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衣剂锈病什么成分 种衣剂锈病什么成分有害
种衣剂锈病成分分析及其作用论证
种衣剂锈病成分分析
种衣剂锈病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杀菌剂
常见的杀菌剂有金霉素、噻唑醇、苯醚菌酮等。这些杀菌剂能够有效地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防治锈病的目的。
二、生长调节剂
生长调节剂包括赤霉素、生长素等,这些物质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锈病的发生。
三、粘附剂
粘附剂是一种辅助剂,能够使种衣剂在种子表面均匀分布,提高药效。常见的粘附剂有CMC、PVA等。
种衣剂锈病作用论证
种衣剂能够防治锈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种子存活率
种衣剂能够有效地抑制种子表面的病菌生长,减少种子的腐烂和死亡率,提高种子的存活率。
二、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种衣剂中的生长调节剂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锈病的发生。
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种衣剂能够防治锈病,减少病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四、降低农药使用量
种衣剂能够有效地防治锈病,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种衣剂锈病相关问题
问题一:种衣剂中的杀菌剂有哪些?
答案:种衣剂中常见的杀菌剂有金霉素、噻唑醇、苯醚菌酮等。
问题二:种衣剂中的生长调节剂有哪些?
答案:种衣剂中的生长调节剂包括赤霉素、生长素等。
问题三:种衣剂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种衣剂能够防治锈病,提高种子存活率,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农药使用量。
问题四:种衣剂中的粘附剂有哪些?
答案:种衣剂中的粘附剂有CMC、PVA等。
问题五:种衣剂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案:种衣剂的使用方法是将种衣剂均匀地涂在种子表面,然后晾干即可。
通过对种衣剂锈病成分和作用的分析和论证,我们可以看出,种衣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治锈病的农药,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的防治方法
化控:种衣剂可采碧念用三唑酮、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种量0.2%,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种量0.06%。发病初期可喷施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三唑酮1000倍液。农业防治: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田间精耕细作,合理密植,适时适量追肥等。1.化学控制。拌种处理:播种前用粉锈宁拌种,控制秋苗发病率,减少越冬菌源数量,推迟春季小麦叶锈病流行。也可使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种子量0.2%,或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种子量0.06%。2.早发:每10-20天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共1-2次。也可以用三唑酮1000倍液防治,每隔10-2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防治效果较好。2.农业控制。因地制宜选育和推广抗病(耐病)良种(1)多品种合理搭配、轮换种植,避免单一品种长期大面积种植,以延缓和防止病原菌新生理小种的出现导致品种抗病性下降。(2)近年新育成的抗叶锈病冬小麦品种有京东1号和8号、京河3号、京411、北农白、皖麦26号、27号和28号等。春小麦品种有垦九5号、龙脉23号、龙辐麦7号、蒙麦30号、静音1号、龙春8139和丁奉3号2.加强栽培防病措施(1)田间精耕细作,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冬菌源。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除当地越冬菌源。(2)在秋苗容易发陵慧指生小麦叶锈病的地区,应晚播,可有效降低秋苗发病率,减少越冬菌源。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方法(3)合理密植,提高根系活力,适当适时追肥,避免氮肥尺配过量和迟施。(4)小麦叶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应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溉,可以补充大量锈病破坏叶片蒸发的水分,减少产量损失。问:小麦锈病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选用三唑酮(粉锈宁)、烯唑醇(速保利)等拌种,立克秀(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包衣,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敌力脱(丙环唑)、特富灵可湿性粉剂等喷洒,或用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以及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洒。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适期晚播、消灭田间菌源、加强田间管理等。
一、化学防治
1、拌种和包衣
(1)选用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60g,拌种50kg;或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60g,拌种50kg。
(2)选用种子量的0.15%为使用量,浓度为2%的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包衣。
2、农药喷洒
(1)秋季和早春,每亩可用25%三唑酮或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g,兑水60kg喷雾;也可用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若病情较重,可在15天左右时再防治一次。
(2)其他药剂如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以及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小麦锈病都有一定的防效。
二、农业卜纤防治
1、合理选用抗锈病良种
(1)种植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余悔2号、3号、39号、55号、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烟农19、23等系列品种。
(2)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还要注意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和轮换,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防止品种单一化。
2、播种地块的选择及播种
(1)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排灌良好,以型毁仿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为佳,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2)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1500-2000kg有机肥,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cm以上。
(3)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应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3、适期晚播
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可有效减轻秋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
4、消灭田间菌源
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在锈菌的越夏基地麦收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也可减轻小麦锈病的发生。
5、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及时浇水,以补充因孢子堆表皮破裂而损失的水分。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