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象甲为什么难打
7、“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戮。”
——《蒙古史书》
(1)此材料反映的是12世纪我国北方蒙古草原的情况。想一想,它反映了什么情况?有什么影响?
(2)在这种情况下,草原人民最渴望的是什么?
(3)这种局面是怎样改变的?
(1)反映了蒙古诸部落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草原人民渴望摆脱战乱,结合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3)成吉思汗铁木真在1206年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12世纪时蒙古高原各部”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的局面。
1206年春天,蒙古贵族们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诸王和群臣为铁木真上尊号“成吉思汗”。正式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这是蒙古帝国的开始。遂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贵族民主为基础的蒙古贵族共和政体制度。经过多年的征服,蒙古草原结束了混乱的局面,逐步走向了一段稳定的时期。
三、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hinggis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四、美国作家哈罗兰姆将成吉思汗称为“人类帝王”,他在著作中说:“虽然成吉思汗从未接受过物质文明的熏染,竟能为50多个民族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典章,维持大半个世界的和平与秩序”;“信使可以纵横50个经度,一个少女怀揣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游这个广大的帝国”。使得东西交流为之畅通、欧亚文化为之交流,“这是人类之间最广大而开放的一次握手”。
为啥朱元璋北伐成功赵匡胤却不行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朱元璋步伐前扫平了南方各股势力,比如陈友谅、张士诚等,部队得到了锻炼,手下将领军事素质大大提高,而赵却还没有统一五代十国时期的乱世割据势力,还有后顾之忧。
二、赵匡胤时辽朝正处于上升势头,国力正强,而朱元璋时正值元顺帝统治时期,朝政混乱、上下离心离德、内部腐败不堪,而全国各地本来已经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到朱北伐时南方已经被明军扫平了,南方经济力量也强于元朝;
三、朱元璋手下参与北伐的大将徐达、常遇春都是智勇双全、能征善战的名将,而蒙元大将各自勾心斗角,且军事能力均不如徐、常,所以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取得了北伐的成功。赵匡胤死得早,其弟赵光义接班,军事能力是眼高手低,不能继承其兄遗志,而赵匡胤手下的大将潘美等能力反不如耶律休哥、韩德让等,所以不能成功。
四、二十多年前石敬塘出卖了燕云十六州,北方无险可守也是一个原因。因为:
1.赵大被他的逗比弟弟干死了。
2.赵二是个眼高手低的军盲+逗比。
3.蒙元自己内部还在内战。
4.也是关键原因。
明军将领虽然是泥腿子出身,但是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明军使用的是真正的重步兵战术,这是经过和蒙古军长期战斗后,交了无数学费换来的血的教训。像宋军那种以投射武器为主的战术,除了能在古书上吹牛逼,基本一无是处。而且即使是使用投射武器的早期明军散兵,也都是开硬弓和蒙古军对射,根本就不用什么扯淡的弩。
打仗这种事,行就行,不行就不行。郑和跟船的三千明军和水手,到印度能颠覆当地一个王国。而且他这些人也不过是朱棣内战的老兵罢了,根本就不是当年和蒙古骑兵步战死斗的明军。像宋军那种连硬弓都开不动,吹牛逼用弩射人的弱比,他能打得过谁?你仔细想一下,和宋对峙的那些个国家,宋军能打得过谁?宋朝尚文,因为赵匡胤是用武力夺取后周天下的,他害怕他手下大将学他,就搞了杯酒释兵权,剥夺大将兵权。宋朝的政策导致重文轻武,一般是文臣带兵,再加上皇帝充实禁军,导致其他部队战斗力低下,这种情况下北伐当然不会成功,而且宋朝皇帝随时提防武将,哎,悲剧燕云十六州还在人家手里呢,无屏无障无天险,而且赵匡胤没多久就死了,他的弟弟赵匡义并非将帅之才。汉人,汉人,……看个人本事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