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茯苓怎样种植 茯苓的种植方法与步骤.

2024-05-3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513 次
茯苓怎样种植 茯苓的种植方法与步骤. 茯苓的种植方法

1.选址

茯苓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日照充足的土地上,因此选址非常重要。选择平坦、向阳、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最好是在山坡或丘陵上。

2.翻地

选好土地后,需要进行翻地处理。将土地翻深约20厘米,将杂草、根系和杂物全部清除干净。

3.施肥

在翻地之后,需要进行施肥。可以使用有机肥或化肥,用量约为每亩200-300公斤。施肥后,需要将土地平整。

4.种植茯苓种子

将茯苓种子均匀撒在土地上,然后轻轻压实,再覆盖一层薄土,厚度约为1-2厘米。覆盖完土之后,用水充分浇透。

5.管理

茯苓需要勤浇水、松土、除草、施肥等管理措施。在幼苗期,每隔7-10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茯苓生长期需要施肥2-3次,每次施肥用量为每亩30-50公斤。同时,松土和除草也非常重要,可以保持土壤湿润和通气。

6.收获

茯苓的生长周期为1年左右,一般在秋季进行收获。当茯苓的顶部开始变黄,土壤中的湿度适中时,即可进行收获。将茯苓挖出,晒干或烘干即可。

用户关心问题解答

Q:茯苓种植需要注意什么?

A:茯苓种植需要注意选址、施肥、浇水、松土、除草等管理措施。同时,茯苓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耐心等待。

Q:茯苓种植有哪些注意事项?

A:茯苓种植需要注意土壤排水和日照条件,同时需要注意控制病虫害,定期施肥和松土除草。

Q:茯苓的收获时间是什么时候?

A:茯苓的生长周期为1年左右,一般在秋季进行收获。当茯苓的顶部开始变黄,土壤中的湿度适中时,即可进行收获。

茯苓的百科知识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菌。它主要生长于我国中南部和西南地区,具有多种功效,如补脾益气、利水消肿、安神等。茯苓的主要成分是茯苓酸、茯苓多糖、茯苓醇等,具有调节免疫、降低血压、抗炎等作用。

茯苓的种植需要注意土壤排水和日照条件,同时需要注意控制病虫害,定期施肥和松土除草。茯苓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和食用菌,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参考文献

1.《中药材种植技术》

2.《茯苓的种植方法》

3.《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问答拓展:茯苓怎么种植

茯苓种植方法是段木栽培。

1、种植前的准备:

(1)苓场选择及处理:

苓场应在种前3~4个月确定。苓场以背风向阳、地势干燥、排水方便、坡度在15左右的酸性(pH值为5~6)***砂质壤为最好。要亩猛翻垦过冬,深挖30~50厘米,消除石块及树根,四周开好排水沟。有白蚁的应进行清除,并用农药消毒*壤。接种前10天再进行一次翻地,打碎泥。

(2)备料:

从当年树木开始落叶至次年新芽萌发前这段时间均可砍伐备种获苓的松树(径粗以10~20厘米为好),剔去较大的树枝,留小枝及树叶,加快水分散失。松树经几天挥发后,用板斧纵向从苑至梢削去宽约3厘米的树皮,削的深度以见到木质部为度,间隔3厘米(即保留3厘米的树皮)再削一道树皮,如此使树干被削皮6~8处。

这种处理方法叫削皮留筋,目的有三:一是加快树料的干燥(水分和油脂从被削部位溢出);二是便于获苓菌丝在形成层生长,进而蔓延侵入木质部,留筋部分成为菌丝的传菌线;三是留筋部分对菌丝有保护作用,抵抗干旱、暴雨等不利影响。

再把树干锯成60~90厘米的料筒(段木),以“井”字形方式把料筒堆架起来,筒与筒间隔10~17厘米,下垫石块,上盖草叶。

(3)菌种准备:

①母种培养按常规方法。②原种培养基配方:小松木钉(1厘米×1厘米×0.5厘米)25千克、松木屑40千克、笑耐信米糖8.5千克、蔗糖1千克、石膏粉0.5千克或松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

③栽培种制备:生产上常用小松木片(厚0.5厘米、宽1厘米、长10厘米)制作栽培种。制法是,先配0.5%硫酸铵(或硝酸铵)加1%的蔗糖的营养液,然后将松木片放入营养液中浸泡4小时左右,待木片吸足营养液后,取出装入广口瓶或菌种袋内,灭菌接种按常规,置于25~28℃培养室内培养30天左右即得。

2、接种:

栽培时先挖好窖池,窖深17~23厘米,宽40~50厘米,底部顺坡排列,长度视需要和地形来定。挖后将段木放入窖内,一般每窖放两根,大小搭配各一根,或小的也可以放三根,保持与地面平行,碰轮使留筋部位靠紧,周围用砂石填紧固定,把菌种放在段木端夹缝之间,并使料筒间出现夹缝。

放种时先用斧头把接种部位削出新口,每窖放1/2瓶,或1/4袋菌种,菌种面上盖撕烂的菌种袋、树叶或木片,然后覆盖10~17厘米,窖面堆成龟背形。

种植的管理:

茯苓接种后,一般7~10天即可发菌,3~6个月就可结苓,8~10个月第一批茯苓成熟,13~15个月还可采收第二批。接种后的管理工作应抓好以下几点:

⑴发菌检查。

⑵补种调种。

⑶护窖除虫。

⑷结苓培育。

问答拓展:茯苓的正确种植方法茯苓怎么种植

1、茯苓对种植温度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稍加不注意,就可能会影响菌丝体的生长。一般适合茯苓萌发的最佳温度是在二十二度左右,当温度在十五哗码冲乱歼到三十五度左右的时候,茯苓的菌丝体都能生长。但最适合菌丝体生长的温度是二十三到二十八度之间,当温度低于五度的时候,菌丝体的生长速度狐疑急速下降,同时等温度达到零度的时候,就不会再生长。如果温度过高,也是会影响菌丝体的生长和发育的。
2、在茯苓菌丝体生长和发育的时候对种植地的湿度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在菌丝体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干燥,但是也不能过分干燥,空气中的湿度做好是保持在百分之四十左右。其次等到菌丝体慢慢生长之后,土壤的湿度保持在百分之三十左右,空气中的湿度维持在百分之七十五左右,而后为其,菌丝体成菌核之后,种植地的湿度为百分之六十左右。
3、茯苓菌丝体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养分,而它生长的养分主要是依靠赖松木,那么我们就需要准备好赖松木,然后做好树蔸和段木。其次就是准备好草料以及养料配置。最后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在准备好养料之后,模型要阿金地面撒上一层白蚁药,以免被白蚁损坏。同时要等松木的两端都没有松脂分泌出来之后,才能进行种植。
4、茯苓生长的初期阶段,一般都是不需要有阳光照射的,所以我们选地的时候,就要选择背光的地方,或者是搭建遮阳棚就行遮阴。但这并不带它的生长是不需要有阳光,所以等到茯苓菌丝体发育完成之后,要将慢慢的增强光照,但也不能直接使用强光。

问答拓展:茯苓种植技术

1、培育菌种:种植茯苓时,需要将块茎放在25-30℃的温室中,使其长满菌丝。2、种植方法:把茯苓菌丝接种至松木段上,并用沙土填紧。3、清沟排渍:雨季时及时为茯苓排出积水。4、防治病虫害:向茯苓四周喷洒生石灰,防治白蚁。

茯苓怎么种植

1、培育菌种

种植茯苓时,需要先培育菌种,可以将其块茎表皮削干净后使用乙醇进行消毒,再将茯苓块茎用无菌刀切成小刀,然后将其放置在培养基中,并且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促进茯苓快速长出菌丝中埋。

2、种植方法

茯苓适宜生长在木段上,种植茯苓时,需要选择在背风向阳且地势开阔的地方建立园区,并在园区里排列放置松木段,可以砍取入冬前且没有进入到休眠期的松树段木,再将茯苓菌丝接卖野蚂种至松木上。

3、清沟排渍

茯苓喜潮湿,但是不耐积水,养殖茯苓时,如果降雨量过大,就会导致植株渍水腐烂,需要在雨季前挖掘排水沟,并且在雨季时要检查沟渠是否被堵塞,使积水快速排出,以脊备免茯苓生长不良。

4、防治病虫害

茯苓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白蚁的危害,养殖茯苓时,需要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状态,及时将染病发黑的茯苓拔除,并且要在园区四周喷洒生石灰,避免白蚁进入,而且要向茯苓喷洒除菌药剂,使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