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马铃薯培养基配方

2024-01-0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89 次
马铃薯培养基配方

  此篇内容会给农资从业者们分析一下“马铃薯培养基配方”的内容进行讲授,但愿对各位农资人们有几许帮助,欢迎大家收藏本站!

  土豆培养基配方:土豆200克,葡萄糖20克,蛋白质3克,酵母膏1克,磷酸二氢钾0.5克,硫酸镁1克,琼脂粉20克,水1000毫米,先将土豆煮熟,用四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再加入其他药物,溶解后加水至1000毫升,最后加入琼脂粉搅拌至完全融化,放入试管,用高压灭菌灭菌。


好文探索:PDA培养基的配制


  同一种菌类培养基的配方虽然有多种多样,但必须含有各种菌丝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和适宜的酸碱度。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作为各类母种的培养基最为普遍,菌丝都能正常生长。

  现将常用的培养基配方和配制方法举例介绍。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

  2、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培养基)。

  以上两种培养基广泛应用于各种菇、耳、猴头类食用菌的培养。

  其具体制作方法是:将200g马铃薯去皮,去芽眼,切成小条放入铝锅中,加入1000mL水,煮沸20~30分钟左右至马铃薯软而不烂时,用6~8层纱布过滤,取滤汁于锅中,补水至1000mL,加入琼脂熔化,再加入糖搅拌均匀,趁热分装于试管中。


精选问答:


  1、酵母菌培养液最佳配方?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因为配方会因为酵母菌种类、生长阶段、发酵条件、所需产品等因素而不同。在选择配方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条件进行实验、探索,最终得出适合自己生产的配方。酵母菌在工业、食品、医药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于酵母菌的培养、繁殖等技术也非常重要。除了合适的培养液配方,温度、pH值、氧气传输速率等因素也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发酵,需要在实验中仔细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2、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步骤?

  1、培养基配方的选定

  同一种培养基的配方在不同著作中常会有某些差别。 除所用的是标准方法,应严格按其规定进行配制外,一般均应尽量收集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再依据自己的使用目的,加以选用,记录其。

  2、培养基的制备记录

  每次制备培养基均应有记录,包括培养基名称,配方及其,和各种成份的牌号,最终pH值、消毒的温度和时间制备的日期和制备者等,记录应**一份,原记录保存备查,**记录随制好的培养基一同存放、以防发生混乱。

  3、培养基成分的称取

  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必须精确称取并要注意防止错乱,最好一次完成,不要中断。可将配方置于傍侧,每称完一种成分即在配方面军做出记号,并将所需称取的药品一次取齐,置于左侧,每种称取完毕后,即移放于右侧。完全称取完毕后,还应进行一次检查。

  4、培养基各成份的混合和溶化

  培养基所用化学药品均应是化学纯的。使用的蒸煮锅不得为铜锅或铁锅,以防有微量铜或铁混入培养基中,使细菌不易生长。最好使用不锈钢莴加热溶化,可放入大烧杯或大烧瓶中置高压蒸汽灭菌器或流动蒸汽消毒器中蒸煮溶化。在锅中溶化时、可先用温水加热并随时扰动、以防焦化、如发现有焦化现象、该培养基即不能使用,应重新制备。待大部分固体成分溶化后,再用较小火力使所有成分完全溶化,迄至煮沸。如为琼脂溶化,用另一部分水溶化其它成分,然后将两溶液充分混合。在加热溶化过程中,因蒸发而丢失的水分,最后必须加以补足。

  5、培养基pH的初步调正

  因培养基在加热消毒过程中、pH会有所变化,培养基各成分完全溶解后,应进行PH的初步调正。例如,牛肉浸液约可降低pH0.2,而肠浸液pH却会有显著的升高。 对这个步骤,操作者应随时注意探索经验、以期能掌握培养基的最终PH,保证培养基的质量。PH调整后,还应将培养基煮沸数分钟,以利培养基沉淀物的析出。

  6、培养基的过滤澄清

  液体培养基必须绝对澄清,琼脂培养基也应透明无显著沉淀,因此 ,须要采用过滤或其它澄清方法以达到此项要求。一般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法,滤纸应折叠成折扇或漏斗形,以避免因液压不均匀而引起滤纸破裂。

  琼脂培养基可用清洁的白色薄绒布趁热过滤。亦可用中间夹有薄层吸水棉的双层纱布过滤。新制肉、肝、血和土豆等浸液时、则须先用绒布将碎渣滤去,再用滤纸反复过滤。如过滤法不能达到澄清要求、则须用蛋清澄清法。即将冷却至55~60°C的培养基放入大的三角烧瓶内,装入量不得超过烧瓶容量的1/2,每1000ml培养基加入1~2个鸡蛋的蛋白,强力振摇3~5分钟,置高压蒸汽灭菌器中、121°C加热20分钟、取出趁热以绒布过滤即可。

  7、培养基的分装

  培养基的分装,应按使用的目的和要求,分装于试管、烧瓶等适当容器内。分装量不得超过容器装盛量的2/3。容器口可用垫有防湿纸的棉塞封堵,其外还须用防水纸包扎(现试管一般多有用螺旋盖者)。分装时最好能使用半自动或电动的定量分装器。分装琼脂斜面培养基时,分装量应以能形成2/3底层和1/3斜面的量为洽当。分装容器应预先清洗干净并经干烤消毒,以利于培养基的彻底灭菌。每批培养基应另外分装20ml培养基于一小玻璃瓶中,随该批培养基同时灭菌,以为测定该批培养基最终pH之用。

  8、培养基的灭菌

  一般培养基可采用121°C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的方法。在各种培养基制备方法中,如无特殊规定,即可用此法灭菌。

  某些畏热成分,如糖类,应另行配成20%或更高的浓液,以过滤或间歇灭菌法消毒,以后再用技术、定量加于培养基。明胶培养基亦应用较低温度灭菌。**、**和抗生素等则应以技术抽取和加入于经冷却约50°C左右的培养基中。

  琼脂斜面培养基应在灭菌后立即取出,冷至55℃-60℃时,摆置成适当斜面,待其自然凝固。

  9、培养基的质量测试

  每批培养基制备好以后,应仔细检查一遍,如发现破裂、水分浸入、色泽异常、棉塞被培养基沾染等、均应挑出弃去。并测定其最终pH。

  将全部培养基放入36±1°C恒温箱培养**,如发现有菌生长,即弃去。

  用有关的接种1~2管或瓶培养基,培养24~48小时,如无菌生长或生长不好。应追查原因并重复接种一次,如结果仍同前,则该批培养基即应弃去,不能使用。

  10、培养基的保存

  培养基应存放于冷暗处,最好能放于普通冰箱内。放置时间不宜超过一周,倾注的不宜超过3天。每批培养基均必须附有该批培养基制备记录副页或明显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