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 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防治特效药

2024-06-0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087 次
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 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防治特效药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然而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给玉米的种植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威胁。这种病害是由玉米弯孢菌引起的,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其主要症状是在玉米叶片上形成***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点会变成红色,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和脱落,从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的危害

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降低玉米的产量;

2.降低玉米的品质,如口感、营养等;

3.会导致玉米叶片枯萎和脱落,影响玉米的观赏价值;

4.病害严重时,会导致玉米整体死亡。

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的防治措施

针对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

2.合理施肥,保证玉米的生长健康;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残体和杂草;

4.合理使用农药,选择安全、高效的农药,遵循使用规范。

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相关问题


问题一:

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如何传播?

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土壤和其他介质传播。

问题二:

如何鉴定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

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的鉴定主要通过症状鉴定和病原学鉴定。症状鉴定主要通过观察玉米叶片上的病斑和叶片枯萎情况,病原学鉴定则需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问题三:

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的发病期是什么时候?

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的发病期主要集中在玉米生长期中后期,一般在7月至8月份。

问题四:

如何进行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的综合治理?

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的综合治理主要包括疫病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具体措施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田间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问题五:

如何预防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的发生?

预防玉米弯孢菌南方锈病的发生,需要从田间管理、种植品种、施肥和农药使用等方面入手,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使用农药。

相关拓展:

问:抗南方锈病的玉米品种有哪些,附南方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案

抗南方锈病的玉米品种有隆创310、汉单777、嘉禧100、陕科6号、祺华703、连玉16。1、隆创310:该品灶衫李种的种子拱土能力非常强,出苗比较整齐,株型紧凑,黄淮海地区夏播平均株高264cm,穗位高96cm,成株叶片数为19-20片。2、汉单777: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株高为253cm,穗位高97cm。

一、抗南方锈病的玉米品种有哪些

1、隆创310

(1)隆创310是由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在2024年通过国家东华北和黄淮海两大玉米主产区审定。

(2)该品种的种子拱土能力强,出苗整齐,株型紧凑,黄淮海地区夏播平均株高264cm,穗位高96cm,成株叶片数为19-20片。

(3)果穗呈筒型,穗长17.6-19.7cm,穗行数为14-16行,穗粗4.9cm,穗轴呈红色,籽粒为***、半马齿,百粒重36.9克。

(4)根据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茎腐病、穗腐病、南方锈病,夏播一般平均亩产为1349斤,最高亩产量为2024斤,是一个稳产高产的玉米新品种。

2、汉单777

(1)汉单777是由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在2024年通过了国家西南地区的审定,安徽省的审定以及山东省引种备案。

(2)该品种株型呈半紧凑,平均株高为253cm,穗位高97cm。

(3)果穗筒型,穗长17.6cm,穗行数16-18行,穗轴呈红色,籽粒呈***、半马齿型,每亩适宜种植密度为4000株左右。

(4)该品种矮秆抗倒,耐高温,不秃尖,抗锈病,抗大小斑以及青枯病,夏播一般平均亩产量为1600斤。

3、嘉禧100

(1)嘉禧100是由河南嘉禧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黄淮海夏播全生育期为102.0天,是一个中国早熟的玉米新品种。

(2)夏播平均株高270cm,穗位高97cm,成株叶片数20片左右。

(3)果塌答穗呈筒型,平均穗长18.4cm、穗粗4.7cm,穗行数14-16行,穗轴呈红色,籽粒***、半马齿,百粒重34.2克。

(4)接种鉴定,该品种抗小斑病、南方锈病,中抗茎腐病、穗腐病,感瘤黑粉病,高感弯孢叶斑病、粗缩病。

(5)该品种是一个高产大穗型的玉米新品种,一般平均亩产量为1500斤,最高亩产可达2000斤。

4、陕科6号

(1)陕科6号是由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夏播全生育期为96-101天。

(2)该品种株型呈半紧凑状,株高240-258cm,穗位高87-92cm,成株叶片数19-20片

(3)果穗呈筒形,穗长16.8-18.9cm,穗粗4.9-5.1cm,穗行数16-18行,穗轴呈白色,籽粒呈***、马齿型,千粒重为341克。

(4)经人工接种鉴定,抗茎腐病、瘤黑粉病、穗腐病、锈病,中抗小斑病等多种病害,具有抗病、抗倒、抗逆等抗逆性强、耐密性好、出籽率高、容重高、优质、高产、广适等优良特性。

(5)一般平均亩产量为1600斤,最高亩产可达1800斤。

5、祺华703

(1)祺华703在2024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地区审定,株型呈紧凑状,株高279cm,穗位高109cm,成株叶片数为20片左右,高抗倒伏。

(2)果穗呈筒型,平均穗长为20.5cm,最长可达30cm,穗粗4.7-5.2cm,穗行数14-16行。

(3)经人工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穗腐病、南方锈病等病害,一般平均亩产量为1358斤,最高亩产可达1880斤。

6、连玉16

(1)连玉16的幼苗叶鞘呈浅紫色,穗下叶片较宽而上冲,穗上叶片较窄上冲。

(2)株高为310cm左右,穗位144cm左右,雄穗分枝19-21个,花药呈黄绿色,花丝呈黄绿色。

(3)果穗呈筒形,穗长21.5cm,穗行数16行左右,***度2.4cm。

(4)穗轴为白色,籽粒为***,半马齿型,千粒重为341g左右,出籽率80.4%。

二、南方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案

1、症状

(1)病叶上一般会产生夏孢子堆,在叶片正面比较多,叶背面极少,稠密着生,颜色从金***到橙色,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隐迟。发病初期是***状隆起,表皮破裂后就会散出金***到橙色粉状即夏孢子。严重时,叶片上会布满孢子堆,导致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甚至全株干枯。

(2)玉米南方锈病夏孢子堆的颜色为橘黄,病原菌侵染后,会在叶片上初生褪绿小斑点,而且还会很快发展为黄褐色突起的疱斑,即病原菌夏孢子堆。南方锈病和普通锈病不同的症状是它的夏孢子堆生于叶片正面,数量多,分布密集,很少生于叶片背面。即使叶背会出现少量夏孢子堆,但仅分布于中脉及其附近。

2、防治

(1)一定要科学合理安排鲜食玉米的播期,避开或推迟南方锈病的高发期,这样就能减轻南方锈病发病程度及危害。根据调查,春播鲜食玉米基本上不发南方锈病或者发病很轻,可以不防治。夏播玉米如果在7月25日以前播种,就会导致南方锈病发生重,在7月底到8月上旬播种,南方锈病的发生就会比较轻。

(2)一定要加强栽培管理,创造有利于玉米生长但不利于南方锈病发生的生态环境。种植鲜食玉米是一定要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地势较高的地块,沟行布局必须要合理,易通风、采光。

(3)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在植株发病初期可以喷施20%三唑酮EC1500倍稀释液,或43%戊唑醇SC2000倍稀释液,或10%苯醚甲环唑WG2000倍稀释液防治,每隔10天左右喷施1次,交替施用,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效。

问:玉米常见病害有哪些图片,玉米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常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弯孢叶斑病、褐斑病、南方锈病、纹枯病、茎腐病、丝黑穗病、穗腐病和瘤黑粉。其中玉米大斑病又称条纹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是玉米的主要叶部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危害较重。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部。
玉扮友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目前发生普遍而又严重的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纹枯病、弯孢霉叶斑病、茎基腐病、丝黑穗病等。
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纹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是玉米的主要叶部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危害较重。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但也有从中上部叶片发病的情况。
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部,但茎部和果穗的苞叶、子粒也可被害。
叶片病斑小而多,初为褐色水渍状小点,扩大后成椭圆形或长方形约0.5厘米的病斑,边缘有紫色或红色晕纹圈。
叶鞘和和果穗苞叶上的病斑一般表现为纺锤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边缘紫黑色或不明显,病部往往密生一层灰黑色的霉状物,有时引起果穗腐烂或***掉落,种子发黑。
弯孢叶斑病
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是继玉米大、小办秉之后的又一种新的叶部病害,在我国各主要玉米产区普遍发生。
褐斑病
一是提前预防。在玉米4~5片叶期,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二是及时防治。
黄准海夏王米区在7月中旬、第一次降雨之后及使用三唑酮、甲基硫菌灵、烯唑醇等喷雾防治,整株施药。
玉米发病时,也可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或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12.5%禾果利号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类叶面肥,促进玉米健壮,洞缺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
南方锈病
锈病主要侵害叶片,严重时果穗苞叶和雄花上也可发生。植株中上部叶片发病重。
最初在叶片正面散生或聚生不明显的淡***小点,以后突起,并扩展为圆形至长圆形,黄褐色或褐色,周围表皮翻起,散出铁锈色粉末。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
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也可危害茎秆,严重时引起果穗受害。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展合成不规则或云纹状大病斑。
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由下向上每那眼扩展。穗苞叶发病也产生同样的云纹状斑。果穗发病后***,子粒细扁或变褐腐烂。
严重时根茎部组织变为灰白色,次生根黄褐色或腐烂。多雨、高湿持续时间长时,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菌丝进一步聚集成多个菌丝团,形成小菌核。
茎腐病
一是药剂拌种,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150g,对水适量,拌种50Kg,或采取种子包衣可有效减轻茎腐病的发生。
二是在发病初期喷根茎,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酸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d喷1次,连治2-3次。
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是我国春玉米区重要病害。主要侵害玉米雌穗和雄穗。多在出穗后显症,但有些自交系在苗期显症,在4-5叶上生1-4条黄白条纹。
雌穗发病较健穗短,下部膨大顶部较尖,整个果穗变成一团黑褐色粉末和很多散乱的黑色丝状物;有的增生,变成绿色枝状物;有的苞叶变狭小,簇生畸形,黑粉极少,分蘖增多。
穗腐病
玉米腐穗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又称玉米穗粒腐病,属世界性病害。一般品种发病率为5%-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达50%左右,造成严重损失。
从果穗顶端或基部开始发病,大片或整个果穗腐烂,病粒皱缩、无光泽、不饱满纳巧,有时子粒间有粉红色或灰白色菌丝体产生,其上密生红色粉状物,病粒易破碎。
果穗病部苞叶长被密集的菌丝贯穿,粘贴在一起贴在果穗上不易剥离。
瘤黑粉
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的0.2%拌种,或用20%粉锈宁乳剂200ml拌种50kg,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0.5%-0.7%拌种。
在玉米抽雄前喷50%的多菌灵或5%福美双。防治1-2次,可有效减轻病害。由于玉米瘤黑粉病初侵染时间长,而药剂残效,以玉米生育期间喷药防治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问:玉米十叶以后有的叶子上有像锈一样的东西是什么病

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病原称玉米柄锈,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夏孢子堆黄褐色。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亚球状,具细刺。
症状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长形至卵形褐色小脓疤,后小疱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物,即病菌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抱子。

病原PucciniasorghiSchw.称玉米柄锈,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夏孢子堆黄褐色。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亚球状,具细刺。大小24—32×20—28(um),壁厚1.5—2um,有4个芽孔。冬孢子***露时黑褐色,椭圆形至棍棒形,大小28—53×13—25(um),端圆,分隔处稍缢缩,柄浅褐色,与孢子等长或略长。性子器生在叶两面。
子器生在叶背,杯形。锈孢子椭圆形至亚球形,大小18—26×13—19(um),具细瘤,寄生在酢浆草上
。据报道P.PolysoraUn***rw.称多堆柄锈菌,引起南方锈病,主要在台湾和海南岛发生。

此外Physopellazeae(Mams)CumininsRamachar能引起热带型玉米锈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我国发生的普通型、南方型玉米锈病在南方以夏孢子辗转传播、蔓延,不存在越冬问题。北方则较复杂,菌源来自病残体或来自南方的夏孢子及转主寄主一酐浆草,成为该病初侵染源。田间叶片染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蔓延扩展。生产上早熟品种易发病。高温多湿或连阴雨、偏施氮肥发病重。烟台14号、农大60号、黄早四、5003不抗病。

问:在12℃-20℃条件下,玉米南方锈病夏孢子在风干老叶上的存活时间为()天。

D

问:[单选]玉米南方锈病夏孢子在新鲜叶片上的存活时间为()天。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