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怎么施用,磷肥施用技巧
磷肥施用技巧:科学施用,提高农作物产量
磷肥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磷肥的施用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一、合理选用磷肥
不同类型的土壤和农作物需要的磷肥类型也不同。一般来说,磷酸二铵、磷灰石和超级磷酸钙是常用的磷肥。在选择磷肥时,需要根据土壤的磷素含量、酸碱度、水分状况和农作物的品种、生长周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二、适时施用
磷肥的施用时间应该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相结合,一般在春季、秋季和种植期间进行施肥。在春季,可以通过追肥补充冬季磷肥的不足;在秋季,可以为下一年的冬季和春季提供充足的磷肥。
三、合理施用量
磷肥的施用量需要根据土壤的磷素含量、农作物的品种、生长周期和施肥的时间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一般来说,磷肥的施用量应该在每公顷10-15公斤左右。
四、科学施肥方法
磷肥的施用方法有多种,包括撒播、挖沟、穴施等。其中,穴施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施肥方法。在种植农作物时,可以先挖一些小穴,然后将磷肥放入穴内,再将土壤覆盖在上面。
五、注意磷肥与其他营养元素的配合
磷肥与其他营养元素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合理施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一般来说,磷肥可以与氮肥和钾肥等其他营养元素配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用户关心的问题:
1.磷肥施用过多会对农作物产生什么影响?
过多施用磷肥会导致土壤中磷素含量过高,影响农作物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过多的磷肥还会对土壤微生物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磷肥与其他肥料的配比应该如何掌握?
磷肥与其他肥料的配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掌握。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土壤的磷素含量、农作物的品种、生长周期和施肥的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磷肥的施用方法有哪些?
磷肥的施用方法包括撒播、挖沟、穴施等。其中,穴施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吸收效率。
磷肥的百科知识:
磷肥
磷肥是指含有磷元素的化肥,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磷肥的主要成分有磷酸二铵、磷灰石和超级磷酸钙等。
参考文献:
1.《现代农业技术手册》
2.《农业生产指南》
3.《肥料施用技术手册》
问答拓展:磷肥怎么高效施用,磷肥高效施用技巧
1、因土施用土壤条件与磷肥肥效有密切的关系。在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上,对绝大多数作物施用磷肥均能增产,因此毕蠢,应把磷肥重点分配在有机质含量低和缺磷的土壤上,以充分发挥肥效。如红壤旱田、黄泥田、鸭屎泥田、冷浸田等施用磷肥,增产效果特别显著耐数埋。另外,在磷肥品种的选用上昌蚂,也要考虑土壤条件。在中性和石灰质的碱性土壤上,宜选用呈弱酸性的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在酸性土壤上,宜选用呈弱碱性的钙镁磷肥。
2、氮磷钾配合施用
3、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吸附和固定,促使难溶性磷释放,增强根系活力,有利于提高磷肥肥效。
4、因作物施用
不同作物对磷的需求和吸收利用能力不同。实践证明,豆类、油菜、小麦、棉花、薯类、瓜类及果树等都属于喜磷作物,施用磷肥有较好的肥效。尤其是豆科作物,对磷反应敏感,施用磷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固氮量,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
5、适期施用
作物需磷的关键期是苗期,此期施用能发挥最大效率。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施也很难挽回缺磷的损失。所以磷肥应尽量作基肥、种肥、秧田和苗床施肥、蘸秧根及早期追肥。
6、筛细施用
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吸收。
7、集中施用
8、分层施用
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在哪里基本就在哪里不动。所以在底层和浅表层都要施用磷肥。一般每亩施磷肥20—40kg,浅层施三分之一,深层施三分之二。
9、根外喷施
用过磷酸钙浸出液进行叶面喷施,具有用肥少、肥效快、利用率高的特点。喷施时间以孕穗、灌浆期各喷一次效果较好。禾谷类作物可用1%—3%的浓度,蔬菜可用1%的浓度,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喷施。
10、配施微肥
在合理施磷的同时,在小麦上,每亩再配施锌肥1kg,硼肥0.5kg,增产效果更好。
11、适量施用
12、不要与碱性肥料混施
草木灰、石灰均为强碱性物质,若混合施用,会使磷肥的有效性显著降低。一般应错开7—10天施用。
问答拓展:简述磷肥的使用方法简述磷肥的使用方法介绍
1、因土施用磷肥。要依据土壤类型、土壤样品分析结果确定土壤施磷量。土壤有效磷含量较高的田块施用磷肥效果小,含磷量低的土拦孙壤施用磷肥效果显著。一般有效磷含量在8mg/kg以上的土壤施磷效果较差。水溶性的过磷酸简搜链钙施于中性和石灰质的碱性土壤;钙镁磷肥、钢渣磷肥、脱氟磷肥等属于弱酸溶性磷肥,应施于中性或酸性土壤;磷矿粉、骨粉等难溶性磷肥,只有在酸性土壤中施用才能发挥肥效。2、根据磷肥的特性及作物的需磷特性,合理施用磷肥。一方面不同作物对磷肥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很不相同,应根据作物的需磷特性确定磷肥施用量,如块根漏镇、瓜类等作物需磷较多,应注意多施;另一方面应结合作物的轮作制合理分配磷肥,如小麦-豆类、棉花、绿肥轮作,可把磷肥重点施在豆类、棉花、绿肥作物上;若是小麦-玉米轮作,磷肥应重点施在小麦上,玉米利用其后效。
3、氮、磷配合施用。过磷酸钙与尿素、硝酸铵等氮肥配合施用,可提高肥效。无论施用水溶性磷肥,还是难溶性磷肥,只有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才能发挥其增产作用,单纯施入磷肥效果不显著。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可互相促进,尤其是土壤中有效氮比较丰富,有效磷相对偏低,配合施用磷肥效果更佳。
问答拓展:如何正确施用磷肥?
答:(1)根据土壤供磷能力,掌握芦森物合理的磷肥用量。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是决定磷肥肥效的主要因素。一般土壤有效磷(P)小于5毫克/千克时,为严重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应为1∶1左右;有效磷(P)含量在5~10毫克/千克时,为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在1∶0.5左右;有效磷(P)含量在10~15毫克/千克时,春袜为轻度缺磷,可以少施或隔年施用磷肥。当有效磷(P)含量大于15毫克/千克时,视为暂不缺磷,可以暂不施用磷肥。(2)掌握磷肥在作物轮作中的合理分配。水田轮作时,如稻稻连作,在较缺磷的水田,早、晚稻磷肥的分配比例以2∶1为宜;在不太缺磷的水田,磷肥可全部施在早稻上。在水旱稻轮作时,磷肥应首先施于旱作。在旱地轮作时,由于冬、秋季温度低,土壤磷素释放少,而夏季温度高,土壤磷素释放多,故磷肥应重点用于秋播作物上。如小麦、玉米轮作时,磷肥主要投陪液入在小麦上作基肥,玉米利用其后效。豆科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时,磷肥重施于豆科作物上,以促进其固氮作用,达到以磷增氮的目的。
(3)注意施用方法。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固定,且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这些都是导致磷肥当季利用率低的原因。为提高其肥效,旱地可用开沟条施、穴施;水田可用蘸秧根、塞秧蔸等集中施用的方法。同时注意在作基施时上下分层施用,以满足作物苗期和中后期对磷的需求。
(4)配合施用有机肥、氮肥、钾肥等。与有机肥堆沤后再施用,能显著地提高磷肥的肥效。但与氮肥、钾肥等配合施用时,应掌握合理的配比,具体比例要根据对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化验结果及作物的种类确定。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