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播种技术要点
本篇农资内容会给广大网友分析“马铃薯播种技术要点”的内容进行周密说明,期待对农资人们有一些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翻新土壤:翻耕土壤,翻出旧土和固定块土,然后埋入新土。翻新时,可选择在光照天气进行,以有效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使其更加透气。
块茎处理:清洁块茎,切成合适的小块,浸泡约5小时,然后放在阴凉处发芽。种植:将块茎发芽的一端放在土壤上,不要覆盖它,然后稍微弄湿土壤。
好文探索: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选用优质早熟品种东农303、浙薯956、中薯3号、兴佳2号等,要求用优质脱毒种薯,亩用种量125~150公斤。12月底至2月中旬播种为宜。
播后地膜覆盖的可在12月底播种,不准备覆盖的地膜,在春节前后播种。提倡地膜覆盖栽培(提早播种,做好地膜覆盖,防过早出苗遭冻),有利于早出苗,早结薯,早上市。
一般在140厘米宽(连沟)的中高垄上种2行,播种前用人工开两条10-20cm宽播种沟,深度6-8cm。行距35~40厘米,株距25厘米,保证每亩种植3000株以上。
三、小拱棚地膜覆盖。覆膜保温防冻是春马铃薯种植成败的关键。
用长2.2米、宽2厘米的小竹片架成小拱棚,采用地膜覆盖,两边用土封严。以保护薯苗不受冻害,加快生长,促使马铃薯提早成熟。
四、科学施肥。春马铃薯实行地膜覆盖栽培后,必须改常规多次追肥为重施基肥,基肥要占总施肥量的70%以上,播种前,每亩施有机肥1250公斤,播时用三元复合肥35~40公斤作基肥,以灰肥作盖种肥。
五、化学除草。在播种培土后,盖膜前趁土壤还湿润时用乙草胺(禾耐斯)封闭除草,土壤过干会影响除草效果。
六、加强田间管理。(1)小拱棚地膜覆盖的出苗后要注意低温冻害和高温伤苗。
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做盖膜、揭膜,防止低温冻害和高温伤苗。(2)清沟覆土。
春季雨水多,天气变化大。采用小拱棚地膜覆盖的,3月后期要结合清沟,在高温来临揭膜时进行一次培土。
(3)为防治地下害虫,提高马铃薯商品性,如遇后期陡长,当苗高35厘米时,在马铃薯全畦封行时,每亩喷施50%多效唑100mg/L,同时做好后期病害防治以及开沟排水工作。
早收对产量影响较大,但早上市经济价格高,可以弥补产量的损失,一般在4月中旬上市,以取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精选问答:
1、226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
马铃薯在栽培时,对于种薯的切块处理是最重要的步骤,实施播种以前,一定要挑选好种薯,去除生命力低、质量不好、感染病虫害的块茎,为有效避免病虫害的入侵,需要选适宜的刀具,防止刀具不够干净侵染种薯,使整体生长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切块的过程中,通常确保薯块有健康的芽眼2~3个。
拌种时,在切成块状的马铃薯的创面上蘸上草木灰,并放在阴凉环境里2~3天,待薯种愈合再用50%浓度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来做拌种的工作,以0.5%种薯为标准的使用量,控制好药剂的用量并做好充分的搅拌。
一般情况下都是现拌现使用,保证了种薯在当日播种的时候可以用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马铃薯催芽对环境也有着高要求,15℃~20℃通常比较适合催芽,温度控制在85%~90%,实施催芽的时候放入无虫害和无菌害的沙土里最为适合。
2、土豆怎么种植株距和行距?
你好,我是晴格格,土豆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下面让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国的南北气候相差比较大,所以种植土豆的时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最好是适时早播,不然会影响到土豆的生长和发育。在播种前半个月左右,要把选好的土豆种放在有一定光照的地方进行催芽,切忌阳光直射,保持催芽地的温度为15-20摄氏度左右,如果有地窖的话,可以直接放在地窖里进行催芽,因为地窖里的温度是相对比较高的,催出的芽点最好是0.2厘米左右,不能超过0.5厘米,否则在切块的时候很容易使芽点受到损坏。
土豆的种植方法只要有以下几点:
1. 土壤:土豆喜欢微酸性沙性的土壤,要求土壤肥沃、疏松;
2. 管理:土豆浇水的时候需要小水勤浇,保持湿润;土豆进行中耕培土,第一次在土豆苗高10-15厘米的时候,第二次在苗高25厘米的时候,第三次开花的时候。每中耕一次培垄一次,保持垄沟;
3. 间苗:每窝土豆只保留一棵壮苗,其余的幼苗需要及早清除。
4. 追肥:土豆追肥的时候需要使用适量的氮肥,增加钾肥。第一次出齐幼苗以后,每亩使用氮肥10千克,第二次苗高20厘米的时候,每亩实使用氮肥15千克,第三次开花时每亩使用氮肥25千克。
5. 防治:土豆开花的时候喷施多效唑,五月上旬喷施吡虫啉,连阴雨天喷施甲霜灵,土豆徒苗喷施硫酸镁溶液,土豆苗发黄的时候喷施**素溶液叶面肥。
土豆在种植的过程中,最讲究的就是行距和株距了,行距和株距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土豆的单产水平。收获块茎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是由株行距决定的,比如间距越小,块茎也越小。主茎在田间分布越均匀,块茎大小也越均匀。另外,只有当土豆的叶片尽快达到最大田间覆盖率才有希望获得高产,株距行距要是过大,达到最大田间覆盖率需要的时间就更长,土豆的产量也会大受影响。
到底多大的密植更科学更合理?现在,对土豆株行距都是用单位面积的主茎数来表示。通常来说,每平方米最佳的主茎数为15-22个,如果采用90厘米的行距的话,最佳的株距为15厘米左右。
土豆种薯生产的目标是获得足够多的中等大小薯块,且中等大小薯块比大薯块在种薯市场更受欢迎。 种薯生产中提高单位面积的主茎数把有可能收获更多的块茎,并且块茎大小越均匀,越趋于中等。所以,种薯生产最合理的密植是每平方米25-30个主茎。
以上全部就关于土豆种植方法和株行距的合理分配方法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吧!祝大家都能种出好吃又高产的土豆来!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