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二磺隆使用方法(甲基香兰素的使用方法)
甲基二磺隆为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通过植物的茎叶吸收,经韧皮部和木质部传导,少量通过土壤吸收,抑制敏感植物体内的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导致支链氨繁酸的合成受阻,从而抑制细胞分裂,导致敏感植物死亡。
一般情况下施药2~4小时后,敏感杂草的吸收量达到高峰,2天后停止生长,4~7天后叶片开始黄化,随后出现枯斑,2~4周后死亡。安全剂能促进其在作物体内迅速分解,而不影响其在靶标杂草体内的降解,从而达到杀死杂草、保护作物的目的。
甲基二磺隆+助剂
二、使用技术甲基二磺隆适用于在软质型和半硬质型冬小麦品种中使用,可防除看麦娘、节节麦、野燕麦、早熟禾、硬草、雀麦、蜡烛草等多种麦田常见禾本科杂草。掌握在小麦3~6叶期,禾本科杂草基本出齐、处于3~5叶期时及早施药。
一般每亩用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0毫升即可起到理想防效,田间草相以菵草等抗耐性较强的杂草为主时,用药量可适当增大至每亩25~30毫升。采用喷雾法施药,每亩用水量保证在30公斤以上。
三、注意事项1、小麦整个生育期最多使用一次。
2、严格按照说明使用。甲基二磺隆使用后有蹲苗作用,某些小麦品种可能出现黄化或矮化现象,小麦返青起身后黄化自然消失,可抑制小麦徒长倒伏。麦田套种下茬作物时,应于小麦起身拔节55天以后进行。3、建议采用扇形喷雾头喷施,田间喷药量要均匀一致,严禁“草多处多喷”、重喷和漏喷。
4、建议年前使用,原则上靶标杂草基本出齐苗后用药越早越好,拔节期严禁施药。
5、冬季低温霜冻期、小麦起身拔节期、大雨前、低洼积水或遭受涝害、冻害、盐碱害、病害等胁迫的小麦田不宜施用。施药前后2天内不可大水漫灌麦田,以确保药效,避免药害。
6、不宜与2,4-滴混用,以免药害。本剂型制剂储藏后,常出现分层现象,使用前用力摇匀后配制药液,不影响药效。施药后2~4周杂草死亡。
7、不同小麦品种对药剂的敏感性有差异,对没有用过药的品种建议先行试用。
四、药害预防
重喷很容易发生药害,此外不同的小麦品种对该药的敏感性有一定差异,角质型硬质小麦相对比较敏感,在用药条件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药害。使用时可以先进行小范围安全性试验,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大面积使用。不同小麦品种虽然对甲基二磺隆的敏感性有差别,但总体来说,即使是一些比较敏感的品种,只要施药得当,就不会产生严重药害,仍有较好的适用性。
另外,在土壤湿度较大、麦苗容易受渍的田块施用甲基二磺隆风险更大,一般不要使用。从最近几年发生的药害来看,在南方多湿地区、豫南等地发生的概率较大。另外,温度低于8℃时用药也容易发生药害,适于施药温度在8-15℃。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