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养殖技术,养虫养殖技术?
黄粉虫养殖技术,养虫养殖技术?
一、黄粉虫生长规律
黄粉虫是一种小型昆虫,幼虫期大约为25天左右,成虫期为10-15天。黄粉虫的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强,生命力顽强。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黄粉虫的存活率可达90%以上。黄粉虫的繁殖力也非常强,一只雌虫可产下数千只卵。
二、黄粉虫饲养技巧
1.饲料的选择
黄粉虫是以蜂蜜和花粉为食的,因此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优质的饲料。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蜂蜜和花粉混合的方式,按照5:1的比例进行搭配。也可以使用其他蜜源代替蜂蜜,例如蔗糖、蜜枣等。
2.养殖环境的控制
黄粉虫适宜的养殖环境温度为20-30℃,湿度为60-70%。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养殖房间的温度和湿度,并保持适宜的通风。黄粉虫对光照的要求并不高,一般情况下,在室内养殖即可。
3.养殖用具的消毒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对养殖用具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以防**的传播。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热水或药物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
三、黄粉虫**防治
1.黄粉虫霉病
症状:黄粉虫体表出现白色或灰色霉斑,虫体活动能力下降。
防治:保持养殖环境通风、干燥,避免虫体过度潮湿。可使用10%氧化亚铜喷洒或添加适量的食醋。
2.黄粉虫脱皮病
症状:黄粉虫虫体变色,腹部变黑,虫体变软,无**常脱皮。
防治:保持养殖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养殖密度过大。可添加适量维生素E或喷洒5%的红霉素溶液。
3.黄粉虫菌病
症状:黄粉虫虫体表现出发黄、发黑、水肿等症状,虫体死亡率高。
防治:保持养殖环境干燥、通风,并加强养殖用具的消毒。可添加适量的蒜汁或者喷洒10%的硫酸铜溶液。
四、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问题1:黄粉虫养殖的收益如何?
黄粉虫养殖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制品养殖方式,其收益相对较高。根据市场行情,黄粉虫的价格在每千克50-100元之间,而黄粉虫的生长周期较短,每年可以养殖2-3轮,因此收益较为可观。
问题2:黄粉虫养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黄粉虫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饲料的选择和配比;
2.养殖环境的控制;
3.养殖用具的消毒;
4.**的防治。
问题3:养殖密度对黄粉虫生长的影响如何?
黄粉虫的生长速度和养殖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适宜的养殖密度可以促进黄粉虫的生长和繁殖,但是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影响黄粉虫的生长质量,甚至引发**。一般情况下,黄粉虫的养殖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50只左右。
五、黄粉虫养殖技术,养虫养殖技术?相关知识
黄粉虫
黄粉虫是一种小型昆虫,体长约3-5毫米,外形类似于蝉。黄粉虫是一种有益昆虫,可以用于生产蚕丝、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产品。黄粉虫的生长周期较短,繁殖力强,适应性强。
农药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业害虫、杂草、病害和保护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农药的使用需要注意剂量、使用方法和使用时间等问题,以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黄粉虫的生理生态特性及养殖技术[J].中国蚕业,2024(3)。
2.黄粉虫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养殖,2024(2)。
3.农药使用与环境保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4。
释义拓展: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占家智著书籍)
目前我国已经开发了多种多样的养殖方式和养殖模式,为了让全国各地的朋友了解并掌握这些实用技能,编者编写了本书。问答拓展:黄粉虫饲养技术
黄粉虫的养殖技术:温度、水分、光线、饲喂。
1、温度
黄粉虫比较耐寒,特别是幼虫比较耐寒,一般可以在零下十几度能存活,但是一半会进入休眠状态,如果冬季养殖不休眠,就要增温,一般要在20度以上的温度,最适宜养殖温度在12到25度左右。不能耐受太高的温度,到了夏季要注意不能超过35度。
2、水分
养殖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一般要求湿度高一些,不能太低,要求湿润的空气,大概在75%左右。夏季要求湿度会低一些,防治病害,冬季干冬地区要增加湿度,有利于生长。春天阴雨就要降低湿度,干燥就要补充。秋季多风可以补充湿度。
3、光线
生长需要弱光环境,不能直接接受全部日光,不能被太阳光直接照射。不能照灯。在黑暗光照下生活更好。需要一个相对黑暗,而且不向阳的一个地方,可以透一点散射光。
4、饲喂
可以喂食面包糠、玉米渣、大米渣、豆饼之类的粮食加工产品。吃的不用过于讲究,一般的蔬菜都可以喂养,比如白菜、萝卜之类的,喂食倒是不需要每天都喂食,一般几天喂食一次最好,喂食新鲜、干净饲料,一次喂食一个箱子里虫子重量的两倍饲料。
黄粉虫的生活习性
黄粉虫的幼山睁虫喜群集,13℃就活动取食,35℃以上仍能生长,50℃以上就不能生存,幼虫和成虫之间有大咬小的残杀性,缺食时也会相互残杀,幼虫有时也会咬伤蛹。要将同龄扰谈的成虫、蛹、幼虫、卵分别筛出,放在各自的饲养箱中饲养。
幼虫生长过程中,体表颜色先呈白色,第一次蜕皮后呈黄褐色,以后4~6天蜕皮1次,幼虫期蜕皮6次,幼虫50日龄后体长达2~3厘米时化蛹。
在室温20~30℃的情况下,经1周后蜕皮变为成虫,刚羽化的成虫翅呈白色而较薄,2天后变为褐色,喜在夜间活动,爬行速度较快,不喜飞行,羽化1周后便开始产逗李岁卵。
问答拓展:如何养殖黄粉虫?
分类:教育/科学>>科学技术问题描述:
这个问题我到网上去看过了。但都因为网站不够权威,我不敢贸然相信,网站上众说肢枣巧纷纭,使我更感到它的不可靠。
所以我就到这里来问问大家,希望大家传授些知识。请尽量说的详细些,如:筛盘选择、养殖皿等等等等,都需要大家一一列举。
解析:
一)种虫养殖黄粉虫最重要的是有种虫。成龄幼虫、蛹、成虫都可做种虫。饲养到不同虫期,按黄粉虫的养殖技术,认真挑选蛹、成虫,除去病虫,筛好卵,使各虫期同同步繁殖,达到提纯复壮,买到成龄幼虫后,将其放入盛有麦麸的木盘中喂养,添加新鲜菜。认真观察化蛹情况,当盘里,再将筛盘放入盛有饲料的木盘中,待蛹羽化成成虫。如此时也买到蛹,将它与两天内化的蛹放在一起,每0.5公斤蛹放在一个盛有麦麸的筛盘中,再放在盛有饲料的木盘中,编号上架,待其羽化,注意清除死蛹。再如买到成虫,将其放在盛有饲料的筛盘中,每隔7天,将成虫筛出换盘。筛下的饲料中混有卵,放在木盘中,继续孵化,经过细心挑选和饲养的各期虫,都可以做种虫繁殖,不过最好还是用成龄幼虫做种虫为好。
(二)饲料黄粉虫的主要饲料是麦麸子,也可辅以糠麸子等(玉米面过细,不透气,不能做黄粉虫饲料),菜类主要是白菜,萝卜,甘兰等青叶菜都可以。这些饲料可以满足虫体对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水分的需要。为了提纯复壮种群,加快繁殖生长,可在饲料中添加少量葡萄糖粉、鱼粉等。每0.5公斤黄粉虫在一代周期中可吃掉麦麸子1.5公斤,菜3公斤。
(三)设备
1、养殖黄粉虫必须有饲养房饲养房要透光、通风,冬季要有取暖保温。饲养房的大小,可视其养殖黄粉虫的多少而定。一般情况下每20平方米,1间房能养300-500盘。
2、饲养黄粉虫的木盘制作抽屉状木盘为饲养盘,一般是长方形,规格是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8厘米。板厚为1.5厘米,底部用纤维板钉好。筛盘,也是长方形,它要放在木盘中,规格是45厘米35厘米6厘米,板厚为1.5厘米,底部用12目铁筛网用三合板条钉好。制作饲养盘的木料最好是软杂木,而且没有异味。为了防止虫往外爬,要在饲养盘的四框上边贴好塑料胶条。
3、摆放饲养盘木架根据饲养量和饲养盘数的多少,制作木架,用方木将木架连接起来固定好,防止歪斜或倾倒。然后就可以按顺序把饲养盘排放上架。
4、筛盘、筛子用粗细几种铁筛网,12目大孔的可以筛虫卵。30目中孔的可以筛虫粪。60目的小孔筛网,可筛1-2龄幼虫。
5、饲养房内部要求温度冬夏都要保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低于10摄氏度以下虫不食也不生长,超过30摄氏度以上虫体发热会烧死。湿度要保持在60-70%之间,地面不宜过湿,冬季要取暖,如冬季不养可自然越冬。夏季要通风。室内备有温度计、湿度计。
二、养殖的技术
按各虫期顺序分别叙述。
(一)成虫期蛹羽化成虫的过程大约3-7天,头、胸、足、翅先羽出,腹、尾后羽出。因为是同步挑蛹羽化,所以几天内可全部完成羽化,刚羽化的成虫很稚嫩,不大活动,约5天后体色变深,鞘翅变硬。雄雌成虫岩段群集交尾时一般都在暗处,交尾时间较长,产卵时雌虫尾部插在筛孔中产出,这个时期最好不要随意搅动。发现筛盘底部附着一层卵粒时,就可以换盘。这时将成虫筛卵后放在盛有饲料的另一盘中,拨出死虫。5-7天换一次卵盘。成虫存活期在50天左右,产卵期历键的成虫需要大量的营养和水分,所以必须及时添加麦麸子和菜,也可增加点鱼粉。若营养不足,成虫间会互相咬杀,造成损失。
(二)卵期成虫产卵在盛有饲料的木盘中,将换下盛卵的木盘上架,即可自然孵化出幼虫,要注意观察,不宜翻动,防止损伤卵粒或伤害正在孵化中的幼虫。当饲料表层出现幼虫皮时,1龄虫已经诞生了。
(三)幼虫期卵孵化到幼虫,化蛹前这段时间称为幼虫期,而各龄幼虫都是中国林蛙最好饲料。
成虫产卵的盘,孵化7-9天后,待虫体蜕皮体长达0.5厘米以上时,再添加麦麸子和鲜菜。每个木盘中放幼虫1公斤,密度不宜过大,防止因饲料不足,虫体活动挤压而相互咬杀,要随着幼虫的逐渐长大,及时分盘。
麦麸子是幼虫的主要饲料,同时也是栖身之地。因此饲料要保持自然温度。在正常情况下,当温度较高时,幼虫多在饲料表层活动,温度较低时,则钻进下层栖身。木盘中饲料的厚度在5厘米以内,当饲料逐渐减少时,再用筛子筛掉虫粪,添加新饲料。1-2龄幼虫筛粪,要选用60目筛网,防止幼虫从筛孔漏掉。要先准备好盛放新饲料的木盘,边筛边将筛好的净幼虫放入木盘上架。
黄粉虫幼虫生长要突破外皮(脱皮),经过一次次蜕皮才能长大。幼虫期要蜕7次皮,每蜕一次皮,虫体长大,幼虫长1龄。平均9天蜕一次皮。幼虫蜕皮时,表皮先从胸背缝裂开,头、胸、足部,然后腹、尾渐渐蜕出。幼虫蜕皮一般都在饲料表层,蜕皮后又钻进饲料中,刚蜕皮的幼虫是乳白色,表皮细嫩。
(四)蛹期幼虫在饲料表层化蛹。在化蛹前幼虫爬到饲料表层,静卧后虫体慢慢伸缩,在蜕最后一次皮过程中完成化蛹。化蛹可在几秒钟之内结束。刚化成的蛹为白**,蛹体稍长,腹节蠕动,逐渐蛹体缩短,变成暗**。
幼虫个体间均有差异,表现在化蛹时间的先后,个体能力的强弱。刚化成蛹与幼虫混在一个木盘中生活蛹容易被幼虫在胸、腹部咬伤,吃掉内脏而成为空壳;有的蛹在化蛹过程中受病毒感染,化蛹后成为死蛹,这需要经常检查,发现这种情况可用0.310-6漂白粉溶液喷雾空间,以消毒灭菌。同时将死蛹及时挑出处理掉。挑蛹时将在2天内化的蛹放在盛有饲料的同一筛盘中,坚持同步繁殖,集中羽化为成虫。
问答拓展:黄粉虫养殖技术
1、养殖场所:选择通风透气、安静阴凉的环境搭建养殖场地。2、准备基质:为黄粉虫提供松软、不透光的基质,可以向场地中铺上麦麸皮和木屑。3、饵料投放:为黄粉虫提供野草、水果皮、大豆粉等食物。4、定期清理:每隔5天清理一次粪散竖便。
黄粉虫怎么养殖
1、选择场所
在养殖黄粉虫之前,先要为其挑选到合适的养殖场所,这历掘迅种虫子是不耐光照也不喜欢过于嘈杂潮湿的地方的,因此最好准备一个大小合适的木头盒子,把它放在比较阴暗的房间里的架子上,适当通风,周围要比较安静。
2、准备基质
黄粉虫不同于蚂蚁一类的钻土的昆虫,它适宜生活在比较松软且肢此不透光的基质中,基质还要能够保持较为干燥的状态,因此可以准备一些麦麸皮,混合上部分的木屑粉尘等倒入盒子中,一般铺上3厘米左右的基质就足够了。
3、饵料投放
黄粉虫是一种草食性的昆虫,它不能啃咬得动太硬的食物,因此为它投放饵料时一般以草类为主即可,投放一些野草、树叶、菜叶或是水果的外皮等均可,还可以适当的加一些大豆粉、玉米粉、米糠等营养含量好的饵料让虫子长得更快。
4、定期清理
虽然黄粉虫一般都会把投放的饵料吃得比较干净,但也会有一些残余的饵料碎屑留下来,加上虫子的粪便等混合在一起堆积在基质中,长此以往会造成细菌滋生,导致黄粉虫染病,因此每隔5天都要清扫一遍盒子,定期更换基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