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农业是什么
灌溉农业是指利用各种灌溉设施和技术,通过人工或自然方式向农田供水,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灌溉农业的重要性灌溉农业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以及品质。通过灌溉,可以使农作物在整个生长期内获得足够的水分,从而保证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灌溉还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土地的荒漠化和退化,保护水源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灌溉农业的分类根据水源不同,灌溉农业可以分为地下水灌溉和地表水灌溉两种类型。地下水灌溉是指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包括井灌、渠灌、滴灌等;地表水灌溉是指利用地表水进行灌溉,包括河道灌溉、水库灌溉、塘坝灌溉等。
灌溉农业的技术灌溉农业的技术包括灌溉设施、灌溉管理和灌溉水源三个方面。灌溉设施包括灌溉管道、灌溉泵站、水利工程等;灌溉管理包括灌溉制度、灌溉时机、灌溉量等;灌溉水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雨水等。
灌溉农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灌溉农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部门和科研机构不断加强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灌溉到现代化灌溉的转变。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农民进行灌溉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拓展百科知识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是指在保证作物生长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降低灌溉用水量的一种灌溉技术。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喷雾灌、坑灌等。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维护水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灌溉农业中,水资源保护是灌溉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参考来源:[1]《现代农业技术大全》[2]“中国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中国水利》2024年第3期。相关问答拓展:
灌溉农业是什么意思?
灌溉农业指相对缺水的地方引水灌溉,如我国北方灌区的农业就是灌溉农业,像黄土高原之类。在干旱时以大水灌溉的方式保证农业生产的模式。
①泛指以水浇田的农业。其特点是通过灌溉措施,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调节土地的温度和土壤的养分,以提高土地生产率。
②特指在降雨量极少的地区靠灌溉才能存在的农业。
农业部提出力争到2024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现阶段,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成为了灌溉农业中重要的生产目标之一,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水利、农业、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从水源通过输水、配水、灌水直到作物耗水过程中水的损失,提高单位用水量的产值和产量。
?农业灌溉方式:一般可分为为传统的地面灌溉、普通喷灌以及微灌。传统地面灌溉包括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但这类灌溉方式往往耗水量大、水的利用力较低,是一类很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另外,普通喷灌技术是中国农业生产中较普遍的灌溉方式。但普通喷灌技术的水的利用效率也不高。现代农业微灌溉技术包括微喷灌、滴灌、渗灌等。这些灌溉技术一般节水性能好、水的利用率较传统灌溉模式高,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反映工业用水量什么指标高低的?分成用水总量指标、用水效率(定额)指标、其他指标等类型。不同规划或建设项目应从中筛选或增加体现所在区域、行业特点的代表性指标。
(1)用水总量指标。主要包括: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地下水控制开采量等。
(2)用水效率(定额)指标。主要包括: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主要工业行业单位产品用水量、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等用水定额指标,以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等效率指标。
(3)其他指标。主要包括: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比、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比、非常规水源利用水平、再生水利用率、节水器具普及率、取水用水计量率、水费(税)征收率、节水灌溉面积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公共供水管网建设(改造)长度、水资源超载地区压减灌溉面积、地下水超采区压采量等。
郑州有效灌溉面积是多少?我省从设施建设、技术推广、合理种植、科学灌溉等方面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有效灌溉面积800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66%;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200万亩,其中喷灌270万亩、微灌65万亩、管道灌溉1865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30万亩。通过综合运用农艺、管理等节水措施,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11,远高于全国0.55的水平,农田灌溉用水亩均减少30%以上。什么是高效节水项目?高效节水项目是对除土渠输水和地表漫灌之外所有输、灌水方式的统称。根据灌溉技术发展的进程,输水方式在土渠的基础上大致经过防渗渠和管道输水两个阶段,输水过程的水利用系数从0.3逐步提高到0.95,灌水方式则在地表漫灌的基础上发展为喷灌、微灌、直至地下滴灌,从水的利用系数0.3逐步提高到0.98。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怎么算?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通常是指农作物所吸收的有效灌溉水量与总灌溉水量之比。有效灌溉水量指能被作物吸收的水分,它与总灌溉水量的比值越高,说明作物利用灌溉水的效率越高,也就能够减少浪费和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计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需要根据具体灌溉方式、作物和土壤类型等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为了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需要采用合理的灌溉管理方法,遵循科学的灌溉制度,并注意与土壤、作物生长等因素的相互配合,以达到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