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用戊唑醇可以吗
小麦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害,给小麦生长和产量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戊唑醇是一种新型杀菌剂,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小麦锈病的发生,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戊唑醇是否可以用于小麦的生产中。
戊唑醇的特点
戊唑醇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环保的杀菌剂,它的杀菌机理是通过干扰真菌细胞膜的生物合成过程,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相比传统的杀菌剂,戊唑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安全环保:戊唑醇对人体和环境的毒性非常低,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 广谱高效:戊唑醇能够有效地控制多种病害,包括小麦锈病在内。
- 长效持效:戊唑醇的残留期较长,能够持续保护小麦免受病害侵害。
戊唑醇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戊唑醇可以用于小麦的生产中,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小麦锈病的发生。在使用戊唑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剂量要正确:使用戊唑醇时,需要根据小麦生长期和病情选择适当的剂量,不要过量使用。
- 使用时期要合适:戊唑醇的使用时期应该在小麦发病前或病情初期,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 注意安全防护:在使用戊唑醇时,需要注意个人防护和环境保护,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
相关问题
问题一:戊唑醇的优点有哪些?
戊唑醇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环保的杀菌剂,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多种病害,包括小麦锈病在内。戊唑醇对人体和环境的毒性非常低,能够长效持效,能够持续保护作物免受病害侵害。
问题二:戊唑醇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使用戊唑醇时,需要根据小麦生长期和病情选择适当的剂量,不要过量使用。戊唑醇的使用时期应该在小麦发病前或病情初期,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戊唑醇时,需要注意个人防护和环境保护,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
问题三:戊唑醇可以用于哪些作物?
戊唑醇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环保的杀菌剂,可以用于多种作物的防治,包括小麦、水稻、玉米、葡萄、苹果等。
问题四:戊唑醇有哪些注意事项?
使用戊唑醇时,需要根据作物生长期和病情选择适当的剂量,不要过量使用。戊唑醇的使用时期应该在病情初期,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戊唑醇时,需要注意个人防护和环境保护,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
问题五:戊唑醇能够替代传统的杀菌剂吗?
戊唑醇是一种新型杀菌剂,相比传统的杀菌剂,它具有安全环保、广谱高效、长效持效等特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作物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杀菌剂,戊唑醇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杀菌剂。
相关拓展:
问:噻呋酰胺戊唑醇能防治小麦锈病吗?
噻呋酰胺不能防治小段此麦锈病。噻呋酰胺,一般指噻氟酰胺,又叫噻氟菌胺、噻呋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噻唑酰胺类除菌剂,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噻呋酰胺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
噻呋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抑制病菌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掉。它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可以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方式施用。
适用作物
噻呋酰胺对许多种真菌性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广泛应用于稻、麦类、花生、棉花、甜菜、咖啡、马铃薯、草坪等多种作物。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稻和麦类的纹枯病。
使用技术
噻呋酰胺适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多种施药方法,防治纹枯病时多采用叶面喷雾。孕穗期及以前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期,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240克/升悬浮剂20至25毫升,枯察对水30至45升喷雾,喷药应均匀、周到。
防治稻纹枯病,由于它的持效期长,在稻全生长期只需施药1次,即在稻抽穗前30天,亩用24%悬浮剂15至25毫升,对水50至60千克喷雾。
注意事项
1、有良好的内吸性,很容易通过根部或植物表面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
3、经处理的茎叶健康没燃茄浓绿,为增产提供条件;
4、不含有机溶剂,对作物很安全,在合适用量下,在稻孕穗扬花期也可以使用;
5、耐雨性强,施药后1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包衣和拌种:用种子量0.2%的20%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0.15%的2%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农药喷洒:可选用丙环唑乳油、烯唑醇、粉锈宁以及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喷施,或者选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
一、液衫包衣和拌种
1、以种子的0.2%为灶芦使用量,浓度为20%的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的0.15%为使用量,浓度为2%的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2、如果使用粉锈宁要在拌种结束后的6-8小时开始播种,这样可有效预防小麦锈病。拌种时注意用药量不要过大,以免造成药害隐埋带,降低出苗率。
二、农药喷洒
1、防治小麦锈病,可用500ml左右25%丙环唑乳油兑750kg水喷洒,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也可使用600g浓度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一定量水混合进行喷洒,每10-20天喷1次。如果病害严重的话,可在第一次喷洒后的13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喷洒。
2、防治小麦锈病,还可用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于花前喷施,或者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农药需要交替使用,以免小麦产生抗药性。
3、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秆锈病的感染率在1-5%、叶锈病的感染率在5-10%、条锈病的感染率在1-2%,这三个阶段采用农药喷洒对小麦锈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问:噻呋酰胺戊唑醇能防治小麦锈病吗?
噻呋酰胺不能防治小麦锈病。噻呋酰胺,一般指噻氟酰胺,又叫噻氟菌胺、噻呋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噻唑酰胺类除菌剂,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噻呋酰胺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
噻呋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抑制病菌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掉。它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可以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方式施用。
适用作物
噻呋酰胺对许多种真菌性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广泛应用于稻、麦类、花生、棉花、甜菜、咖啡、马铃薯、草坪等多种作物。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稻和麦类的纹枯病。
使用技术
噻呋酰胺适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多种施药方法,防治纹枯病时多采用叶面喷雾。孕穗期及以前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期,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240克/升悬浮剂20至25毫升,对水30至45升喷雾,喷药应均匀、周到。
防治稻纹枯病,由于它的持效期长,在稻全生长期只需施药1次,即在稻抽穗前30天,亩用24%悬浮剂15至25毫升,对水50至60千克喷雾。
注意事项
1、有良好的内吸性,很容易通过根部或植物表面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
3、经处理的茎叶健康浓绿,为增产提供条件;
4、不含有机溶剂,对作物很安全,在合适用量下,在稻孕穗扬花期也可以使用;
5、耐雨性强,施药后1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
问:氟环戊唑醇能治小麦锈病吗?
氟环戊唑醇正在小麦锈病发生初期或未发生时施用效果不错,但发病后期效果不理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