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与用药

2024-06-2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735 次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与用药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的危害非常大。为了防止水稻二化螟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和使用合适的农药。

什么是水稻二化螟?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一种昆虫,属于螟蛾科。它的幼虫会在水稻叶片上产生蛀斑,严重的会导致叶片枯黄、凋萎,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如何防治水稻二化螟?

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物防治:例如利用天敌昆虫和寄生性昆虫来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数量。

2.化学防治:利用农药来杀死水稻二化螟。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需要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不能滥用农药,否则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高新技术防治:例如利用激光等高科技手段来杀死水稻二化螟。

哪些农药可以用于水稻二化螟的防治?

目前市面上常用于水稻二化螟防治的农药有乙氨基甲酸盐、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等。使用农药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不要滥用农药。另外,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生物农药来进行防治。

农药使用需要注意什么?

使用农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农药:不同的农药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

2.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农药使用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不要超量使用或者不当使用农药。

3.防护措施:使用农药时需要佩戴防护用品,例如手套、口罩等,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如何预防水稻二化螟的危害?

预防水稻二化螟的危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农田管理: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保持农田干燥,避免水稻生长过于茂盛。

2.引入天敌昆虫:例如利用瓢虫等昆虫来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数量。

3.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水稻叶片,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参考来源:

《农业植保手册》

《农业技术大全》

《现代农业管理》

百科知识:
乙氨基甲酸盐

乙氨基甲酸盐是一种杀虫剂,能够杀死多种害虫,例如蚜虫、螟虫等。使用乙氨基甲酸盐需要注意不要超量使用,否则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释义拓展:二化螟(鳞翅目螟蛾科昆虫)

二化螟(拉丁学名:Chilosuppressalis)别名为钻心虫,鳞翅目螟蛾科昆虫。

二化螟其成虫翅展雄约20毫米,雌25~28毫米,头部淡灰褐色,额白色至烟色,顶端尖;**和翅基片白色至灰白,前翅黄褐至暗褐色,中室先端有紫黑斑点;卵扁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将孵化时灰黑色。它在中国主要分布北达黑龙江克山县,南至海南岛,国外分布于朝鲜、**、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等地。

水稻二化螟是一种钻心虫,是近年水稻上危害最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对南宁市水稻生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二化螟为害状与三化螟相似:危害分蘖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危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危害灌浆、乳熟期水稻,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白穗。

问答拓展: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方法有哪些(水稻二化螟危害及防治药剂)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50%杀螟松乳油、20%**磷乳油、25%杀虫双、80%杀虫单粉剂、5.7%甲维盐、90%晶体敌百虫、20%阿维·**磷等等。5%杀虫双颗粒剂1~1.5Kg拌细土20千克撒施或者5%丙硫克百威2千克撒施。
水稻二化螟的危害
水稻二化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主要害虫之一。同时也危害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
水稻二化螟的卵主要产在叶色浓绿,茎秆高大、粗壮的植株基部。成虫为夜出行,多在下午或者傍晚羽化,当晚或者第二天晚上交尾产卵。
成虫白天潜伏在稻丛及杂草丛中,夜间活动。成虫趋光性强,普通照明灯下即可诱杀大量成虫,其中雌虫多于雄虫。
幼虫三龄前不移动,主要集中在叶鞘间为害叶鞘,形成褐色条斑即“苦梢”,二龄开始蛀茎,三龄开始转株为害。
分蘖期受害造成枯梢和枯心苗;孕穗期、抽穗期受害,造成枯孕穗和白穗;灌浆期、乳熟期受害,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增加,遇大风植株易折断。
水稻二化螟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1)通过栽培避螟虫的方式减小二化螟的影响。
通过改变分散更换茬口的方式,在不影响水稻生产的情况下,延迟栽种时间,通过调整栽培时间错开二化螟产卵的高峰时期。
在大量种植时,需要增加不同品种的间距,避免混栽,减少其他植物受到影响,错开稻苗生长期与螟虫生长期。
(2)及时清除发现的虫蛹。
采收后需要将剩余的稻杆割断,冬季要经常翻晒土地,从而消灭害虫。及时清理田间的秸秆和杂草,从而破坏害虫越冬的舒适环境。
及时灌水灭虫蛹,减少虫源数量,在冬季需要重视档携闲田深耕灌水工作,并结合堆肥、沤肥等方式来清除害虫。
(3)做好水稻的施肥管理。
做到合理种植、科学施肥、精准追肥,适时适量使用有机肥,从而促进水稻生长,在发现虫株之后需要立即拔除并集中烧毁。
同时,我们需要加强农田灌溉管理,在虫蛹还未孵化前进行灌田,并行伏伏在虫蛹孵化尚未羽化前进行深灌,能有效消灭虫蛹和幼虫。
2.掌握二化螟防治最佳时期
掌握好用药时期是化学防治二化螟效果好坏的厅贺关键,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掌握好二化螟化蛹、羽化、卵孵化盛期,一般施药时间掌握在7月10日-7月24日之间。
3.化学防治二化螟
在利用药物防治二化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高效、低毒以及低残留的药物。
同时根据水稻的发育和病虫害程度合理选择药物品种和用药剂量,交替使用化学药物。切记不能重复使用同一种药物,遵循二化螟三代防治原则,从而增强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50%杀螟松乳油、20%**磷乳油、25%杀虫双、80%杀虫单粉剂、5.7%甲维盐、90%晶体敌百虫、20%阿维·**磷等等。
或者用5%杀虫双颗粒剂1~1.5Kg拌细土20千克撒施或者5%丙硫克百威2千克撒施。

问答拓展:水稻二化螟虫害用什么方法防治效果比较好?

在卵孵盛期进行化学防治:胃毒+内吸+触杀。每亩2桶水、每桶水使用:10%阿维甲氧虫酰肼悬浮剂50毫升+5%阿维菌素乳油60毫升+精油15毫升。或者每亩2桶水、每桶水使用:2.2%甲维氟铃脲乳油80毫升
二化螟的特点及习性
水稻二化螟为水稻上常发的三大虫害之一,属于鳞翅目螟蛾科害虫。二化耐岩螟有很强的趋光性和趋_性。
水稻施氮肥过多,会导致叶片和茎秆长势好、颜色浓绿,正是水稻物乎害虫所喜好的,相对来讲也更容易吸引二化螟等害虫危害。
二化螟成虫为蛾,幼虫危害水稻茎秆,一龄二龄幼虫喜欢在叶鞘内危害。
二龄末期幼虫钻入茎秆危害,蚕食水稻茎秆的内芯组织,造成空杆罩亩悉、空心,所以也叫“水稻钻心虫”。
1、农业防治水稻二化螟
根据二化螟在本地越冬的习性,可以在冬天和第二年3月份前翻耕凉田来处理越冬老龄幼虫和蛹。
冬天温度比较低,此时翻耕能把土壤深处的老龄幼虫和蛹暴漏在浅表层冻,使害虫受冻致死。另外可以每年4月份的中下旬,在越冬螟虫盛蛹期灌深水灭蛹。
2、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水稻二化螟
利用二化螟的趋光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蛾,每盏灯可辐射30亩地左右,天黑开灯天亮关灯。也可采用性诱剂诱杀,开始有蛾时放置到盛蛾末期收回,隔段时间后换次诱芯。
3、在卵孵盛期进行化学防治水稻二化螟
胃毒+内吸+触杀。
每亩2桶水、每桶水使用:10%阿维甲氧虫酰肼悬浮剂50毫升+5%阿维菌素乳油60毫升+精油15毫升。
或者每亩2桶水、每桶水使用:2.2%甲维氟铃脲乳油80毫升+30%甲维杀虫单乳油80毫升+精油15毫升。
水稻二化螟防治注意事项
1、使用药剂防治二化螟时,田间一定要有5公分左右的保水层,并保持3-5天。
2、化学防治把握好打药时间,在卵孵盛期打药事半功倍。如果已经大面积钻心再去防治的话,施药效果难以保证,只能加大用水量和农药使用剂量,老百姓也费工费力费钱。

问答拓展:水稻二化螟防治特效药

二化螟可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或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酰肼或阿维菌素双氟酰胺或杀虫单、氟苯尼考或茚虫威进行防治。推荐配方:喷耐链档洒苏云金芽孢杆菌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某大公司硅酮2-3次,每次间隔5-7天!苏云金芽孢杆菌、氯虫苯甲酰胺、氟铃脲、四氯乙酰胺、氟虫双酰胺、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其他化学品可用于防治水稻螟虫。为了降低害虫的抗药性,要注意交替用药。

1.每亩用福果8g或良泰40ml+噻嗪酮50g+5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12ml治疗稻飞虱、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害。

2.每亩使用3%溴虫腈100毫升或5%阿维菌素30-40毫升+25%噻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主要用于治疗昌乱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唤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