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苜蓿草种植 苜蓿草种植时间

2024-06-0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605 次
苜蓿草种植 苜蓿草种植时间

苜蓿草是一种重要的饲料作物,其品质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苜蓿草的种植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本篇文章将从苜蓿草的特点、栽培技术和**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农民朋友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苜蓿草的特点

苜蓿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期长达3-5年,同时具有抗旱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等特点。苜蓿草的营养成分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优质的饲料作物之一。苜蓿草还具有固氮作用,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氮气并将其转化为植物可直接利用的氮肥,对于维持土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苜蓿草的栽培技术

苜蓿草的栽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土壤选择:苜蓿草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湿润的土壤中,对于酸性土壤的适应性较差。在选择土壤时应注意不要选择有污染的土壤。

2.肥料施用:在苜蓿草的生长初期可适量使用磷肥和钾肥,促进苜蓿草的生长。但在生长后期应适度减少肥料的使用,以免影响草质的品质。

3.播种时间:苜蓿草的适宜播种时间为每年的3-4月份,此时温度适宜、降雨充沛,有利于苜蓿草的生长。

4.密度控制:苜蓿草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土地面积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以保证苜蓿草的生长和草质的品质。

苜蓿草的**防治

苜蓿草生长期间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蚜虫、白粉病、根腐病等。为了保证苜蓿草的质量和产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农药使用:对于苜蓿草的主要病虫害可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但应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

2.病虫害监测:在苜蓿草的生长期间应进行定期的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侵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合理管理:苜蓿草的管理应合理,保持土壤湿润、松软,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拓展百科知识

1.苜蓿草的品种:目前,国内常见的苜蓿草品种有中华苜蓿、紫花苜蓿、荷兰苜蓿等。

2.苜蓿草的利用:苜蓿草不仅可作为畜牧业的饲料,还可用于制作草席、草编等生活用品。

参考来源

1.《草业植物生产技术》

2.《苜蓿草栽培技术手册》

3.《草地生态与管理》

相关问答拓展:

1、苜蓿带根几月份移栽能活?

苜蓿草一般在春季比较适合种植,时间大概是3月份左右,一般最晚要在5月份种植好,它采用的种植方式一般是种子播种。南北方适合种植苜蓿草的时间是没有差别的,一般都是在每年的春季3月份前后种植。

2、紫花苜蓿种植时间?

春、夏、秋

紫花苜蓿草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种植,但是以春、秋季节栽培为好。由于紫花苜蓿草的种子在地温达到5—7℃就可以发芽,可以在早春解冻后抢墒播种,当年可以收牧草1—2次。如果春季墒情不好可以进行夏季播种,夏季地温高,苜蓿幼苗生长比较旺盛。风沙大的地区最好在夏季播种,这样可以避免沙土掩埋影响出苗。北方地区播种不能晚于7月中旬,以免影响苜蓿越冬,南方气温高的地区在处暑后进行播种。

3、在湖南能不能种植苜蓿草?

苜蓿草在湖南是可以种植,苜蓿草不挑剔环境的作物。湖南无霜时期长达260_310天,无霸期越长,适合生长的作物就越多。

4、你好我是内蒙人市,听你说内蒙种植紫花苜蓿有补贴真的?

是的,在内蒙古种苜蓿是有补贴的,全国性的补贴是要求3000亩以上集中连片,每亩补助600元。自治区的补贴以前是要求1000亩以上,现在根据当地政策吧。

5、2024苜蓿种植补贴?

答案是:2024苜蓿种植补贴如下:

(1)补助标准及规模。对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苜蓿种植基地,按照每亩6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2)补助方式。项目立项后,县级财政部门预拨50%的补助资金;项目验收合格,县级财政部门再根据畜牧部门提供的书面验收结果,拨付剩余50%的补助资金;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后拨付剩余50%的补助资金;整改不合格的,由财政部门会同畜牧部门追回预先拨付的50%补助资金。

拓展好文:苜蓿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苜蓿又称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牧草,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茎叶繁茂,适应性较强,能普遍生长于各种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分布很广。

  苜蓿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其适应性也较强,种植后可以起到保护水土、防沙固沙、护坡以及绿化山区的作用,除此之外将它种植在盐碱地和贫瘠的土地上还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苜蓿草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它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其适应性较强,在PH值为5.5-9的土壤中都可以种植。但是对生态坏境也有一定的要求。

  对温度的反应:苜蓿在低温胁迫下的抗寒性主要表现为抗冻性,在零下低温使组织结冰,造成细胞脱水和受损伤而引起的冻害。苜蓿为温带植物,具有一定的抗寒性,但是呢,它的抗寒性远不及黄花苜蓿,也不及苜蓿与黄花苜蓿杂交而形成的杂花苜蓿。苜蓿不同品种及生态型,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阶段,抗寒性也有差异。

  在苗期的时候抗寒性最差,只能耐-6~-7℃的低温;成株后抗寒性强。同一植株通常根颈抗寒性最强,根部中等,叶最差。在一年中冬、春零下低温是决定植株存活的关键时期,抗寒性表现为越冬性。苜蓿的抗寒性除了决定本身生理生化和遗传特性外,在田间还受冬、春温度下降和上升速度、土壤含水量、光周期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它在高温胁迫下又使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失去平衡,特别是夜间高温使呼吸作用超过光合作物,致使苜蓿植株长期饥饿而死亡。对忍受高温的耐热性主要表现为越夏的植株存活率。温度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植株存活越困难,越夏率越低。

  (2)对水分的反应:在饲用作物中,苜蓿是一种生产能力很高的中生植物,蒸腾作用强,耗水量大,要求充足的水分条件。苜蓿也有较强的抗旱性,这主要与苜蓿具有适应水分亏缺的形态解剖特征有关。苜蓿具有发达的根系和入土很深的主根。据观察在半干旱地区,播种第三年的主根长达3m,第五年主根可深入土层达7m,而且侧根粗壮而稠密。在干旱胁迫下,苜蓿根系可从土层中,特别是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保证和维持其生长发育,植株不致萎蔫和死亡,获得较高的产草量。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不同,使不同的苜蓿种之间,其抗旱性有差异。

  苜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在水分过量的胁迫下,土壤中缺氧,根系呼吸减弱,浸泡时间过长也会使根系窒息而腐烂,以至死亡,导致涝害,使生产能力下降。

  对土壤条件的反应:苜蓿对土壤条件的选择不十分严格,适应性较强,除重黏土和极瘠薄的沙土,以及强酸和强碱的土壤外,都能正常生长。在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上,苜蓿耐碱而不耐酸,在pH值7~9的碱性土壤生长良好,而在pH值6.5以下的酸性土壤生长受到影响,根瘤难以形成。当pH值在5.0以下时,就必须施石灰,才能正常生长。其最适宜在pH值7~7.5的中生或微碱性土壤上生长。在对土壤盐分的反应上,苜蓿属于中等耐盐牧草,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苜蓿在幼苗阶段不耐阴,低光照不利于幼苗叶绿素形成,影响光合作用,使幼苗生长细弱;高光照有利于茎的生长。苜蓿为长日照植物,在生殖阶段对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反应敏感,光照强度低影响种子产量,日照短使苜蓿不能结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