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为什么涨了这么多 草甘膦为什么涨了这么多价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园林和城市绿化等领域。最近草甘膦的价格却突然涨了很多,让人们不禁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供需关系
草甘膦的价格上涨与供需关系有关。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农业生产的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而草甘膦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药,需求量也相应增加。由于草甘膦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导致供应量相对不足,价格自然上涨。
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也是导致草甘膦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全球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限制或禁止使用一些农药,其中就包括草甘膦。例如,欧盟于2024年宣布禁止使用草甘膦,这导致草甘膦的需求量减少,而供应量没有相应减少,价格自然上涨。
生产成本
草甘膦价格上涨还与生产成本有关。草甘膦的生产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和设备,而这些设备的维护和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草甘膦的原材料和配方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这也需要大量的研发费用。这些因素都导致草甘膦的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自然导致其价格上涨。
草甘膦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供需关系、政策因素和生产成本等。虽然草甘膦价格上涨给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也提醒人们要加强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问答拓展:草甘膦期货价格
1500元/吨至元/吨。目前中国国内草甘膦龙头之一的乐山福华农化上调95%草甘膦原药提货价1500元/吨至元/吨,涨幅8%,安徽广信化工上调900元/吨至元/吨。草甘膦市场价出现200元/吨上调,本周草甘膦生产商再次提高报价,草甘膦涨价潮正在蔓延。从供需情况看,浙江金帆达等龙头已经停产检修,***有所收缩,下游采购由于价格上涨。目前原药企业证有了,但原药真不多,目前草铵膦在许多经销商处还处于吃闭门羹状态,客户根本不接,要不就是接了也卖不了多少。拓展资料:
1.影响期货价格变化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供求关系,期货交易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价格变化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供大于求时,期货价格下跌,反之,期货价格就上升;经济周期,在期货市场上,价格变动还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会出现随之波动的价格上涨和下降现象;政府政策,各国政府制枯戚定的某些政策和措施会对期货市场价格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政治因素,期货市场对政治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各种政治性事件的发生常常对价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因没滚陵素,社会因素指公众的观念、社会心理趋势、传播媒介的信息影响;季节因素,许多期货商品,尤其是农产品有明显的季节性,价格亦随季节变化而波动。
2.期货:期货就是和现货相对的一种商品。现货是指现在即可买卖交易的商品,而期货则是预期在未来的某一个时期才可以交易的商品。期货商品的买卖,主要是借助于保证金的交付而取得未来某一备腔时间可实现交易的商品买卖合约,在合约到期日之前,投资者可以选择是否要实现这笔买卖,如果当时这项商品的价格高于签约时的价格,则投资人可以按合约签订的价格,将余款缴清之后,取得商品,如果当时这项商品的价格低于签约时的价格,则在权衡利益之后,投资者也可以选择放弃保证金,取消契约,而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现货。所以。期货的交易就如同预付订金的买卖商品方式一样,购买入在交付订金时只取得商品未来预先购买的权利,等到合约到期日并缴清余款之后才能取得商品的所有权。
问答拓展:兴发集团股票为什么涨得这么快?兴发集团的半年报2024?兴发集团股票明天可以买上吗?
问答拓展:黄磷价格暴涨!和邦生物1.74亿“神操作”幕后
两个月前,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的内心还是忐忑的,虽然他们已经看到了行业可能的走势。
暴涨与锁价的寓言
因为和邦生物2024年年度报告,上交所发橘明了一封“事后审核问询函”(上证公函【2024】0746号),其中一个问询问题就是——报告期末,公司预付款项余额为2.99亿元,同比大幅增加,公司称主要是为了锁定原材料货源,保证***和稳定成本。
上交所要求补充披露:预付金额前五名的具体对象及其关联关系、说明公司预付款项大幅增加的具体原因和合理性等。
2024年年报显示,该公司为全球最大的双甘膦供应商,拥有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18万吨/年双甘膦——农药中间体生产线,是全球该产品笑没最大的供应商。
之所以要签订这个合同,和邦生物答复上交所的理由很简单:公司预测2024年四季度和2024年一季度,黄磷供应会“更趋紧张且价格会上涨”。
原因在于它观察到,2024年3季度,由于中央环保督查加强对黄磷主产区云南的督查,使黄磷供应一度紧张。
和邦生物的嗅觉确实灵敏!
现在来看,签订这个“锁价保量”供应合同,可堪称踩准市场的一波“神操作”——你要知道,如今的黄磷价格,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暴涨。
根据Wind数据库,7月9日,黄磷价格还在元每吨,但是10日突然飙升,达到了每吨,11日,更是达到了元每吨。
此后黄磷价格进一步上涨,截止到7月15日,其价格已达到了元/吨,相较于7月9日的价格上涨了45.16%。
与之相映的是,澄星股份在近日也成了令人瞩目的“妖股”——该公司主要从事黄磷、磷酸、磷酸盐等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7月16日早盘,澄星股份再度一字板,报6.86元,上涨9.94%。这是自7月10日以来,澄星股份收获的第5个涨停板。但事实上,澄星股份生产的黄磷主要是作为公司生产磷酸的原料供应,对外销售占比较小……
这一切都源于黄磷价格的突然“变脸”。
省下来的就是利润
提前“锁价”的和邦生物,正是黄磷的消费大户。
黄磷也是和邦生物生产双甘膦产品的主要外购原材料、成本控制的“核心要素”。
显然,这笔开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省下来的真金白银,就是利润。
作为全球最大的双甘膦供应商,和邦生物自身也生产草甘膦,草甘膦仍是世界上用量最多的除草剂。双甘膦是草甘膦中间体,是合成草甘膦过程的主要原料之一。
2024年,和邦生物实现营收60.09亿元,创下上市以来最好水平。当年表现最亮眼的业务正是草甘膦业务——2024年公司草甘膦产量增长约43.52%,销量增长了69.82%左右,草甘膦业务营收大增81.66%,达到13.70亿元。
要知道,4年前,和邦生物草甘膦业务才开始起步。如今公司正欲将草甘膦产能提升至14万吨/年,并有望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唯一的全流程IDA法草甘膦制造商。
在国内***侧改革和环保督查双重压力下,草甘膦行业其实早已呈现洗牌出清之势。
据了解,国内草甘膦有效产能继2024年大幅下降后,几乎无新增产能,开工企业数量从30多家下降至2024年的10家左右,实际有效产能为51.83万吨左右。
能走到今天,和邦生物确有不少独到之处。
制备草甘膦的工艺有两种,一种是甘氨酸法,一种是天然气IDA法,和邦生物选择的是后一种。
就拿这次黄磷价格暴涨来说,据业内人士透露,甘氨酸法生产草甘膦,每吨草甘膦消耗300公斤黄磷。和邦生物采用IDA法,每吨草甘膦消耗258公斤黄磷,足足少了40公斤。成本优势保守估计,较甘氨酸法生产草甘膦每吨节约1000元。
从历年海关数据看,6-8月为草甘膦出口淡季。从2024年开始,每年草甘膦价格的顶峰是在11月、12月份。
在此背后,草甘膦产业链即将整体步入景气周期,或许不是痴人说梦。
据透露,目前和邦生物正在对双甘膦项目进行工艺优化,以使公司双甘膦产能得以充分释放。优化完成后,公司产能利用率将提升20%左右,行业独角兽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由于和邦生物双甘膦项目技术领先、规模匹配合理、成本控制、市场运作到位,还改善了行业格局,使众多草甘膦制造企业更积极的选用双甘膦为原料的工艺制备草甘膦。
移不走的中流砥柱
和邦生物“锁价”的先见之明,就在于管理层很早就意识到:磷矿石、草甘膦等产业景气复苏的基础逻辑之一,在于环保日益趋严。为此,它始终抱定“两个坚信”。
第一个坚信:环保强化推动***侧出清,行业也有望在治理后进入景气上行期。
目前来看,这一逻辑在逐步兑现之中。
我国黄磷产地集中在云南、四川、贵州和湖北四省,其中云贵川地区产量占比超过90%。7月3日央视《焦点访谈》的一则报道揭开了云贵川一些黄磷生产企业污染状况“不容乐观”的现状。
此前,生态环境部还印发了《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根据安排,今年将先行完成黄磷企业的环境整治。
央视报道催化,整治快速升级。全国黄磷产能利用率在一周之内由66.5%骤降至37.1%,目前贵州全部地区、四川马边地区及云南大部分地区黄磷企业停炉。
供应显著收紧,加上黄磷储存非常危险,很多工厂买了之后就必须用,价格传导非常快。
黄磷价格一下子疯了,有人笑,自然有人哭。而像和邦生物这类超前布局的企业,将持续受益于后续产业出清后释放的政策红利。
和邦生物超前布局的底气,来自于它对全产业链的长期深入思考和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坚定推进——这就说到了第二个“坚信”。
和邦生物一直坚信:只有全球视野,才能在核心业务层面均做到“最具竞争力”,这才是国家倡导的高质量发展。
财报显示,2024年—2024年,和邦生物在建工程期末余额分别为11.67亿元、9.25亿元和18.64亿元。特别是2024年,公司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上市以来之最。公司在建项目包括蛋氨酸项目工艺提升、双甘膦工艺优化等项目。
历经两年多时间的巨额资本支出之后,和邦生物即将迎来产业升级后的收获期——这些项目投产将使得公司产品更具竞争力,在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同时,还将减少公司财务成本。
根据年报,和邦生物的双甘膦、草甘膦毛利率略高于同行业,主要系和邦生物具备了全流程工艺技术,较同行业上市公司具有成本优势。
高筑墙,广积粮。和邦生物正在全力推进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其他入选企业还包括:PCB市占率全球第一的鹏鼎控股(002938)、锂电池湿法隔膜市占率全球第一的恩捷股份(002812)、打印机业务细分行业全球领先的纳思达(002180):太阳能电池片出货量全球第一的通威股份()等。
它们既是某些细分领域的绝对领先者,又是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
但这些像纽带一样的企业,构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对此,天风证券如是评价道:在今天产业升级和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它们成为让产业链“移不走”的中流砥柱。
本文源自投资者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