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锈病能引起玉米秃尖吗 锈病对玉米的影响

2024-06-0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422 次
锈病能引起玉米秃尖吗 锈病对玉米的影响

锈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比较严重的病害之一,会导致玉米叶片出现黄斑、枯死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玉米秃尖。锈病并不是唯一能引起玉米秃尖的原因,还有其他因素如土壤质量、气候等也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锈病对玉米的影响

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影响玉米的叶片和穗部。锈病感染后,玉米叶片会出现黄斑、枯死等症状,穗部也会受到影响,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如果锈病严重,还会引起玉米秃尖,影响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如何预防和治疗锈病

预防和治疗锈病的关键在于加强玉米的管理和保护。首先要选择抗锈性强的品种,其次要注意保持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病害植株,避免病害扩散。在发现锈病后,可以使用农药进行治疗,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其他影响玉米生长的因素

除了锈病,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如土壤质量、气候等。土壤质量差、缺乏养分和水分等都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气候方面则需要注意温度、湿度等因素,不同的气候条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锈病能引起玉米秃尖吗?

锈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病害,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引起玉米秃尖。锈病并不是唯一能引起玉米秃尖的原因,还有其他因素如土壤质量、气候等也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如何避免玉米秃尖?

避免玉米秃尖的关键在于加强玉米的管理和保护。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其次要注意保持田间卫生,保持土壤质量和养分供应,加强农田管理和保护,及时发现和治疗病害,避免病害扩散和影响产量。

玉米秃尖对产量的影响

玉米秃尖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症状,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玉米秃尖会导致玉米的穗部变短,产量下降,同时还会影响玉米的质量和口感。

如何提高玉米产量?

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在于加强玉米的管理和保护。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其次要注意保持田间卫生,保持土壤质量和养分供应,加强农田管理和保护,及时发现和治疗病害,避免病害扩散和影响产量。另外,还可以采用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技术,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如何判断玉米生长是否正常?

判断玉米生长是否正常需要根据玉米的生长特点和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从叶片形态、颜色和大小、茎干粗细等方面进行观察,同时还要注意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如果发现玉米生长异常,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保护。

玉米生长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玉米生长期需要注意保持田间卫生、合理施肥和灌溉、防治病害和虫害等问题。同时还要注意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保障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

相关拓展:

问:锈病对玉米的影响

锈病会影响玉米的生产,锈病主要侵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会危害玉米苞叶和叶鞘,发病后,叶片被橘***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所覆盖,导致叶片干枯死亡、失去光合作用、籽粒不饱满,植株早衰、导致玉米减产,更严重时,可造成叶片从受害部位折断,全株干枯。
玉米锈病的介绍
玉米锈病是由玉米柄锈菌引起、发生在玉米的病害,在中国的主要发生区域为北方夏玉米种植区,在华东、华南、西南等南方各省也有发生,但一般对生产影响有限。
玉米柄锈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温度范围15~35℃,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30℃裂银凳源,相对湿度95%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穗到采收中后期。
玉米柄锈菌以冬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入春后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冬肆粗宴孢子即可萌发并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到寄主作物,由叶面气孔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

问:玉米发生的病害有哪些?

由于近年来的春旱秋涝和病菌残留处理不当,造成了绝大部分地区玉米瘤黑粉病大发生。据农技人员在三个乡镇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在20%~60%,病株率为30%~50%,严重的地块高达70%~80%,造成了玉米的大量减产,因而挫伤了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同时引起了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下将对其发生原因加以分析并介绍相应的防治对策以减轻病菌为害。
(1)发生原因
①头年玉米收获后,冬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镇歼郑,冬春干燥冬孢子不易萌发,也不易失去火力而死亡。夏季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越冬的孢子萌发发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落到玉米幼嫩组织,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很快萌发侵入玉米幼嫩组织的表皮内产生病瘤,所以前旱后湿以及高温的气候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冬春及初夏干旱少雨有利于黑粉病病菌冬孢子存活,并且不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长;后期降水偏多,为黑粉病病菌孢子的萌发、侵染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②玉米瘤黑粉病病菌孢子对不良环境的忍耐力较强,干燥的冬孢子在室内可存活4年之久。近年来肇源县玉米的大面积种植及连作,加上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中病菌逐年积累,致使玉米瘤黑粉病的初次侵染源增多。这是该病发生较多的首要原因。
③由于吉单180品种的多年种植,导致该品种种性退化,抗逆性降低,是玉米瘤黑粉病发生较重的又一原因。
④由于农民对常年堆放在村庄路边的玉米秸秆不进行处理,有的农民甚至将病菌黑孢子随便丢到田间地头,致使其带菌冬孢子随风传播到附近田块,形成再侵染,故而村庄路旁的玉米田块发病较重。
⑤山地及土壤贫瘠、干旱的田块玉米抽雄前后不能及时灌水施肥造成玉米生理干旱,膨压降低,抗病力下降,如遇微雨多雾天气,就会严重发病。
(2)防治对策
①轮作倒茬:玉米瘤黑粉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所以,进行大面积的轮作倒茬是防治该病的首要措施,尤其是重病区至少要实行3~4年的轮作倒茬。
②选种抗病品种:逐渐更换高感品种吉单180。
③消改档灭病菌来源:越冬期御颂间注意铲除病株,及时销毁并应在春播前处理完毕;秸秆用做肥料时要充分腐熟;田间遗留的病残组织应及时深埋。
④种子处理:可以使用0.2%硫酸铅或三效灵克菌丹等拌种,以消灭种子所带来病菌,同时还可以促进幼苗生产,提高能力。
⑤加强田管理:及时灌水,合理追肥,合理密植,增加光照,增强玉米抗逆性。

问:耐高温抗锈病抗倒伏的玉米品种有哪些?

耐高温抗锈病的玉米品种有隆创310,汉单777等。隆创310是由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在2024年通过国家东华北和黄淮海两大玉米主产区审定,该品种的种子拱土能力强,出苗整齐株型紧凑,黄淮海地区夏播平均株高264cm。

耐高温玉米品种的优点

嘉禧100是由河南嘉禧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黄淮海夏播全生育期为102天,是一个中国早熟的玉米新品种,夏播平均株高270cm穗位高97cm,成株叶片数20片左右,该品种是一个高产大穗型的玉米新品种,一般平均亩产量为1500斤,最高亩产可达2000斤。

汉单777是由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在2024年通过了国家西南地区的审定,安徽省的审定以及山东省引种备案,该品种株型呈半紧凑,平均株高为253cm,穗位高97cm,该品种矮秆抗倒耐高温不秃尖抗锈病。

问:玉米品种高抗和多抗有什么区别?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们国家种植历史悠久。在生产技术不发达的一百年前,农民种植玉米多是原种播种。原种玉米种子茎杆高大,穗小,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差,生长期也较长,亩产量基本都在几百斤左右,很难破千。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生物技术在农业上应用更加广泛,玉米杂交培育技术屡屡攻克难关,优质品种玉米脱颖而出,玉米产量也突飞猛进,普通农民种植玉米,亩产突破1000斤,也不是什么难事。

近几年来,玉米人工培育技术日新月异,随着一批批高产杂交玉米闻世,亩产量在2000斤以上的新品种玉米也有逐渐浮现在农民的眼前。在这里,有不少农民心中有个疑问,玉米亩产量达2400斤,是不埋桐是天方夜谭呢?没错这种玉米不是吹出来的,是实打实的种植出来的。比如在河北沧州、山西、河南等地,有不少农业种植大户己获得了丰收的喜悦。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种新品种玉米为何能够亩产量达到2400斤。目前市面上高产玉米种子主要有金冲1号、良玉99、东单1331、盛玉367等。

综合比较,新品种高产玉米具有以下1几个优点:
一,适应植环境能力强

玉米适应能力强,喜温,必须达到一定的有效积温才能完全成熟。高产新品种玉米在环境适应能力方面更强,特是耐旱能力超强。在西北缺少水源的旱地里种植,能抵抗20天以上的无雨天气。

二,种植密度高

普通玉米亩产一千斤左右,种植密度每亩在3000株左右。亩产2400斤的玉米,种植密度可以达到每亩地种植5500株。株数多,又能正常生长发育,这就说明高产存在的可能性高。

三,高产玉米穗大、颗粒饱满

新品种玉米春播生长期不超过130天,夏播不超过100天,有效积温达到2700度便可以成熟。玉米全株高2.7米,结穗位置在1米~1.1米之间。玉米根系入土深,扎的牢固。玉米穗长达25厘米,穗行数在20行左右,穗直径5~7厘米。玉米芯浅红色,籽粒饱满呈金***,千粒重达420克以上。

四,高产玉整体抗性高

新品种玉米具有少生病虫害的特点,对根茎腐烂病、黑穗病、花叶病、锈病的抗病能力强。玉米穗口包的严实,无秃尖,不生蚜虫和玉米螟虫。抗旱、抗风能力强,种植虽密,基本上不会清笑倒伏。青秸秆成弯正坦熟,籽粒易脱落,适合机械收获。

综上,亩产达到2400斤玉米品种与普通玉米相比,具有高密度种植,穗大、颗粒饱满,成熟早、易收获,高抗、多抗的特点。所以,这种玉米才能取得高产。但是现在这种玉米还正在试验田种植阶段,还未大规模推广种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农民种植玉米,采用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后,在产量上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种植效益也将会翻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