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醚甲环唑加丙森锌 苯醚甲环唑加丙森锌可以用吗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丙森锌则是一种抗菌剂,常用于治疗痤疮等皮肤感染症状。
苯醚甲环唑加丙森锌的组合可以更好地治疗一些皮肤真菌感染和细菌感染。苯醚甲环唑可以抑制真菌生长和繁殖,而丙森锌则可以杀死一些细菌,对治疗痤疮等皮肤感染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苯醚甲环唑加丙森锌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只需将药膏涂抹在患处即可。一般来说,每天使用两次,持续使用一周左右即可见效。
苯醚甲环唑加丙森锌也有一些副作用,例如皮肤过敏、刺痛、***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苯醚甲环唑加丙森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和细菌感染的药物,但在使用时应注意副作用,并遵医嘱使用。
相关拓展:
问:老师给看一下这两种药可以混喷辣椒吗
可以,效果很好的。按使用说明混合使用。辣椒炭疽病。用苯醚甲环唑,或噻菌铜,或噻森铜,或咪鲜胺,或吡唑醚菌酯,或代森锌,或丙森氏歼冲锌进行防治。辣椒疫病。用2500倍52.5%恶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或600倍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改蠢剂,或600倍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00倍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或2000倍50%嘧菌酯水分散剂等喷雾进行防治,效果很歼歼好。问:冬枣炭疽病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冬枣养护期间,采取过重环割、环剥,导致伤口愈合慢,营养不能回流根部,容易出现炭疽病,另外施肥不均衡、幼果期过量使用激素、通风不畅、高温高湿也会引起炭疽病,用咪鲜胺加启哗辛菌胺乙酸盐或代森锌加苯醚甲环唑或丙森锌加噻菌铜喷洒,效果很好。冬枣炭疽病发病原因
1、果农为了让冬枣提早结果,而采取过重环割、环剥,导致伤口愈合慢,营养不能回流根部,根部毛细根受损,树势衰弱,叶片变黄有斑点,抗病能力差,容易出现炭疽病。
2、冬枣养护期间施肥不均衡,为了追求产量而使用大量的化肥,不使用菌肥和有机肥导致叶子变大,颜色淡,果树郁闭。
3、幼果期过量使用激素,导致冬枣表面透气孔加大,后期果面粗糙,易感炭疽病,也可能是因为土壤过分潮湿,通风不畅,引起枣树斑点病炭疽病、轮纹病混发。
冬枣炭疽病症状表现
冬枣炭疽病对果实、枣叶、枣头及枣股都有影响,在果肩或果腰的受害处,会出现***斑点,慢慢的扩大呈不规则形的黄褐色斑块,中旬有凹陷斑,呈红褐色,引起落果。
冬枣炭疽病治疗
防治冬枣炭疽病用咪鲜胺加辛菌胺乙酸盐或代森锌加苯醚甲环唑或丙森锌加噻菌铜,效果很好,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叶片和果实全部喷到,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这样才可帮助植株恢复生长。
冬枣炭疽病治疗特效药
加入磷酸二氢钾同喷,防治效果更佳,另外,患病悄孝行冬枣要加强施肥管理,_施有机肥料和磷钾肥料,以复壮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冬枣炭疽病防治方法
清扫枣园,消源,还需加强肥水管理,特别注意多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搞好病虫害防治,应着慎如重抓好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降低传病昆虫密度,结合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进行防治。
问:苯醚甲环唑和丙森锌预防大蒜病怎么样
大蒜疫病。用2500倍52.5%恶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或600倍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00倍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00倍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或2000倍50%嘧菌酯水分散剂等喷雾进行防治,效果很好。问: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哪个治疗山药的斑点落叶病效果好点?
戊唑醇好。
戊唑醇,是高效广谱内吸性除菌剂,它同时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除了能够防治多种真菌病害,还能够调节作物生长,主要用于小麦、水稻、花生、蔬菜、香蕉、苹果等作物,防治小麦白粉病、黑穗病,花生褐斑病、轮斑病,葡萄白粉病、灰霉病,香蕉叶斑病等。被广泛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以及与当下更胜一筹的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李亏酸酯类除菌剂进行复配使用,都有不错的防治效果
戊唑醇和其他三唑类除菌剂一样,是一种麦角甾醇抑制剂,通过抑制麦角甾醇中间体的氧化脱甲基反应,影响病菌细胞内细胞膜的形成,从而达到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达到除灭病菌的目的。生化机制研究表明,与传统的三唑类除菌剂相比,戊唑醇还存在其他作用位点,所以戊唑醇的除菌谱更宽,对病害的防治也更彻底,这也是它在三唑类除菌剂中更引人注意的原因之一。
截至目前,戊唑醇的相关登记共有775个,其中原药登记49个,制剂单剂登记324个,主要包括25%的水乳剂、43%的悬浮剂、80%的水分散粒剂、6%的悬浮种衣剂等,制剂混剂登记402个,主要包括戊唑醇与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咪鲜胺、苯醚甲环唑、丙森锌、福美双等的混剂产品。
2、产品特点
(1)除菌谱广,持效期长。戊唑醇对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等引起的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广泛用于防治立古病、炭某病、纹古病、全蚀病、根腐病、蔓古病、黑星病、褐斑病、菌核病、赤霉病、黑穗病、丝黑穗病、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大斑病、小斑病、灰霉病等几十种病害。主要用来防治小麦、水稻、玉米、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
戊唑醇被作物吸收后,能长时间的存留在植物体内,可以起到持续除灭病菌的作用。用于茎叶喷雾,持效期15至20天;用作种子处理,持效期可达80天以上;用于土壤处理,可达100天以上。
(2)内吸性好,同时具有保护和铲除作用。戊唑醇具有很好的内吸性,既可以用于喷雾,也可以用作种子处理。施药以后,有效成分能迅速被作物有生长力的部位吸收,并在组织中向生长顶端转移,进而传递到植株的任何部位。
由于戊唑醇是一种麦角甾醇抑制剂,从作用方式来看,它对病菌的表现为抑菌作用,不仅能够对未发病部位进行保护,使作物远离病菌侵染,而对于已经发病部位,通过抑制病害发展,起到一定的治疗和铲除作用。
(3)调节生长,混配性好。戊唑醇属于三唑类除菌剂,三唑类除菌剂除了具有除菌活性以外,都对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正常剂量下使用,能够起到抑制作物营养生长、促进作物生殖生长的作用,促进营养物质向果实输送,增加籽粒饱满度,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
戊唑醇除了拥有400多个混剂产品,还可以与咪鲜胺、百菌清、丙森锌、福美双、醚菌酯、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等几十种药剂混配,通过复配或混配,不仅能够减小药剂的抗性影响,还能起到扩大除菌谱、相互增效的作用,这也是目前戊唑醇主流的使用方法。
3、使用与注意事项
(1)使用方法。用于小麦拌种,可用2%戊唑醇种子处理剂10至20g/10kg种子;用于防治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白粉病、锈病、丝黑穗病、赤霉病、玉米大小斑病等,可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00至4000倍液喷雾;用于防治苹果褐斑病、轮纹病、梨黑星病等,可用43%戊旅数唑醇悬浮剂3000至50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
(2)戊唑醇对作物的抑制作用。前面也提到,戊唑醇属三唑类除菌剂,这类除菌剂对作物的细胞分裂和哪镇神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在幼苗期,这种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所以使用时,一定要按照推荐剂量,千万不要随意加大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以免造成拌种种子不能发芽、幼苗完全停止生长等现象,同时使用时也要避开作物的花期、幼果期等敏感期,在果实膨大期也需谨慎使用,以免造成药害。
(3)戊唑醇使用时,最好用于作物发病前预防或发病初期使用,并尽量与其他药剂复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戊唑醇在蔬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