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柑橘黄龙病的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控柑橘黄龙病

2024-06-29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717 次
柑橘黄龙病的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控柑橘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的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控柑橘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是由一种名为“卡西蒂氏菌”的细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柑橘树的叶片变黄、枯萎、落叶,果实变小、变形、质量下降,最终导致柑橘树死亡。这种病害已经成为全球柑橘产业的主要威胁之一,对柑橘产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及早发现、及时防治柑橘黄龙病非常重要。

柑橘黄龙病的症状

柑橘黄龙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柑橘树的叶片、果实和枝条上。以下是柑橘黄龙病的主要症状:

  • 叶片变黄:柑橘黄龙病的早期症状是叶片变黄,从中脉开始,逐渐向外扩散,整个叶片变成**。
  • 叶片枯萎:叶片变黄后,会逐渐枯萎,变成干枯的纸片状,最终落叶。
  • 果实变小:柑橘黄龙病会导致果实变小、变形,甚至无法成熟。
  • 果实质量下降:受感染的柑橘果实质量下降,口感变差,营养价值降低。
  • 枝条萎缩:柑橘黄龙病还会导致柑橘树的枝条萎缩,甚至死亡。

如何防控柑橘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选用健康种苗:选用健康的柑橘种苗,降低病害传播的风险。
  •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枯萎叶片、枝条和果实,减少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 使用病害防治药剂:如有必要,可使用病害防治药剂进行防治。
  • 加强病害监测:定期巡查柑橘园,及时发现病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加强科学管理:根据地理环境、气候和土壤条件,科学合理地进行柑橘栽培管理。

柑橘黄龙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病害,需要我们加强防控,保障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用户关心问题1:柑橘黄龙病的防治药剂有哪些?

农药知识:柑橘黄龙病的防治药剂主要有五类:磷酸铜类、氧化锌类、氯吡硫磷类、多菌灵类和链霉素类。

用户关心问题2:柑橘黄龙病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知识:柑橘黄龙病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及时清除枯萎叶片、枝条和果实;保持柑橘树的通风透光;控制柑橘树的生长势,避免过度生长;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

用户关心问题3:柑橘黄龙病的病原菌传播途径有哪些?

病原菌传播途径知识:柑橘黄龙病的病原菌通过媒介昆虫传播,主要媒介昆虫有亚洲瓢虫、黄斑茧蜂、斑潜蝇等。柑橘黄龙病的病原菌还可以通过接种和嫁接传播。

用户关心问题4:柑橘黄龙病的发病期是什么时候?

发病期知识:柑橘黄龙病的发病期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温度在20℃-30℃之间时,病害传播最为迅速。

用户关心问题5:柑橘黄龙病对人体有影响吗?

安全知识:柑橘黄龙病对人体没有直接影响,但是会对柑橘产业造成严重影响,使柑橘产量和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参考资料:《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柑橘栽培技术》

百科知识:

卡西蒂氏菌:卡西蒂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是柑橘黄龙病的病原菌之一。该菌是一种被动传播的病原体,只能通过媒介昆虫或嫁接传播,不会自行在空气中传播。卡西蒂氏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只能在柑橘树体内生存和繁殖。

亚洲瓢虫:亚洲瓢虫是柑橘黄龙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成虫和幼虫都可以携带卡西蒂氏菌。亚洲瓢虫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是一种常见的天敌昆虫。

黄斑茧蜂:黄斑茧蜂是柑橘黄龙病的另一种传播媒介,主要分布在亚洲。它会利用柑橘树的新生叶片和嫩枝为食,同时也会携带卡西蒂氏菌。

斑潜蝇:斑潜蝇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之一,主要分布在亚洲。它主要以柑橘树的花粉、花蜜和果汁为食,同时也会携带卡西蒂氏菌。

问答拓展:柑橘黄龙病有哪些症状,怎样治理?

1发生情况
柑橘黄龙病典型症状:①黄梢型:外围部分枝条或树顶新梢叶片黄化,黄化的叶片极易脱落;②黄斑型:叶基部、叶脉附近或边缘褪绿黄化;③缺素型:果小而畸形,慧毕病叶小。
我国柑橘黄龙病至今已有11个柑橘栽培省、区遭受其危害,严重制约了我国柑橘产业的发展,也为出口贸易带来非常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提升柑橘黄龙病的防控研究水平,促进我国乃至全球柑橘产业健康发展是我们园艺和植保工作者以及柑橘生产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防控对策
严格检疫制度、繁育健康种苗、清除菌源和传毒媒介、高效环保化学农药的使用等多个环节。2.1严格检疫制度,繁育健康苗木
外检部门要严格检疫,防止美洲种、非洲种及其变异株系传入我国;大力繁育并推广健康苗木;对于没有隔离育苗条件的老病区采用防虫网棚培育无病苗,育成的苗木需经电镜检查和血清学等生物技术手段鉴定证明是无病的才可以种植。
2.2防治柑橘木虱,消灭传播媒介
柑橘木虱具有快速繁殖、传病性高前皮芹、终身带菌的特点,因此在冬季要彻底清园(柑橘木虱处于相对静止期),杀灭越冬柑橘木虱;在萌芽期喷10%吡虫·灭多威可湿性粉剂、20%氰戊·马拉松乳油、30%吡虫啉乳油和40%马拉硫磷乳油等药剂防止成虫在芽隙处产卵。
2.3提高树体抗性,加强栽培管理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的抗性;新梢转绿后对柑橘园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及时挖出黄龙病树;挖病树和治木虱必须同时进行,在进行挖除握乱之前要喷药,防止木虱迁移传染;柑橘种植过程中要注重优化种植结构,杜绝种植柑橘木虱转移寄主的植物,比如说九里香和黄皮等。

问答拓展:种柑橘的人,知道黄龙病怎么治理吗?

预防柑橘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又叫黄梢病,它不仅使叶片转黄,还使柑橘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情严重时会使根系腐烂,甚至会造成整片橘园被毁,是柑橘管护中的重要防治对象。
症状表现:黄龙病的典型症状有3种,即黄梢型黄龙病、黄斑型黄龙病和缺素型黄龙病。
黄梢型黄笼病的症状表现是:在病树外围部分枝条或树顶的新梢叶片不转绿而呈均匀的黄化,多发生在初发病树和夏秋梢上,叶片呈均匀的淡黄绿色,且极易脱落。黄斑型黄龙病的症状表现是:患病新叶转绿后从叶片基部、叶脉附近或边缘开始褪绿黄化,并逐渐扩大成黄绿相游蚂间的不均匀的斑块,在春、夏、秋梢上均有发生。缺素型黄龙病的症状表现是:开花多、结果少且小而畸形,病叶小,叶片的主侧脉绿色,而脉间叶肉呈淡黄或**,类似缺乏锌、锰、铁等微量元素的症状。
发病规律:黄龙病的病源是类菌原体,主要通过苗木调运和带病接穗进行远距离传播,使无病的橘园成为病区。
柑橘园内主要通过木虱和其它传病昆虫(如橘蚜)进行传播。其发病率和病情轻重与许多因素有关:柑橘园内病树多、木虱量大时,黄龙病的发生量就大;幼树易感病,中成年树较耐病;树势强的抗病力强,树势弱的易感病;春梢发病轻,夏秋梢发病重;柑、橘、橙、柚类均可感病,但柑橘等耐病力弱、感病后衰退快,而柚类、橙类耐病力较强。
对柑橘黄龙病,至今尚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能彻底治愈。对其防治,只能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主要防治措施有:
1、加强苗木检疫,防止病原侵入和外输,杜绝病穗、病苗和病果进入新种植区和无病区。
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壮苗。苗圃地应选择在无病区、隔离条羡森件好的地区,或实行塑料棚隔离封闭式育苗。砧木种子应采自无病树,播种前进行热水浸泡处理,即将种子浸入50℃左右的热水中5分钟,捞出后再浸入55℃左右的热水中50分钟。也可用1000倍的盐酸四环素或盐酸土霉素浸泡2小时。接穗应取于无病母树,最好是采自无病区,在嫁接前用1000倍的盐酸四环素浸泡1.5小时,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嫁接。
3、及时防治虫害,消灭传播媒介。①做好冬季清园。杀灭越冬期的木虱,这是全年防治的关键。②在春夏秋梢抽发整齐时,用40%水胺硫磷乳油800倍液、5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喷杀木虱。③在1/3以上的新梢上有蚜虫发生时,用50%马拉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4、尽快挖除病树,减少病菌来源。在每次嫩梢转绿后,要认真全面地检查每一棵树。一旦发现病株,要尽快挖除,不留残桩,并将其运至橘园外的空隙地烧成灰烬。橘园丙应做到品种一致,及时摘除零星枝梢,使抽梢整齐,以减少产卵场所。砍除已失去结果能力的衰弱树,减少病虫源。
5、及时注射药剂,降低危害程度。对初兄磨亩发病的结果树,用1000倍液的盐酸四环素或青霉素注射树干,对黄龙病有一定的抑制和防治效果。
6、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对幼龄树,在生长季节的4~8月份,每月施一次稀薄水肥,年施肥4~6次。对结果树,每年要施好萌芽肥、稳果肥、壮果肥和采果肥。同时要科学地进行水分管理,要保证水分及时、充分供应。否则,水分过多或湿度过大,会造成烂根和出现脚腐病,严重时还会死树;水分过少或严重缺水,会使植株萎蔫,生长势转弱,甚至死树。

问答拓展:柑橘黄龙病都有哪些症状表现?这种病为何不可治?

由于诱人利润驱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柑橘种植的队伍中来,庞大的柑橘种植行业,有人赚钱有人亏,因为柑橘种植容易引发各种病害,影响柑橘质量和产量,其中柑橘黄龙病就是重要一项,那么,柑橘黄龙病有哪些发病症状?如何预防柑橘黄龙病呢。

柑橘黄龙病的主要症状:柑橘黄龙病会导致柑橘的叶片出现黄化、脆、硬等特点,柑橘叶片的叶脉肿大,柑橘树叶的叶面也不平整,柑橘树叶没有光泽,树叶黄化主要包括均匀黄化型、斑驳黄化型、缺素状黄化型等类型,对柑橘黄龙病的诊断可以通过观察树叶进行初步判断。

其次是柑橘树的枝梢症状,当柑橘患黄龙病时,在初期,树冠外围出现少量营养不良的枝梢,呈现出明显的黄梢,而黄梢以下的叶片则呈现正常的现象。

再次是柑橘花部症状,患有柑橘黄龙病的柑橘树树开花不一致,相较于健康树易出现病树提前开花的现象,柑橘树的花瓣也易脱落。

最后是树木根部症状,患有黄龙病的果树根系会出现腐烂以及坏死的状况,根系腐烂与果树枝梢黄化的位置相对应。

柑橘黄龙病发病时,刚开始只是叶片发生变化,而严重时果树的根部就会开始腐烂,腐烂程度会随着病情蔓延。黄龙病是从顶部的叶片开始发病,然后向下蔓延,因此对黄龙病可以通过对果树的日常观察加以治理和防治。

预防柑橘黄龙病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种植中的病害,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治需以防控目标为主,根据**对科学种植的引导,利用科学的方法防治柑橘黄龙病,**和群众共同合作,利用双方共同的力量控制柑橘黄龙病的病情,确保柑橘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植物检疫建设黄龙病的主要传播渠道是苗木和接穗的形式,因此在柑橘黄龙病的防治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从根源杜绝柑橘黄龙病病菌的感染,严格检查种苗和接穗的苗木,杜绝将带有病毒害的苗木发展到无病柑橘种植区域,对柑橘的种子以及接穗和苗木的检疫工作也要不断重视和加强,避免从黄龙病疫区采集引进苗木和种子。对种苗的引进需要经过严格的质检,拥枝好有检疫合格证才能够使用种苗,杜绝使用未经检验的种苗,不能因为有些种苗成本较低就使用这些非正规途径购得的种苗,避免带有病菌的种苗的种植。

加强对脱毒苗的培育和使用源头防治黄龙病是最直接有效的防御手段,积极控制带病苗木和接穗的使用,以免不经意间传播黄龙病,对种苗规范管理,集中培育柑橘无病种苗。根据群众的种植需要,在柑橘主产区成立规范的柑橘种苗园以及无病苗圃,柑橘苗种的嫁接用接穗必须保证取自于健康的苗木母本园,在确保接穗健康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苗木嫁接[2]。新建的柑橘园和嫁接母本园与病区相隔离,并做好隔离措施,以免健康的苗木在不经意中感染病菌,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通过科学实验,对脱毒苗的引进和培育时促进柑橘黄龙病有效预防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脱毒苗的检验,促进脱毒苗的使用范围扩大,从源头保证柑橘的健康成长。

去除院内病树防止传染柑橘感染黄龙病后,病情只会越来越严重,还会对其他健康树苗产生感染,而当前我国对果树的种植中还没有能找到有效的救治措施和治疗方法。为控孙数制黄龙病病害的传播,必须把柑橘种植区内染病的果树连根挖除,同时将染病果树的枝叶等残体都集中在一起烧毁,以减少黄龙病的病害传播源。对柑橘果树种植染病果树首先要做到对树木病虫害防御工作,避免病虫害的发生还需要对木虱加以防治,在此之猛凯铅后再清除病树,否则清除过病树后木虱还会存在,而带菌木虱会对健康的柑橘果树进行病菌传播,从而导致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