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甲苯丙环唑作用 苯甲丙环唑防治水稻什么病
甲苯丙环唑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常用于农业生产中控制病原菌的生长。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甲苯丙环唑的作用方式
甲苯丙环唑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的方式来发挥杀菌作用。真菌细胞壁是由多种生物大分子组成的复杂结构,包括纤维素、壳多糖、蛋白质和脂类等。甲苯丙环唑主要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的壳多糖合成酶,从而抑制壳多糖的合成。这会导致真菌细胞壁的结构不完整,使其变得脆弱易碎,最终导致真菌的死亡。
甲苯丙环唑的应用范围
甲苯丙环唑可以用于控制多种农业作物上的病原菌,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葡萄、苹果、柑橘等。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多种真菌病,如白粉病、黑穗病、白腐病、炭疽病等。同时,甲苯丙环唑还可以用于控制一些真菌性的人畜共患病,如念珠菌病、皮肤真菌病等。
甲苯丙环唑的使用注意事项
甲苯丙环唑是一种高效的杀菌剂,但也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前需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 使用时需要佩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
- 使用时需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人畜和环境造成污染。
- 使用后需要彻底清洗和处理使用工具和残留物,避免对下一次使用造成影响。
甲苯丙环唑是一种高效的杀菌剂,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正确使用,避免对人畜和环境造成危害。
相关拓展:
问:农药苯甲丙环唑的使用说明
苯甲丙环唑的使用方法:1、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1000~1500倍液喷雾效果旁氏好,间隔21~28天。根据病情的发展,轮启举可考虑连续喷施第2次。
2、防治葡萄炭疽病:如果在发病初期前,用于保护性防治,可用丙环唑2500倍稀释喷雾;
3、如果用于治疗性防治葡萄炭疽病(发病中期):丙环唑3000倍喷雾,间隔期可达30天。
4、防治花生叶斑病:用丙环唑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间隔14天连续喷药2~3次。
5.防治西瓜蔓枯病:在西瓜膨大期,用丙环唑5000倍喷雾。
6.防治番茄炭疽病、辣椒叶斑病:用丙环唑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喷雾。
7.防治草莓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4000倍喷雾
8、防治小麦纹枯病:用丙环唑)初发病时1500倍喷雾;腊碧发病中期用1000倍进行喷雾。每亩***量人工不少于60升,拖拉机不少于10升,飞机不少于1~2升。在小麦茎基节间均匀喷药。
问:苯甲丙环唑可以做花生种包衣吗?
苯甲丙环唑,不可以做花生种包衣。只能喷洒叶面用。
苯甲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除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苯甲丙环唑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
苯甲丙环唑具有除菌谱广泛、活性高、除菌速度快竖哪、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吨位的三唑类新兴广谱性除菌剂代表品种,是经余迹码济作物类专用除菌剂。
苯甲丙环唑属于低毒除菌剂。其制剂敌力脱25%乳油由有效成分、乳化剂和溶剂组成。乳化性能良好,能与多数常用农药相混。贮存稳定期为3年。
苯甲丙环唑已登记作物,国内只有香蕉、小麦、水稻。
国外登记作物有:荔枝、蔬菜、葡萄、西瓜、大麦、玉米。
注意事项
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稀释倍数要求达到3000至4000倍,并在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可以和大多数酸性农药混配使用。
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不要直接接触被药剂污染的衣物,不要吸入药剂气体和雾滴。喷雾时不要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前要洗手、洗脸。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喷药时应穿防护服,工作后要换洗衣服并洗澡。
不要因处理废药液而污染水源和水系,注意不要污染食物和饲料。
施药后剩余的药液和空容器要妥善处理,可烧毁或深埋,不得留做它用。
贮存温度不得超过35℃。
药剂要存放在儿童和家畜接触不到的地方。
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防止潮湿、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保证期从生产日期起为两年。
禁止在河塘水域清洗施药用具,避免污染水源。
应用技
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使用。用于防治麦类病害、水稻恶苗病、葡萄白粉病、花生叶斑病、香蕉叶斑病、叶条斑病等。具体防治如下:
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用苯甲丙环唑(20%EC)1000至1500倍液喷雾效果最好,间隔21至28天。根据病情的发展,可考虑连续喷施第2次。
如果用于治疗性防治葡萄炭疽病(发病中期):苯甲丙环唑(20%EC)3000倍喷雾,间隔期可达30天。
防治花生叶斑病:用苯甲丙环唑(20%EC)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间隔14天连续喷药2至3次。
防治西瓜蔓枯病:在西瓜膨大期,用苯甲丙环唑(20%EC)5000倍喷雾。
防治草莓白粉病:在发州隐病初期,用苯甲丙环唑(20%EC)4000倍喷雾
防治小麦纹枯病:用苯甲丙环唑(20%EC)初发病时1500倍喷雾;发病中期用1000倍进行喷雾。每亩***量人工不少于60升,拖拉机不少于10升,飞机不少于1至2升。在小麦茎基节间均匀喷药。
为内吸性除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除卵菌外,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均有抑制活性,持效期长达一个月左右,防治对象有麦类根腐病,白粉病,水稻恶苗病,香蕉叶斑病等。制剂为敌力脱25%乳油。
防治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大麦叶锈病、燕麦冠锈病,于孕穗期亩用25%乳油32至36毫升,对水喷雾;防治小麦根腐病,种子处理,按种子重量0.12%至0.16%拌药,田间施药于小麦抽穗扬花期,亩用35至40毫升,对水喷雾,必要时隔7至10天再施药一次;防治花生、香蕉叶斑病,亩用30至40毫升,于发病初期对水喷雾,间隔期15至20天,共喷3至4次;防治葡萄白粉病,作保护性防治,则对水稀释倍喷雾,间隔期为半个月左右;作治疗性防治,则对水稀释5000倍喷雾,间隔期一个半月;防治水稻恶苗病,用1000倍液浸种2至3天,直接催芽播种。
问:甲苯丙环唑是什么农药
三唑类杀菌剂,这类似的杀菌剂都有一种抑制作物生长的作用,看你你在什么作物上,还有就是用量的大小问:甲苯丙环唑是什么农药?
三唑类杀菌剂,这类似的杀菌剂都有一种抑制作物生长的作用,看你你在什么作物上,还有就是用量的大小
问:三唑类农药的抑制性排名
1、三唑酮2、丙环唑3、戊唑醇4、氟硅唑5晴菌唑。
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强。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三唑类农药的抑制性排名
抑制性强:三唑酮、三唑醇、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丙环唑、氟硅唑、氟环唑、多效唑等。
抑制性弱:苯醚甲环唑、腈苯唑、腈菌唑等。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