰***毛状物。病部变黑发生龟裂。叶柄、果梗受害引起落叶、落果。新梢被害后病部以上常枯死,并易在刮风时折断。
(2)发病规律
①桧柏的有无和距离远近该病菌只有在既有梨又有桧柏的地方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才能侵染为害。所以梨园周围有无桧柏存在,野配就成为该病能否发生的决定条件。病菌的传播距离一般是2.5千米,最远也不超过5千米。所以桧柏距果园的远近也决定该病能不能发生。
②温度低于5℃或高于30℃的温度条件下,该病不易发生。
③湿度春季多雨潮湿,尤其是梨芽萌发后30~40天内多雨潮湿,该病发生较重。在此期间,有一次持续两天以上、降水量15毫米以上、相对湿度90%以上时,较易发病。
(3)防治方法
①梨锈病菌必须经过桧柏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清除梨园周围5000米以内伍脊旁的桧柏是防治梨锈病的根本措施。如果不能清除,则需喷药防治。
②在翌春梨锈病菌向梨园传播时,即在梨落花后至幼果期喷1~2次杀菌剂,预防病菌侵入。常用药剂有1∶2∶240的波尔多液、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0~7000倍液等。
③在梨园周围的桧柏树上喷药,防止病菌向梨园传播。喷药时期在春季病菌向梨园传播前和秋季病菌传播到桧柏上以后,一般在3~4月份和9月份进行,使用药剂与梨园相同。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