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黄精是否可以林下种植

2024-01-09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62 次
黄精是否可以林下种植

  本篇农资知识会给全国农友们说明“黄精是否可以林下种植”的内容进行讲授,希望对农资人们有些许帮助,快快收藏起来吧!

  多花黄精生长选择性较强,较耐寒,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肥沃的林间地或山地。海拔300~1100m之间,种植基地远离交通干道,工厂少,污染少,山清水秀,空气质量优良。

  黄精种植一般选取2年生的种苗。种苗在采挖、运输过程中一定会损伤牙苞、折断等造成磨损、断面。

  损伤面在高温、高湿下就会发霉,要对种苗进行前期消毒处理。黄精种苗的消毒处理可用草木灰。

  消毒后的种苗为保证移植的成活率可在田里再培育一段时间,待新芽长出后选取健康的植株再移植到山上。

  黄精种苗的移植可选在春季或秋季,以春季1~3月为栽植最佳季节。

  在已经清理消毒好的林地上按照株距20cm×25cm的间距挖穴(每亩移植7000株左右),施上底肥后再栽植黄精种苗,栽植时芽苞朝上,覆土压紧,浇透水即可。幼苗期黄精生长较慢,周边杂草生长较快,为促进幼苗生长,防治杂草危害,在4~10月可依据杂草生长实际情况酌情决定时间清理杂草1~2次。

  清理杂草松土时,宜浅不宜深,避免伤及根系。为保证黄精品质,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黄精施肥也以有机肥为主,不施化肥或复合肥。

  要保持林下湿润。多雨季节要注意做好排水,经常检查排水设施,防止积水造成烂根。

  由于黄精生长过程中花果期较长,可以在黄精开花时对其摘花处理,使得营养成分充分用于根茎生长。

  黄精的病害多为叶斑病,以防为主。

  种苗移植前先对种植地块进行清洁消毒,可减少发病几率。雨季前可用1∶1∶100波尔多液每周喷一次,连续3次即可。

  黄精的虫害以蛴螬为常见,林下种植尤其严重。蛴螬可咬食根茎,造成根茎折断,特别对幼苗破坏尤甚。

  林下种植出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对栽植地块不能像对田地一样进行彻底的清洁,往往虫害破坏性更大,严重的可造成绝收。因此治理虫害成为林下种植的关键。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对未腐熟的粪肥有趋性,具有假死和负趋光性,它白天藏在土里,晚出洞寻食,其活动频繁程度与土壤温湿度关系极为密切。土壤越潮湿,蛴螬的活动性就越强,尤其是在连续阴雨天气。

  春、秋季蛴螬在表土层活动,对幼苗危害最为严重。黄精的生境要求是阴暗、潮湿,同时也适宜蛴螬的繁殖,防治蛴螬虫害成为黄精种植的关键。

  依据蛴螬的习性,防治蛴螬一般有化学药剂法和物理法。化学药剂法:一般可使用2.5%的敌百虫粉2~2.5kg,加细土75kg拌匀后制成毒土沿黄精行开沟均匀撒施可有效防治蛴螬危害。

  物理法:每隔2~3hm2林地安装一盏黑光灯,可以有效诱杀蛴螬成虫,大大减少虫害发生。

  多花黄精的生长发育特性决定了黄精最佳采收时间。

  多花黄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全年生长分成了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生殖生长期和过渡期4个时期。一般从3月~4月下旬为营养生长期。4月下旬~6月初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6月初~11月为生殖生长期。11月下旬到翌年2月为过渡期。

  在过渡期时多花黄精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地下根茎需要完成有效成分的积累和转化。一般判断地下根茎已完成有效成分的积累和转化的表象为地上茎杆上的叶片完全脱落。

  待茎杆叶片完全脱落即为多花黄精的最佳采收时间。采收时从下到上,依次将黄精根茎带土挖出,去掉地上残存部分,将泥土小心刮掉,注意不要弄伤块根,须根无需去掉,注意不要用水清洗,待进行初加工时再清洗。

  目前经过我们反复在黄精试验田里试验,总结出来,黄精(又**头黄精\老虎姜、鸡爪参)中药材属百合科植物黄精。


好文探索:《农民日报》客户端:浙江农林大学专家团队发表文章:黄精或可成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新兴作物


  据报道,2023年全球仍有近6.9亿人口遭受显性饥饿,占世界总人口的8.9%,而全球新冠(COVID-19)疫情进一步加剧了粮食安全威胁。另一方面,全球有超过20亿人遭受隐性饥饿,这通常与生长和发育问题、精神障碍、亚健康和慢性**等有关。世界粮农组织正在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来确定既多产又有营养的新一代作物,山药、荞麦、南瓜等作物已经受到国际社会高度重视,而黄精作为一种既能解决显性饥饿又能同时解决隐性饥饿的作物,潜力巨大。

  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是中医传统补中益气良药,其主要成分黄精皂苷与黄精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还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效,又被称为中药中的黄金。作为药食同源产品,黄精自古以来即为之称道的食药兼用之佳品,是传统经典的食药两用植物,口感好,可以代替粮食,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食用历史,所以又有“米脯”、“仙人余粮”之称。

  浙江农林大学斯金平教授领衔的森林药材研究团队认为,与其他中药材相比,黄精大多在林下种植,“不与粮争田,不与林争地”,尤其适合贫困山区,具备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林下黄精种植5年后,亩产量可以达到2000公斤,亩产值在6万元以上,平均每亩年收入能够达到1万元,可以真正实现“一亩山万元钱”。

  目前,在湖南、贵州、安徽、浙江等地,林下黄精种植已经成为不少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

  与此同时,黄精是多年生,无需每年播种,生长季节长,具有广泛的抗逆性,可做到一次种植永续采收,符合建立多样化的多年生粮食种植体系的现代理念,是实现粮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天然多倍化和非整倍化现象,为倍性育种提供天然材料。适合**带、温带、寒温带林下大规模种植,不需良田、不占耕地、不争林地、不要仓贮,“藏粮于林下”进一步深化了“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国家战略,对于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潜力巨大。

  为更好的发展黄精产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去年批准成立了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浙江农林大学成为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的依托单位,斯金平教授担任联盟的理事长。斯金平团队调研后认为,当前,作为药食同源产品,黄精跟人参、石斛等传统中药材相比,无论是作为药品还是保健食品,其开发都处在低、小、散阶段,而跟土豆、番薯等传统农作物相比,我国目前黄精的年产量在4000吨左右,还不到土豆、番薯年产量万分之一,发展空间巨大。

  只要实施“三品”工程:品种(物种的区域规划与良种化)、品质(全产业链品质把控)、品牌(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千亿黄精产业就不是梦想。

  “黄精技能吃得饱、也能吃得健康,是解决显性饥饿与隐性饥饿潜力巨大的新兴作物。

  ”斯金平教授认为,黄精作为药食同源的产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使用传统,可以开发三粮:大众的优质杂粮、糖****的主粮、特殊人群的辅粮。三菜(茶):花菜(茶)、笔管菜(嫩芽)、根茎菜与茶。黄精非常适合林下栽培,可藏粮于林下,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和行业发展前景,是扶贫、乡村振兴不可多得的品种,也是践行“两山”理念重要载体,为服务健康中国,支撑脱贫致富提供有力保障。

  在《黄精是解决显性饥饿与隐性饥饿潜力巨大的新兴作物》一文中,斯金平及专家团队认为,黄精根茎不含淀粉,富含非淀粉多糖、低聚糖、甾体、三萜皂苷、黄酮等营养和功效成分,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效,特别非淀粉多糖、低聚果糖,与抗性淀粉同样具有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血糖、提高免疫力,是解决隐性饥饿,特别是糖**病患者性价比最高的食疗产品之一。

  研究团队揭示了黄精根茎淀粉缺失和非淀粉多糖生物积累的机制,为已有粮食作物的营养强化奠定基础,如创制富含果聚糖的小麦和甜玉米。剖析了高产黄精阴生光合效率的机理,为创制适合阴生的马铃薯/红薯等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可能。阐明黄精多年生及其根茎不腐的机理,为现有一年生作物的多年生育种策略提供借鉴。


精选问答:


  1、一斤鲜黄精种子可出多少株苗子?

  一斤鲜黄精种子可出2200株苗子,播种方法采用撒播或条播,播种后覆细土或营养土1公分高即可,稍**后浇水,然后盖上松针或砻糠或秸秆,保温保湿,以利出苗。

  播种后,根据土壤的干湿程度,适时地进行浇水,持续降雨需注意排水。待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清除秸秆,若用松针或砻糠等细碎覆盖物的不用去除。待苗出齐后,在生长期内每隔15 -20 天可喷一次叶面肥,待地上部分枯萎后,施一次有机肥。每年的4 -6月份进行人工除草。

  三、林下黄精种植技术

  2、黄精的产地在哪里?

  黄精的产地在哪里?

  1、长叶黄精为同属植物长叶黄精的根。生于山地林下、灌丛或山坡的半荫处。产地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贵州等地。

  2、多花黄精为同属植物多花黄精的根。生于山林,灌丛、沟谷旁的阴湿肥沃土壤中,或人工栽培。产地主要分布于中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等地。

  3、热河黄精为同属植物热河黄精(又名多花玉竹)的根。产地主要分布于东北、河北等地。

  4、滇黄精为同属植物滇黄精的根。生于林下、灌丛或阴湿草坡。产地主要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5、卷叶黄精叉名老虎姜,钩叶黄棒。为同属植物卷叶黄精的根。产地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6、玫瑰红黄精又名紫花黄精。为同属植物玫瑰红黄精的根。产地主要分布于新疆,河北,山西、湖北、四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