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灰霉病怎么防治 桃子灰霉病怎么防治最有效
桃子灰霉病是桃树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对桃树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桃子灰霉病的防治问题,农业专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一、桃子灰霉病的症状
桃子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一般在桃子成熟期出现。患病的桃子果实表面出现灰色霉斑,逐渐扩大,果实开始腐烂并散发出刺鼻的气味。严重的病果可变形或干瘪,导致果实无法销售。
二、桃子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1.清除病源:发现桃子灰霉病病株时,要及时将病株切除,避免病菌传播。
2.保持通风:桃树生长过程中要保持通风,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病菌滋生。
3.使用农药:在桃子成熟期前,可以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防治。一般建议使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物进行喷洒,可有效控制桃子灰霉病的发生。
三、桃子灰霉病的预防措施
1.合理施肥:桃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在施肥时要合理搭配肥料,保证桃树的养分需求。
2.及时修剪:桃树生长过程中要及时修剪枝条,保持树冠通透,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病菌滋生。
3.定期喷洒药物:在桃树生长过程中定期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桃子灰霉病的发生。
四、桃子灰霉病如何处理病果
1.分类处理:将患病果实和健康果实分类处理,避免病菌传播。
2.及时处理:将患病果实及时处理,避免果实腐烂并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3.深度处理:将患病果实进行深度处理,防止病菌在果实内滋生。
五、桃子灰霉病会对果树产量造成多大影响
桃子灰霉病会对果树产量造成很大影响,严重的病株会导致果实变形或干瘪,无法销售。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于保障果树产量和果实品质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六、桃子灰霉病与其他果树病害的关系
桃子灰霉病与其他果树病害有很大关系,一些果树病害也会导致桃树受到感染。在果树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对各种果树病害进行及时防治,避免病害交叉感染。
七、桃子灰霉病的发生率与气候有关吗
桃子灰霉病的发生率与气候有很大关系,一般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下,桃子灰霉病的发生率会更高。在桃树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环境的调节,保持通风干燥,避免病害的滋生。
八、桃子灰霉病的防治措施对果实品质有影响吗
桃子灰霉病的防治措施对果实品质有很大影响,一些化学农药会导致果实残留农药,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在防治过程中,要选择无公害、无污染的防治方法,保证果实品质的安全性。
问答拓展:如何防治日光温室油桃灰霉病?
(1)温室升温前,彻底清园,并深翻树盘,以减少初侵染源。
(2)搞好疏花疏果,以减少因花果过密而由人工授粉等田间作业造成的接触传染。
(3)及时摘除病花、病果以及幼果上不能顺利脱落的器残体,以减少侵染源。在病部长出灰霉之前,及时摘除花、病果,并放进塑料袋内带出温室外深埋或烧毁。
(4)控制灌水量及灌水次数。浇水要选在晴天进行,忌阴天浇水。上午尽量保持较高的温度,以尽快使温室顶露水雾化;下午适当延长放风时间,加大放风量,以降低湿度。在花期及幼果期,即使阴天多、温度低,也应及时放风。采用地膜覆盖可减轻灰霉病的发生。
(5)控制速效氮肥的使用,防止新梢徒长,搞好果园通风透光。
(6)温室内最好不要间作油菜、莴苣、辣椒等易感染灰霉病的作物。
(7)开花前要喷1次预防药剂,落花后也要每隔10天1次,连喷2~3次,所用药剂要注意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可选用的药剂有: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散悔唤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灰霉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与50%福美双500倍混合液、或75%百菌清前核600倍与70%代森锰锌500倍混合液。此外冲凯,在发病前,可用速可灵烟剂熏蒸处理,每667米2用量300克。
问答拓展:猕猴桃生长容易滋生灰霉病,如何防治才能让猕猴桃增产?
猕猴桃灰霉病主要发生在猕猴桃现蕾期、花期、幼果期和贮藏期。在严重年份果园发病率和贮藏期发病率可达50%以上。猕猴桃灰霉病已成为影响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
一、隐明症状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花和果实。叶片边缘或叶尖感染后,出现褐色坏死,略具轮纹状,潮湿时上面着生大量灰色霉层。花受侵染后,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褐腐烂,表面形成大量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落花时,正常花瓣或染病的花瓣落到幼果的肩部粘住,导致幼果感染,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由于早期果实相对抗病,故一般田间腐烂现象不常见。但田间已经感染的果实,在冷冻库内会很快发病,出现灰色霉层,果实腐烂变质失去食用价值。在潮湿的环境里,果柄和侧生结果枝也有可能感染。有时在腐烂部位形成黑色不规则的菌核。
二、病原灰葡萄孢,属半知菌类葡萄孢属。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直立,有隔膜,顶端多为6~7个分支,梗顶端膨大成球形,上生小梗,小梗上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或灰色,单胞,椭圆或卵圆形。梗和聚集在梗上的分生孢子似葡萄穗,在病部呈灰色霉状物,故这类病原引起的病害称为“灰霉病”。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18~23℃。
三、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的形式在病残体上,或以菌核的形式在病残体、土壤中越冬,病菌一般能存活4~5个月,越冬的分生孢子、菌丝、菌核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靠气流、水溅或园地管理传播。
四、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病残体,如枯枝、落叶、病叶、病花等,减少侵染源;整理藤蔓,降低园内湿度;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有机肥+绿都菌剂1号500克/亩,提高植株抗病性。
微生物菌剂+化学药剂防治:
(1)萌芽至开花悔携培前:用绿都菌剂1号500倍+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异菌脲)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粉剂800倍液),碧唯每隔7~10天喷施1次,注意化学药剂轮换与“绿都菌剂1号”现配现用,贮藏期可用硫酸氢钠缓慢释放二氧化硫气体,达到防病保鲜的目的。
【大农圈】里有躬耕农业的种养大户,也有洞悉市场的企业家;有神通广大的产业经纪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划人;有研究农业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员;还有村官、投资家、电商达人……这个圈子,给你的不只是市场信息,还有一大批有价值的农业朋友。
问答拓展:桃子在贮运期间常见什么病害,如何防治?
贮运期间常见病害及其防治:①褐腐病早期症状是在果实上产生水渍状的病斑,在24小时内果肉变成褐色或埋斗黑色。在15℃下病斑扩展很快,腐烂处常深达果核,但果皮保持完整弯档磨,茶灰色孢子块在果面上常呈圆环状,在较高温度下3~4天整个果实即腐烂变质。贮前快速预冷到4、5℃以下可延迟病害发生。
②灰霉病和根霉病病原菌最初在果皮上呈淡褐色病斑,在病斑上覆盖一层病菌造成腐烂。在果箱内潮湿的环境下,许多菌丝体扩展,使腐烂果粘连在一起。菌丝呈白色者为灰霉,呈黑灰色至黑色者为根霉,这两种病菌在桃果运输及贮藏时间长时造成严重损失。防止措施是,避免机械损伤、采收后及时预冷、在低温下运输和贮藏,用防腐蠢搜剂处理。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