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补贴政策 粮食补贴政策实施及做法
粮食补贴政策的重要性
粮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而粮食补贴政策则是保障粮食生产和供应的重要措施。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粮食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粮食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直接补贴、种植面积奖补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方面。直接补贴是指国家直接向农民**补贴,用于支持粮食生产。种植面积奖补是指对完成国家规定种植面积任务的地区和农户进行奖励。粮食最低收购价则是保证粮农种粮有保障,促进粮食市场稳定。
粮食补贴政策的优势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它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补贴政策可以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稳定,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还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
粮食补贴政策的问题粮食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补贴资金管理不规范、补贴对象不明确、补贴标准不透明等。粮食补贴政策往往会导致种植面积扩大、农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
粮食补贴政策的未来发展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粮食补贴政策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未来,粮食补贴政策将更加注重保障粮食生产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会更加注重保障农民权益和提高农民收入。粮食补贴政策还将更加注重提高补贴管理效率和透明度,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拓展百科知识1.直接补贴:指国家直接向农民**补贴,用于支持粮食生产。
2.种植面积奖补:指对完成国家规定种植面积任务的地区和农户进行奖励。
3.粮食最低收购价:指国家规定的粮食收购价格,保证粮农种粮有保障,促进粮食市场稳定。
参考来源:《中国粮食安全报告》相关问答拓展:
1、六月中旬了,2024年粮食补贴为什么还没下来?
.目前尚无确切的2024年粮食直补下发的日期,因为时间的安排还需要考虑政策的推行和执行过程,以及相关机构的工作进度等因素。
2.根据过去几年的实践经验,粮食直补一般是在每年年初至春节前后的时间下发,也有些地区会在年中进行次配,但不能确定粮食直补2024年的具体时间。
2、资金和粮食补助是怎样规定的?
1、粮食直补及综合直补:各县区标准不一,约100元/亩,其中粮食直补约10元/亩。
2、良种补贴:水稻:15元/亩、小麦:10元/亩、玉米:10元/亩、油菜:10元/亩。
3、农机购置补贴:南江县因是全国地震重灾县,补贴标准为:50%;其余各县区补贴标准为:30%。
4、能繁母猪补贴:100元/头。 当前仔猪、待宰活猪价格分别为12.6元/公斤、7.3元/公斤。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对一般农户和种植大户分开进行补贴。补贴对象(一般农户和种粮大户)不重复,补贴资金不叠加。享受补贴的农户只能是“一般农户”或“种粮大户”之一,享受的补贴也只能是一项相应的补贴。(1)一般农户补贴标准各区县的农民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标准各不同,根据关于拨付《2024年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的通知》,全市已筹集资金总量按各区县粮食总量、播种面积、耕地面积三项指标测算单位补贴标准,一次性下达拨付各区县,分配各区县的补贴资金减去种粮大户补贴资金计算一般农户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标准,具体的直补标准要咨询当地农业部门。(2)大户补贴标准种粮大户的申报、认定、补贴标准、兑现办法按《种粮大户直接补贴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2024年对种粮大户实行两个档次的补贴标准:种植粮食作物50亩(含50亩)至100亩(不含100亩)的,每亩补贴160元;种植粮食作物100亩(含1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230元。
3、2024年粮食补贴网上怎么查询?
2024年粮食补贴账号查询流程如下:
1.
登录网上银行,进入您的银行账户。
2.
选择查询功能,进入收支明细查询页面。
3.
在搜索框中输入相关查询信息,如“粮食补贴”、“红利”、“**补贴”等,点击查询按钮。
4.
查看查询结果,如果已经收到粮食补贴,则可以在查询结果中看到相关信息,包括、**时间、金额等。如果您没有开通网上银行服务或者不方便使用电脑进行查询,也可以前往当地银行柜台进行查询,或者通过当地**部门查询粮食补贴情况
4、粮补2024年几月份发放?
2024年粮补发放时间不会超过6月底。
粮补是国家对种田农户进行的补贴,一般来说,粮补会在每年的6月30日前发放到农户手中的,部分地区由于粮食早熟,发放时间会提前至3到5月份。粮食补贴的发放时间与农作物的成熟时间有直接关系,能够确定的是最晚发放时间为6月底。因为现在大数据的影响,粮补都会直接打到社保卡中,所以领取时间并没有限制,大家到时候需要直接从卡里支取就行。粮食补贴发放时间的具体标准与农作物的成熟时间有直接关系。能够确定的是最晚发放时间为6月底。粮食补贴的发放时间和农作物的成熟时间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对于粮食成熟较早的华中地区,发放时间为3到5月份,而对于粮食成熟较晚的华东地区,要等到6月份。具体标准每个地区会有细微差别,具体还要看当地**公布的通知。
5、河北粮食补贴2024年一亩地多少钱?
1.至于河北粮食2024年一亩地的补贴是多少,我认为是不能确定的,因为当前年份还不是2024年,政策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不能做出准确的。2.再者,河北省的粮食补贴政策旨在鼓励农民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的收益,但是具体补贴标准和金额会视不同的地区、作物种植情况和政策推行情况而异。3.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更加具体的调查和研究,不能直接给出一个确定的数字。
拓展好文:我国花生产业分析简报
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全球的五大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食用油脂和蛋白质的重要。自古以来,因具有滋补益寿功效,在我国被誉为“长生果”。花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与鸡蛋、牛**、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相媲美,且易被人体吸收,因而与黄豆一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
我国花生种植最早始于明代,在15世纪晚期或者16世纪初期从南洋群岛引入我国,,最初只在沿海各省种植,后来逐步在黄河、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广泛种植,形成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南沿海、云贵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和西北7个花生主产区。最近几年,我国花生产量超过了1700万吨,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花生行业产业链
花生产业链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上游种植、中游贸易及加工、下游**及终端消费。总体来看,花生压榨水平及工艺较高,食品加工水平有待提升。从产业链来看,花生产业链较长,其中以花生粕最为典型,还涉及饲料加工、**以及下游的养殖行业。
我国花生主要加工产品
花生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有多种保健功能,花生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决定了它是植物资源利用领域研究的又一个重要热点。花生营养丰富,无论生食、熟食或加工后食用,味道都十分鲜美。
当前,致力于花生综合利用,大力开发花生食品,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已成为花生食品加工的热点。
我国油脂消费区域分布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油脂消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随着这几年,以鲁花、金龙鱼、福临门为代表的品牌企业将花生油推向全国各大城市,花生油的消费量明显提升,但我国花生油消费主力仍然集中在花生产量前五的省份,占花生油消费量的80%以上。
中国花生仁和花生油的国际贸易以出口为主,进口相对较少。但2024年以来花生仁出口量及世界排名呈现显著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花生油出口量也开始明显下降,2024至2024年不足1万吨,低于1978年水平。
1.花生生产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6年)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农村土地改革、初级社、高级社等生产合作社运动解放了生产力,为花生生产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这一阶段,花生生产良种和栽培技术得到恢复发展和推广,因此花生单产水平也出现较大幅度提高。
2.花生生产跌落阶段(1957~1961年)
从1957年开始,尤其是1959至1961年,自然灾害严重,花生生产出现大幅度下降。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花生直接大幅减产,还造成了粮食大幅减产,从而对花生生产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间接影响。国家食用油**严重短缺,无法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3.花生生产缓慢增长阶段(1962~1978年)
与20世纪50年代末花生生产急剧下滑相比,从1962年开始花生生产呈逐步恢复态势,但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该阶段主要是受到“以粮为纲”指导思想的影响,且处于计划经济和集体经营时期,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但这一阶段,花生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在防止花生病虫害方面也获得了重大突破,为以后花生生产发展做好了技术储备。
4.花生生产快速增长阶段(1979~2024年)
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对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这一阶段成为我国花生生产发展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段发展时期,花生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都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5.花生生产调整阶段(2024~2024年)
2024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粮食补贴政策对花生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花生种植面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由于花生单产水平仍在不断上升,因此花生总产量下降幅度较小。
6.花生生产持续增长阶段(2024~2024年)
2024年以来,随着城乡居民对花生及其加工制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花生生产的增长速度又开始加快。国家也开始出台有利于花生生产的政策。从2024年开始,全国12个省(市)的农户种植花生会获得良种补贴,又一次提高了农户花生生产的积极性
这一时期,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机械化生产收获技术为花生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信息专家系统、优质高产专用新品种、油脂高效栽培技术、机械化播种收获和初加工技术在我国花生生产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
根据花生的生长规律,将我国花生生产划分为七大花生种植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花生的种植和生产发展变化情况、地理位置、地貌类型、气候条件、品种生态分布、栽培耕作制度等指标。
1..黄河流域花生区
黄河流域花生区是全国最大的花生生产区域。该区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该区无论是气候条件还是土壤条件都比较适合花生生长,种植花生的土壤多为丘陵沙土和河流洪积冲积平原沙土。栽培制度为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年两熟制。本区适宜种植普通型、中间型和珍珠豆型品种。
2.长江流域花生区
该区是我国春、夏花生交作,以麦套、油菜茬花生为主的产区。本区自然资源条件好,有利于花生生长发育。种植花生的土壤多为酸性土壤、黄壤、紫色土、沙土和砂砾土。栽培制度,丘陵地和冲积沙土多为一年一熟和两年三熟制,以春花生为主,南部地区及肥沃地多为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制,以套种或夏直播花生为主,南部地区有少量秋植花生。本区适应种植普通型、中间型和珍珠豆型品种。
3.东南沿海花生区
该区是我国最早种植花生、且能春、秋两作的主产区。花生主要种植在海拔50m左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丘陵地区和沿海、河流冲积地区一带,广西的西北部和福建的戴云山等地分布较少。本区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居全国之冠。种植花生的土壤多为丘陵红壤和黄壤以及海、河流域冲积沙土。栽培制度因气候、土壤、劳力等因素影响而比较复杂,以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两年五熟的春、秋花生为主,海南可种植冬花生。该区适宜种植珍珠豆型品种。
4.云贵高原花生区
该区为高原山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低悬殊。山高谷深,江河纵横,气候垂直差异明显。花生多种植于海拔1500m以下的丘陵、坪坝与半坡地带。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土质多为沙质土壤,酸性强。有干、湿季之分,以云南较为明显,降水多集中在5-10月。栽培制度以一年一熟制为主,部分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制,元江、元谋、芒市、河口和西双版纳等地可种植春、秋两作花生。该区适宜种植珍珠豆型品种。
5.黄土高原花生区
该区地势东南低、西北高,海拔高度为1000-1600m,散布在山麓地带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密集区,花生多分布于地势较低地区。土质多为粉沙,疏松多孔,水土流失严重。花生生育期积温为2300-310O℃,日照时数为1100-1300h,降水量为250-550mm,多集中在6-8月。栽培制度为一年一熟制。该区适宜种植珍珠豆型和多粒型品种。
6.东北花生区
本区种植花生的地区多为海拔200m以下的丘陵沙地和风沙地。花生生育期积温2300-3300℃,日照时数为900-1450h,降水量为330-600mm,东南多,西北少。栽培制度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制。种植品种由南向北,依次为中间型、珍珠豆型、多粒型。
7.西北花生区
该区地处我国大陆西北部,北、西为国界,南至昆仑、祁连山麓,东至贺兰山。本区地处内陆,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荒漠气候,温度、水分、光照、土壤资源配合有较大缺陷。种植花生的土壤多为沙土。本区温光条件对花生生长发育有利,但雨量稀少,不能满足花生生长发育需要,必须有灌溉条件才能种植花生。裁培制度为一年一熟制的春花生。
山东省
山东曾经是全国花生产量最大的地区,2024年河南花生产量首次超过山东,但此后3年,山东花生产量增幅高于河南,2024年河南花生产量再次超过山东后,一直位于全国第一位。2024年山东省花生种植面积为975万亩,产量达到285万吨,其中临沂市产量最高,占全省产量的30%左右。
河南省
近年来,由于河南各级**的高度重视,花生种植面积及单产水平不断提高,花生产量增长迅猛。2024年河南花生种植面积达到1725万亩,产量达到576.7万吨,占全国花生总产量的32.9%,为我国最大的商品化花生种植基地,其中南阳市和驻马店市综合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0%。
河北省
河北是我国传统花生产地,2024年以来,受经济发展及种植成本攀升等因素影响,河北的花生种植面积持续下滑。2024年,河北花生种植面积为382.5万亩,较2024年减少47.9%,花生产量为98万吨,较2024年减少33.8%,位居全国第四位。
广东省
广东也是我国传统的花生主产区,近年来广东花生产量一直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2024年广东花生产量首次超过100万吨,并超过河北,位于全国第三位。
花生产业近20年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数据国家统计局
近20年来,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在2024年达到历史峰值7585.2万亩,2024年之后受大豆等油料进口增加及国内花生种植收益下滑的影响,花生种植面积快速下降,。尽管2024年之后,连续几年花生播种面积稳步增加,但由于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对花生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同时,美国、印度和阿根廷等国花生产量和出口量增加,挤占了我国花生出口市场,国内花生播种面积增长缓慢。
近70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变化
数据:国家统计局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花生价格提升,我国花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2024年花生种植面积达到6952.2万亩,相比于1949年的1881.6万亩,70年间增加了269.47%。
我国花生历年产量及单产变化趋势
数据:国家统计局
近20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及种植收益影响,我国花生种植面积虽有所下降,但随着花生育种技术、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花生总产和单产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花生总产从2024年的1441.57万吨到2024年的1752万吨,增幅约21%,花生单产从2024年的2888.18公斤/公顷提升至2024年的3781.09/公顷,增幅约30%。
近70年我国花生产量及单产变化
数据:国家统计局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和饮食的健康,油脂市场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花生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花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国家对花生产业的政策支持、科研投入也不断提升。近70年间,我国花生总产量从1949年的126.83万吨,提升至2024年的1752万吨,增幅约13倍。单产也从1011.04公斤/公顷提升至2024年的3781.09公斤/公顷,增幅约274%。
2024年我国花生播种面积区域占比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024年我国花生产量区域占比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我国花生主产区域主要为中部和东部地区,两个地区播种面积和产量占比超70%,其次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2024-2024年我国花生制品进口情况
资料:海关总署
2024年我国花生价格大幅下跌,导致花生进口量连续两年下降。2024年下半年国内花生价格大幅上涨,花生进口量开始呈现增加趋势。除了进口去壳和带壳花生外,我国还进口部分烘焙花生﹑花生酱、花生米罐头等,但进口量都不大。从进口国看,我国带壳花生主要进口国家为美国,占总进口量的95以上;去壳花生主要进口国为塞内加尔﹑埃塞俄比亚;花生米罐头主要进口国为泰国和美国;烘焙花生进口国虽然较多,但各国的进口量都不大,包括美国﹑印度尼西亚﹑泰国等。
我国是传统的花生生产大国,国际贸易也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我国花生的国际贸易主要包括带壳花生、去壳花生、花生制品等不同的品类。2024-2024年度以前我国花生(无论是否带壳)进口量一直维持在1万吨以下;2024-2024年度由于国际市场花生价格远低于国内,导致花生进口量快速增长,当年进口量达到15万吨,占全球花生进口量的6%;2024-2024年度进口量上升至45万吨,同比增长2倍,较往年相比为最高纪录,约占全球花生进口量的14%;之后几年进口量开始下滑。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