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幼苗打什么杀菌剂 黄芩幼苗打什么杀菌剂效果好
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在种植黄芩的过程中,由于气候湿热,容易导致黄芩幼苗感染病菌,影响生长发育。需要及时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治。
选择合适的杀菌剂
在选择杀菌剂时,需要根据黄芩幼苗的生长阶段、病害类型和药剂的毒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常用的杀菌剂有有机磷类、三唑类、苯酚类和氯化铜等。
有机磷类杀菌剂具有广谱、速效、持久等优点,但对人体和环境有较大的毒害风险,使用时需要注意防护措施。三唑类杀菌剂具有杀菌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但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苯酚类杀菌剂具有广谱、速效的特点,但使用时需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喷雾量。氯化铜是一种低毒、广谱的杀菌剂,但不宜与其他药剂混用,以免发生药害。
正确使用杀菌剂
在使用杀菌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适当的剂型和浓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和喷雾。
- 在喷雾前,需要对黄芩幼苗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免病菌滋生。
- 喷雾时需要注意天气情况,避免在风力较大或雨天进行喷雾。
- 喷雾后需要注意观察黄芩幼苗的生长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 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吸入药雾。
综合防治
除了使用杀菌剂外,还可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可以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排水和松土等,防止病菌滋生。同时,还可以使用生物制剂、有机肥料等进行防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并正确使用,配合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黄芩幼苗的病害,促进其健康生长。
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止咳平喘等功效。在种植黄芩时,幼苗期是很关键的阶段,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那么,黄芩幼苗应该使用什么杀菌剂呢?
常见的病虫害
黄芩幼苗期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其中比较常见的有:
- 炭疽病:病害初期在叶片上形成小圆点,之后逐渐扩大、凹陷,形成黑褐色的坑洞。
- 灰霉病:叶片上出现灰色霉层,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萎。
- 蚜虫:在叶片上寻找营养,严重时会导致黄芩幼苗生长缓慢。
选择杀菌剂
针对上述常见的病虫害,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杀菌剂:
- 多菌灵: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炭疽病、灰霉病等真菌病害。
- 百菌清:百菌清是一种杀虫剂,可以有效防治蚜虫等害虫。
- 硫磺粉:硫磺粉是一种天然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炭疽病、灰霉病等真菌病害。
注意事项
在使用杀菌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量使用,不要超量使用。
- 选择适合黄芩幼苗的杀菌剂,不要随意使用其他杀菌剂。
- 注意药剂的保存和使用期限,过期的药剂不要使用。
- 使用药剂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药剂对身体造成伤害。
在防治黄芩幼苗的病虫害时,可以选择多菌灵、百菌清、硫磺粉等杀菌剂。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注意用量、种类、保存期限和个人防护等问题。
问答拓展:黄芩用什么除草剂
黄芩属双子叶唇形科植物,中药材。1、在黄芩种前封地可以用氟乐灵(注意禅慧渣:氟乐灵虽对一般单双子叶杂草都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但同时对土壤也有伤害,长期使用需要配合奈安除草安全剂使用,以防止土壤变劣降低作物品质及产量)。
2、种后苗前除草可用二甲戊碧隐灵。
3、苗后除草可到正规的农资店购买唇形科中药材专用除草剂。
中药材因品质要求高,使用过多的化学农药会降低其品质,建议大家在使用贺悄化学除草的时候一定要配合奈安除草安全剂用,让其分解除草剂杀草后未被利用的化学残留,以保护作物不受影响。
问答拓展:黄芩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充足的地块种植黄芩,整地后施入腐熟农家肥作为底肥,种子浸泡14-18小时后捞出进行催芽,种子露白后进行播种,播种方式为点播,苗高13厘米时进行移栽,株距23-26厘米,种植后期加强水肥等田间管理。黄芩每亩的收益在5600-7000元之间,除去成本可获纯利2000-4000元左右。
一、黄芩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充足、无病虫害的土壤种植黄芩,选好地后,对土壤进行精整细耙,整好地后再施入腐熟农家肥作为底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黄芩生长能力,有利于提高黄芩产量。
2、播种移栽
(1)首先将黄芩种子放在50℃的温水中浸泡14-18小时,捞出晾干后用湿布包裹,放在22℃环境下进行催芽,70%左右的种子裂口露白时进行播种,一般可以在清明节前后进行播种,播种前对种植地适当透水,播种方式为点播,播种深度不可过深过浅,播种后要覆盖一层细土,适当浇水等待种子出苗即可。
(2)黄芩幼苗长到6厘米左右时,做好间苗工作,幼苗长到13-17厘米时可进行移栽,选发育良好的壮苗,每穴栽1株,覆土轻压,使根部与土壤密结,株距23-26厘米为宜。
3、田间管理
(1)种植当年,需要中耕至少3次以上,从种胡皮好植第二年开始,每年中耕2次左右;黄芩现蕾期将其花枝剪除,避免消耗过多营养,促进生长。
(2)追肥用人粪尿与硫酸铵等,在生长期间***施用追肥2-3次。
(3)黄芩叶枯病危害叶片,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可以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者1:1:120波尔多液喷雾防治,间隔7-14天防治1次,连续防裤铅治2-3次。
4、春秋两季采收。挖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晒至半干,撞去外皮,再晒至全干即可。
二、黄芩亩收益
黄芩在淮河以南地区种植时亩产量一般为300公斤左右,黄河以北的地区亩产量一般为280公斤,东北和西北地区亩产量一般为350公斤,按目前市场收购价10元一斤算,收益在5600-7000元之间,除去成本,握中每亩可获纯利2000-4000元左右。
问答拓展:黄芩用什么除草剂?
药材除草剂(黄连、防风、麦冬、白芷、川芎、独活、当归、柴胡、藿香、丹参)等苗后专用(80克/袋,简装15元/袋.彩包20元/袋100袋/箱,1袋用1亩)
特点:
本产品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茎、叶吸收渗入传导到植物体内根部的除草剂,抑制光合作用使植物失绿至干枯死亡。一般情况下:在杂草3-5叶期防除效果最佳。阔叶科杂草三天见效.一周死亡。禾本科杂草一周见效.十天死亡。莎草科杂草如香附子等恶性杂草.十天见效.二十天以后保证“根糟胡烂”死亡.不再复生。本品可防除多种一年生小禾本科杂草、阔叶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施药后可为表土中持效2个月左右。
1.适用:
黄连、白芷锋没早汪、防风、麦冬、百合、川芎、柴胡、前胡、孜然、羌活、独活、当归、棠木、桔梗、北沙参、麦贝母、黄精、玉竹、川贝母、知母、老鸦瓣、天门冬、鱼腥草、土茯苓、黄岑、板蓝根、夏枯草、益母草、荆芥、藿香、薰衣、薄荷等作物。(未使用过本品地区或客户,应先小小面积试验后,如适合,再使用;没标出作物也应小面积试验后,如适合,才可大面推广)
2.使用方法:
本剂一定要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将粉剂倒在一小碗内加少量水挍拌完全溶开.制成无水泡后的药剂母液,再将母液倒进喷雾器加入足够水量。千万不能将粉剂直接倒入喷雾器内的二次稀释法.这很关健.如没正确银睁纳采用二次稀释法.戓药剂还有水泡.易生产药害。
3.用量:
(1)苗前使用:在药材播种后2-3天,亩用80-100g.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施;
(2)苗后用量:各种药材在三叶一心后.亩用60-80g,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施苗床;
(3)苗移栽后:在药材移栽缓苗后.亩用80-100g,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施;
(4)防除大龄禾本科杂草时加亩用2包(15nl/包).10%精奎禾灵戓盖草宁,威霸等效果特佳;
4.注意事项:
(1)用药时土壤一定要湿润.高温季节不可上午打药,应在下午6-7点后全天温度较低时用药.用过其它农药的喷雾器一定要洗干净;土壤干旱和气温超过28℃以上,易产生药害;
(2)暖大棚使用请注意通风,小棚应在揭去薄膜七天后用药.否则易造成药害;
(3)砂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表土,土壤干旱和气温超过28℃以上,土表温度高,禁用药;易产生药害。
(4)喷雾时严禁加入植物油及其他苗后除草剂,不可与杀菌剂混用。本剂应密封、干燥、阴凉处保存,远离儿童、食物、饲料;
如遇使用不当,干旱,高温异常条件下.有时可能会出现缓长戓叶面发黄轻微药害的情况.应对土壤要及时浇足水份。1周左右内即可恢复正常!也可及时施喷“叶面肥”解之,例如“解毒灵”“排毒+解害剂”“云苔素”“赤霉素”“920”,“速生根”掺加尿素50克/喷壶,各选1种。第一次喷“叶面肥”浓度一定要淡勿浓,过浓易造成肥害。隔7天一次,连续2-3次解害。可恢复正常生长。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