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葵栽培技术和方法
油葵栽培技术和方法
油葵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籽粒含油量高,油质优良,是制造食用油和工业油的重要原料。在油葵的栽培过程中,合理的技术和方法对于提高产量和保证质量至关重要。
油葵的栽培技术
土壤要求
油葵适宜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值在6.0~7.0之间的土壤中生长。土质要求松软,含水量要适宜,土层深度要达到30厘米以上。
育苗
油葵适合采用移栽苗的方式进行栽培。在育苗过程中,可以选用透气性好、肥力高的沙质壤土,控制水分和温度,保证苗期生长健壮。
田间管理
油葵在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但是不能过度浇水,否则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在生长初期,需要加强施肥,尤其是氮肥和磷肥。同时,需要加强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收割
油葵的收割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需要在籽粒成熟时进行。收割后,需要在阴凉通风处晾晒,待籽粒干燥后进行脱粒。
油葵的栽培方法
直播法
直播是指将油葵籽直接播种在田间,然后进行管理和收割。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但是需要注意控制播种量和密度,防止过度密植。
移栽法
移栽法是指将油葵苗移植到田间进行栽培。这种方法可以控制油葵的生长和密度,适用于土壤质量较差的地区。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Q1:油葵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如何?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油葵种植面积为12.2万公顷,产量为9.5万吨。其中,主产区为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Q2:油葵的营养价值和用途有哪些?
油葵籽粒含油量高,油质优良,其食用油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等功效。油葵籽粕还可以作为饲料和有机肥料。
Q3:油葵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油葵的主要病虫害有蚜虫、螟虫、菜青虫、病毒病等。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田间管理、选用防病虫害的品种、喷洒杀虫剂和农药等。
油葵农药
油葵栽培过程中,常用的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其中,常用的杀虫剂有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等;常用的杀菌剂有氧化乐果、甲基硫菌灵等;常用的除草剂有草甘膦、草铵膦等。
农药的百科知识
农药是指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消灭或控制农作物、林木、牲畜、家禽、水产和害虫、病原体、杂草等有害生物的一类化学物质。农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和使用方法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油料作物栽培技术》
2.《农业生产基础知识》
问答拓展:油葵的种植
1、整地的选择是一个关键
油葵和向日葵差不多,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所以说在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土壤,土壤的问题是关键,土壤的问题是重点,轮作的方式对于土壤的要求就显得尤为严苛了,在一片土地上,基本的肥料就那么多,如让雹颂果你一直反复的重那么麻烦可想而知。所以说在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土地进行整理,这样才可以保证深耕。在种植的过程中,第一个季度的种植已经完成,这时候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对土地做好清理的工作,比如说清楚一些细菌,去掉一些杂草。这样会减少自己日后的劳动,如果想要轮番种植的话,整地的问题就需要考虑清楚。
2、播种
这也是整体种植的开始,有一些人把这样的事情看得特别的简单,有一些人把这样的事情看得特别的难,确实是如此的,有一些朋友在种植的过程中,这可能是运气比较好,在一个适度的季节种植,在一个适度的季节播种,就会带来好的收入,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运气并不是一直有的,需要懂得一些严格的事实规律,比如说在播种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温度的变化,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种植时间基本上在每年的4月份,另外也可以在每年的六七月份,总之要控制好温度,10到15度最好,这两个期间是生长发育最棒的一个时期。
3、田间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了解
什么叫正确的管理模式?有一些朋友在这里绞尽脑汁,却不知道应该怎么样管理,其实管理模式非常的简单,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幼苗的生长,幼苗的生长坦郑,关系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不做好排查的工作,就有可能影响后期的成活率。除了这方面之外,除草的问题也是重点,施肥的问题也是重点
4、肥水的管理
在种植的过程中,肥水的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于养分的需求不一样,就应该做好施肥工作,土地的基肥施足。不管怎么说,这也是第一个养肆宏分,一定要做好。进行追肥的工作,一年进行两次追肥,就可以保证它的生长,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条件,在这里不做过多的介绍,因为是很少出现的。
问答拓展:油葵种植技术
油葵种植技术
1.选用良种。选择丰产性好、出油率高、抗逆性强、适于密植的油葵品种,直接关系到油葵的高产、稳产、高效。
2.精细整地。杂交油葵根系庞大,通过耕翻或深松可以满足根系深扎、吸收肥水的要求。耕翻或深松土地改善了耕层土壤结构,增强了孔隙度,创造了更好的蓄水、保肥、通气和增温的环境条件,耕翻或深松深度掌握在20厘米以上,并精细整平。
3.施足底肥。油葵是需肥较多的作物,需钾较多,需氮次之,需磷最少。施肥上要重施基肥、适时追肥,底肥一般亩施20-10-15复合肥50千克。
4.适时播种。适时播种是油葵栽培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春播以3月中旬-4月初为宜,用棉花播种机播种、覆膜,亩播量0.3~0.4千克。油葵是双子叶植物,出土比较困难,播种时表土墒情一定要充足,播种易浅不易深,一般播深3厘米。
5.合理密植。适宜的密度是高产的基础,密度过大,下部透光不良,空气流通不好,湿度增高,造成单株茎杆细弱,易折茎倒伏,个体发育不良,盘小粒小,千粒重低;密度过小,杆粗盘大,授粉不良,结实率低,空秕粒多,造成减产。为了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减少病害,方便田间管理,一般采用40x80大小行种植,它是经过实践较为可行的一种播种形式,亩留苗3500~4500株左右为宜。
6.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缺苗地段进行带土移栽或催芽补种,补苗后立即浇水,确保成活。油葵幼苗出现一对真叶时间苗,两对真叶时定苗,单株留苗,保留子叶完整,秸杆粗壮的幼苗。结合中耕及时除草松土,第一次中耕结合田间定苗进行;第二次中耕在定苗后7~8天进行;第三次在封垄前进行,并结合培土,增强植株抗倒伏和抗旱排涝能力。现蕾至开花初期应及时打杈,保证主茎花盘养分供应。后期打掉下部老叶、黄叶及感病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7.肥水运筹。油毕判厅葵极抗旱手隐,苗期需水较少,抗旱能力强,宜进行蹲苗,以促进根系生长,要少浇水,防止徒长。蕾期、灌浆期是需水关键时刻,天气干旱时应注意灌水,保证水分供应。现蕾至开花期结合浇水施尿素10~15千克、硫酸钾10千克,灌浆期浇第二水。
8.人工授粉。油葵花粉粒大,不宜随风漂移,必须依靠昆虫或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产量。人工授粉的方法是将一对花盘对在一起,轻轻搓一下即可。一般在花期隔一天进行一次,共进行3~4次,可增产30%以上。也可以用一块手巾,里面垫上一块直径10~15厘米的硬纸片,做成圆形粉扑,在开花盛期,轻轻将每一花盘擦过,充当蜜蜂作用,省工易行,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授粉时间应在上午10~11点之间,油葵田间花期一般为10~15天,柱头在开花后10天内有受精能力,受精能力最强是在开花后2~3天,所以在油葵进入开花期,即整个地块有70%的植株开花后,进行第一次人工授粉,以后每隔3~4天进行一次,连续进行2~3次。
9.病虫害防治
(1)农药的使用要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安全间隔期。
(2)地下害虫
苗期主要防治地老虎。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1~2千克,掺入40~50公斤细沙土,于傍晚撒在幼苗旁。
(3)病害
一是菌核病。若花盘期降雨偏多,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冲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
二是褐斑病。发病初期打掉底部病叶,带出田间烧毁处理。喷施80%A式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85%三氯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轮换用药,7~10天一次,连喷2~3次。
三是黑斑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一次,喷施2~3次。
10.适时采收及后续管理
当植株茎秆变黄,叶片大部分枯黄、***或脱落,花盘背面变成黄褐色,舌状花瓣干枯脱落,果皮变坚硬时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摊开,将花盘晾晒3~5天后脱粒晒干,防止霉变。
油葵种植要点
1、备种:亩用种量0.4—0.5公斤。严禁使用杂交后代种子,以免造成减产。
2、施肥:耕前尽量浇好底墒水,并施磷钾肥,轻施氮肥。可亩施磷二胺5—8公斤或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硫酸钾8公斤,有条件的最好增施农家肥。
3、播种遵循“春早播,夏晚播”的原则,这样可使春播油葵成熟期和夏播油葵开花期避开高温高湿天气,避免烂盘和授粉不良造成的损失。春播适宜时间为3月上旬,夏播7月上中旬。向日葵耐低温性很强,出苗后遇零度低温不会造成冻害,地温达到10℃以上,即可发芽。春播地膜覆盖可在3月初播种,以提早收获。密度每亩3500株—4000株,播种方式可采用等行距,一般行距66厘米,株距26厘米左右。穴播或开沟点播或机播耧播均可,播深视土壤墒情深度以3~5厘米为宜。
问答拓展:油葵种植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油葵种植前景广阔,那么油葵怎样种植?下面老谈是我为你整理的油葵种植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油葵种植的方法
1、选用良种。选用丰产性好、出油率高、抗病性强的适宜本地栽培的杂交一代种子,如:美国矮大头567DW、667DW等。
2、选地与整地
2.1选地。应避免重茬,注意轮作倒茬。连作田病害严重,植株矮小,花盘小,易早衰,空秕粒多,可减产5-20%.
2.2整地。深翻整地,适时耙耱保墒。播种前深翻20-25cm。根据地力情况,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碳铵10-1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或亩侍渗碰施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
3、适时早播。油葵耐低温性很强,在保证能出苗情况下尽量早播。地膜覆盖在3月上旬(惊蛰前后)进行。露地播种播期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一般地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播种)。夏季播种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一般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60㎝,株距30-33㎝。根据土壤情况,地力好的适宜密度为3300-3500株/亩,地力差的适宜密度为3500-3800株/亩,播种方法以点播为好。为节约用种,可采用单双粒隔穴播种。点播用种量为每亩400-500克,播种宜浅不宜深,一般掌握在3-5㎝,墒情好时播深3cm,墒情差时播深5cm,土壤墒情差时可点水播种。
4、田间管理
4.1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油葵是双子叶作物,子叶大,出苗比较困难,尤其是整地质量不好、天气干旱少雨时,易造成缺苗。点播时可在行间播种备用苗,缺苗时及时移苗补栽,补苗后立即浇水。
4.2间苗与定苗。当油葵第一对真叶展开时进行间苗,第二或第三对真叶展开时进行定苗。
4.3中耕除草培土。油葵生育期内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进行,第二次中耕定苗一周后进行,第三次中耕在封垄前进行,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培土高度10cm,以促进油葵根深叶茂,防止倒伏。
4.4打杈、打叶。有些品种在花盘形成期,中上部的腋芽会长出分枝,虽然也能长出花盘,但通常花盘小,籽粒不饱满,还会影响到主茎花盘的发育。要及时摘除分枝,促进主茎花盘的生长。对于叶片有病斑发生的,以及下部的老叶、黄叶要及时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
4.5人工授粉。油葵属异花授粉作物,大面积种植一般采用放养蜜蜂授粉。面积小的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具体做法为:在开花授粉期,将相邻的一对花盘对在一起轻轻搓一下,每隔2-3天进行一次,一般2-3次。授粉在上午10-11点效果最好。
5、肥水管理。油葵对肥料的吸收前期较少,后期较多。春播油葵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追肥。播种时没施基肥的,可在7~8对真叶时开沟追施氮钾肥,亩施碳酸氢铵25公斤,或尿素8公斤加氯化钾15公斤。夏播油葵在苗期每亩可追施尿素5-7公斤,现蕾开花前追肥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施肥深度10cm左右。
油葵生长前期需水量小,抗旱能力强,宜进行蹲苗以促进根系生长。地表积水时,应及时排水,防止烂根死亡。在现蕾至开花前,如遇到旱情,应及时浇水。
6、适时收获。油葵成熟后要及时收获。收获适宜期为植株茎秆变黄,叶片大部分枯黄、***或脱落,花盘背面变成黄褐色,舌状花瓣干枯脱落,果皮变坚硬时。收获后要及时摊开晾干,防止霉变。
7、病虫害防治。
7.1油葵苗期虫害主要是地老虎和象鼻虫。春播油葵棉铃虫发生危害轻,一般不用防治。夏播油葵后期如果危害重,需防治。防治地老虎的方法是撒毒土。每亩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1-2公斤,掺入40-60公斤细沙土,于傍晚撒在幼苗旁。防治象鼻虫:选用48%毒死蜱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功夫菊酯1000倍液喷雾。
7.2病害重点是菌核病和黑斑病。菌核病又称烂盘病,在幼苗至开花期都能发病。黑斑喊凳病在叶、叶柄和茎上形成黑斑。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倒茬。
2、发现病株要及时摘除病叶或拔除病株,运到田外集中销毁。
3、使用杀菌剂,如800倍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800倍液的多菌灵进行喷雾防治。
油葵种植技巧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土壤肥力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12克/公斤以上,速效氮100毫克/公斤,速效磷8毫克/公斤,速效钾>180毫克/公斤,土壤含盐量0.2%以下。
2、整地:对秋翻冬灌的地块,在早春化冻后,及时做到干一片,耙一片进行保墒。播种前一天用轻型圆盘耙或钉齿耙整地。耙地深度8~10厘米,达到“齐、平、净、碎、松、墒”六字标准,对于春灌地,当地表发白,手捏成团落地即散时立即进行整地、耙地。可采用秋翻冬灌和春翻春灌,灌水力求均匀,高处不漏,低处不淹,亩灌水量70~80立方米。
3、化除:耙地前每亩用氟乐灵80~100克兑水30公斤进行土壤处理,用机力喷雾器均匀喷雾,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喷后立即用轻型圆盘耙,耙耱使药土混匀,耙耱深度4~5厘米。
4、土地选择:油葵前茬以小麦、玉米禾谷类作物为最好,切忌重茬,轮作周期应在4年以上,按土壤肥力要求,选择肥力均匀一致,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5、选用优良品种;选用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品种G101、KWS303、美葵325DMS、和新葵杂4号。
6、播种期和种植方式:油葵播种期的时间较长,通过调节油葵播种期可调节油葵开花期,使开花后10天内躲过高温或多雨季节达到避病提高结实率的目的。适宜播种期在4月上,中旬或5月下旬至6月初。但应争取早播,以4月上、中旬为宜,晚播油葵虽能成熟,但从产量,千粒重,结实率等均比早播油葵有一定的差距。夏播的播种期为6月中下旬,最迟不得晚于7月10日。比较理想的种植方式是与春红薯、春花生等低矮作物套种。
7、播量和播深:播前晒种3~4天,以利提高发芽率和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晒种后精选种子,除去秕、碎、烂粒和杂质。使用普通条播机播种亩播种量700克,使用气吸式播种机播种,亩播种量300~400克。播种以直播为主,每穴2粒或每穴1粒、隔穴2粒。采用60+40cm的宽窄行或45厘米等行距播种,播深4~5厘米,要求播深一致,覆土严密,无浮籽现象,早播宜浅3~4厘米,晚播宜深4~5厘米,播后将种子和土壤压紧,播行要直,全田无“断行”现象。
8、施肥:犁地前亩施1~1.5吨有机肥,尿素5公斤,磷肥10公斤,锌肥1~1.5公斤用细土或细沙拌均匀撒施地面,钾肥5公斤,全部做基肥均匀撒施地表后犁地。一般播种时每亩用10~15公斤磷酸二铵为种肥,需要注意的是,施肥时种子与肥料要分开。
二、苗期管理
1、查苗补种:播种时发现“断行”做好标记,播后及时补种,出苗后发现缺苗,断行立即将种子用热水催芽补种,以确保全苗。
2、早间苗、定苗:为了提高幼苗素质,培育壮苗,一对真叶期进行人工间、定苗、株距20厘米,亩留苗5000~5500株,两对真叶时定苗结束,要求留苗均匀,留壮苗,不留双苗。
3、中耕除草:要早中耕,深中耕,幼苗现行后及早中耕,中耕深度16~18厘米。防止压苗,伤苗、定苗后进行第一次中耕,结合定苗人工拨除植株窝边杂草。
三、蕾期管理
1、中耕施肥开沟培土:现雷前后进行第二次中耕,同时进行开沟施肥,亩追施尿素5~10公斤,施肥深度8~10厘米,培土到油葵茎基部,为不定根生长创造条件。
2、灌水:适时晚灌第一水,在油葵现蕾后中午植株出现暂时性萎蔫时灌头水,灌水方法采用滴灌或沟灌,若是沟灌,灌水要均匀,灌水深度达到垄高2/3处为宜,灌水后田内无积水。
3、病害防治:
(1)防治油葵菌核病:菌核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6~7月雨水多,田间湿度大时发病重,重茬地,地势低洼地块发病严重,防治油葵菌核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轮作2~3以年上,不与豆科、茄科作物轮茬。种植抗病品种,清除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抗病能力。调节播期使开花期躲过高温或多雨季节,病害严重时在开花期喷药防治用50%菌核净500倍液,连喷2~3次。
(2)防治油葵霜霉病:浇水过多,土壤湿度大的地块发病较重,连作施氮肥过多,晚播或播种过深均可加重发病。防治方法以综合防治为主,选用抗病品种播前种子用甲霜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轮作5~7年,播种不宜过深,适时早播。
四、开花至籽粒充实期管理
1、及时灌水:开花期不能受旱,根据土壤质墒情,灌水1~2次。籽粒形成期是增加千粒重,减少皮壳率促使油分形成,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的关健时期,应适量灌水,一般在终花后15天灌足最后一次水。
2、叶面追肥:油葵开花前期亩用法0.3%硼肥喷施,隔10~15天喷施一次,连喷两次。
3、放蜂授粉:油葵是虫媒异花作物,油葵的花粉粒重,不易随风飘移,主要依靠昆虫传粉才能结实。放蜂可提高油葵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五、适时收获
油葵花盘背面呈现***,茎杆变黄,中上部叶片退绿变黄时即达到生理成熟。此时可进行人工收获,进行机械收获的田块,在生理成熟后8~10天花盘变成黄褐色时最佳,收获过晚易遭受鸟害、鼠害或自然落粒造成损失。收获后立即在晒场上摊开晒干、扬净、防止霉变。
油葵种植管理方法
1.肥水管理。油葵对肥料的吸收前期较少,后期较多;需钾较多,需氮次之,需磷最少。在苗期每亩可追施尿素5-7公斤,花期追肥结合浇水开沟,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施肥深度10厘米左右。油葵生长前期需水量小,雨水过多还会造成徒长,地表积水时,应及时排水,防止烂根死亡。在现蕾至灌浆期,如遇到旱情,应及时浇水。
2.中耕除草。油葵生育期内要进行2-3次中耕,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进行,第二次中耕定苗一周后进行,第三次中耕在现蕾前进行,并结合培土,培土高度为10厘米以上,以促进油葵根深叶茂,防止倒伏。
3.打杈通风。有些品种在花盘形成期,油葵中上部的腋芽会长出分枝,虽然也能形成花盘,但通常花盘小,籽粒不饱满,还会影响到主茎花盘的发育。要及时摘除分枝,促进主茎花盘的生长。对于过于繁茂或叶片有病斑发生的,以及下部的老黄叶要及时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