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黑木耳种植技术 黑木耳露天种植与大棚种植的优势
大棚黑木耳种植技术(黑木耳露天种植与大棚种植的优势
大棚黑木耳种植技术是近年来农业领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露天种植方式,大棚种植有着更多的优势。本文将就大棚黑木耳种植技术与露天种植方式的优势进行论述。
大棚种植方式的优势
1.提高产量和品质
大棚黑木耳种植方式可以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从而提高了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在大棚内,黑木耳的生长环境可以更好地满足其生长需求,达到最佳生长状态。
2.节省用地
大棚黑木耳种植方式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更多的黑木耳,从而节省用地。相较于露天种植,大棚内可以更加密集地种植黑木耳,增加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3.防治病虫害
大棚黑木耳种植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病害和虫害对黑木耳的影响。大棚内可以采用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露天种植方式的优势
1.成本低
相较于大棚种植,露天种植的成本要低得多。露天种植不需要建造大棚,也不需要购买大量的种植设备,降低了种植成本。
2.自然环境更适合生长
黑木耳在自然环境下生长更加自然,更符合其生长特性。露天种植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光照和气候条件,为黑木耳提供更加适合的生长环境。
3.对环境友好
露天种植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更小,不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废水等污染物。相较于大棚种植,露天种植更加环保。
用户关心的问题
1.大棚黑木耳的养殖周期是多久?
大棚黑木耳的养殖周期一般为3-4个月左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
2.大棚黑木耳需要注意哪些病虫害?
大棚黑木耳需要注意的病虫害有炭疽病、白粉病和蚜虫等。可以采用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手段进行防治。
3.大棚黑木耳的贮存方法是什么?
大棚黑木耳可以将其晾晒后放入密闭的容器中进行贮存。贮存温度应该控制在10-15度之间,避免黑木耳变质。
大棚黑木耳的百科知识
黑木耳是一种食用菌,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生长于潮湿的树干、树枝或树根上,是一种寄生性的真菌。黑木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其中,黑木耳中的多糖类物质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
参考来源:
1.《黑木耳种植技术》
2.《大棚黑木耳种植技术》
3.《食用菌生产技术》
问答拓展:大棚种植木耳技术
1技术要点1.1菌种选择
在东北地区,早春利用棚室立体吊袋栽培黑木耳,产品销售价格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抢早上市”,这是关键。与地栽相比强调一个“早”字,早增温、早开口、早出耳、早采收、早销售。另外一个就是产品品质优。棚室立体吊袋栽培黑木耳的菌种一般选择中早熟品种,如“牡耳1号”、“黑威15”、“牡2024-4”、“新世纪4号”等品种,早生快发、出耳齐,品质优,黑、厚、单片、耐水抗逆性强。
1.2场地选择及棚架结构
栽培场地选择在通风良好、向阳、水源洁净、拍戚拆充足、周围污染源少、不存水、不下沉、地面平整的地块。立体吊袋大棚可用钢架结构(又分镀锌钢管和钢筋材料)或木结构搭建。大棚跨度8~12m,长度依据栽培场地和栽培数量而定,一般要求为南北走向,大棚两头开门,门宽2米以上,利于通风和降低棚内的湿度,南北走向的大棚,菌袋受光较好。
一般1m2的大棚可挂70~80袋。大棚顶高2.8~3.5m,肩高1.8~2.0m左右。早春栽培应在大棚的顶部及四周全部覆盖一层塑料膜,塑料膜上再盖上一层遮阳网(遮阳度85~95%),用于保温、保湿、遮阴和防止降雨过量。钢架结构袭枣大棚又分为棚架一体式与棚架分体式,棚架一体式是吊绳就栓在大棚主体框架上,见图1。棚架分体式是大棚与栓绳的框架分开,棚是棚,架是架。从稳固性的角度,目前比较提倡采用棚架仔禅分体式的大棚进行吊袋生产。棚式立体吊袋钢筋一体式结构框架,每万袋需投资1~1.5万元。镀锌钢管分体式结构框架,每万袋需投资2~2.5万元。
1.3棚内设施及消毒
根据大棚的宽度,棚内框架上放置若干横杆,用于栓绑吊绳。每两个横杆为一组,组内横杆间距25~750px,每组横杆之间留出“过道”的距离一般60~1750px。每组横杆长度依大棚的长度而定。在“过道”上、下各铺***管线一条,上部微喷管每隔3000px处按“品”字形扎眼按上雾化喷头,下部放微***带。待立体吊袋大棚框架搭建完毕后,在地面上撒一层生石灰,防止杂菌发生。可在地面上垫一层草帘、遮荫网,防止浇水时泥沙溅到子实体上影响产品质量。处理完地面后,将大棚密闭,用菇宝熏蒸消毒。
1.4栽培季节
春季栽培:菌袋接种期一般在1~2月份,或前一年11~12月,培养期30~40天,后熟15~25天,2月下旬~3月上旬扣大棚塑料薄膜增温,3月中下旬菌袋进棚划口催芽,4月上旬开始挂袋出耳管理,4月下旬~5月初开始采摘,6月下旬~7月上旬采收结束。
秋季栽培:栽培菌袋接种期在3~4月份,菌袋培养期及后熟期在5~6月份,7月下旬~8月上旬进棚划口催芽和出耳管理,10月下旬-11月上旬采收结束。
1.5菌袋生产的配料、灭菌、接菌、发菌等工艺流程同地栽黑木耳完全一致。
1.6开口封口管理
将培养好的菌袋运进棚后,用开口机开口,一般开“1”、“Y”或“O”形小口,开口直径0.3~10px,开口数量180~220个。从试验及生产中可以得出,开“1”形口,单片率高、出耳齐。开口后将菌袋码跺放在大棚内,一般4~5层菌袋高为好,避免堆温过高。大棚覆盖遮荫网遮荫,要求散光照射,加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左右,持续5~7天,使菌袋菌丝封住出耳口,即耳线形成,可挂袋进行出耳管理。
1.7挂袋
在棚内框架横杆上,每隔20~625px处,按品字形系紧两根(或三根)尼龙绳,并底部打结。然后把已割口的菌袋袋口朝下夹在尼龙绳上,然后在两根尼龙绳上扣上两头带钩的细铁钩(长度以125px为宜),即可吊完一袋,第二袋按同样步骤将菌袋托在细铁钩上,以此类推一直吊完为止。
一般每组尼龙绳可立体吊8袋。吊袋时每行之间应按“品”字形进行,袋与袋之间距离不宜少于20厘米,行与行之间距离不能少于25厘米。菌袋离地面30~1250px左右,利于通风,防止产生畸形木耳,提高产量。为了防止通风时菌袋随风摇晃,相互碰撞使耳芽脱落,吊绳底部用绳链接在一起,这样风再大,菌袋可以随风共同摆动,不相互碰撞。
1.8催芽管理
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立体吊袋栽培黑木耳,大棚内温度控制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尤其是菌袋密集程度高的情况下要严格控制温度,防止高温“烧菌”,“烧菌”的菌袋再遇高温高湿很容易造成一片“绿海”(绿霉污染)。
菌袋开始挂袋2~3天内,不可以浇水,温度要靠遮荫网和塑料薄膜调节,使温度控制在20~25℃。往地面上浇水,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80%左右,待2~3天菌袋菌丝恢复后可以往菌袋上浇水,每天进行间歇***,使湿度达到90%,这阶段切忌浇重水,以保湿为主,每天通风2次,持续7~10天,耳芽成绿豆大小。
1.9耳片生长期管理
子实体边缘分化出耳片,并逐渐向外伸展。这阶段应逐渐加大浇水量,加大通风,***尽量喷雾状水,为保证耳片黑、厚,适当要控制耳片生长速度,原则上棚内温度超过25℃不浇水,早春一般在午后3点至次日9点之前这段时间进行间歇***,5月份后一般在午后5点至次日7点之前这段时间浇水,使空气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90~95%。采取间歇式浇水,浇水30~40分钟,停水15~20分钟,重复3~4次。根据气温情况,一般浇水时放下棚膜,不浇水时将棚膜及遮阳网卷到棚顶进行通风和晒袋。正常情况下,***后通风,每天通风3~4次,天热时早晚通风,气温低时在中午通风。温度高湿度大时还可通过盖遮荫网、掀开棚四周塑料膜进行通风调节,严防高温高湿。
图7黑木耳棚室吊袋耳片生长期
1.10采收及转潮管理
当黑木耳耳片长到3~125px,耳边***时就可以采收(5~6分熟),大棚内吊袋栽培黑木耳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可采收第一潮黑木耳,5月上旬采收第二潮黑木耳,比全光地摆栽培提前25~30天。采收木耳后,将大棚的塑料薄膜和遮阳网卷至棚顶,晒袋5天左右,然后再浇水管理,即“干干湿湿”水分管理。“晒袋”管理是避免耳片发黄的关键措施。不见光、温度高、耳片生长速度过快是耳片黄、薄的主要原因。一般第一潮黑木耳每袋可采干耳20~25g,耳片圆整、正反面明显、耳片厚、子实体经济性状好。第二潮耳管理方法同第一潮耳大致相同,大湿度大通风是关键技术。一般可采收3潮耳,产干耳40-60g/袋。
1.11菌袋落地采顶耳
待采完2~3潮耳后,如果菌袋仍然比较硬实、洁白,说明菌袋内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转化完,这时可以将吊绳上的菌袋落地,在顶端用刀片开“+”或“#”形口,然后在棚内密集摆放,早晚浇水4-5次,每次浇水1小时,停30分钟。这样额外可以采干耳10-15g/袋。
2技术集成提效措施
与20世纪90年代的棚室吊袋[1][2]相比,当前的棚室吊袋技术有了较大的突破,采用了一些立竿见影的提效措施,改“串袋”为“托袋”,降低了污染率;改开大“V”形口[3][4]为开小“1”、“Y”、“O”形口,改善了品质;开口数量由10~12个增加到180~220个,保证了产量;大棚高度也增加到280~8750px,有利于通风换气[5];品种也相应的从大朵、菊花形、多筋脉的品种向出耳齐、厚、黑、单片、无根、少筋脉或无筋脉的中早熟品种转变;春耳吊袋季节相应往前提,强调“抓前抢早”,科学利用草帘子、遮阳网、塑料薄膜、喷灌设施对棚内温度、湿度、通风进行调节,避免了“烧菌”、绿霉等病害的发生;利用“晒袋”、及时采收等措施防止了“流耳”、“烂耳”、“黄耳”、“薄耳”的产生。
问答拓展:种植黑木耳好种吗?需要掌握什么技术
黑木耳又名黑菜,为我国珍贵的药食兼用胶质真菌,也是世租派界上公认的保健食品。
其中干品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含量都很高,主要生长于栎、榆、杨、榕、洋槐等阔叶树上或朽木及针叶树冷杉上,密集成丛,可引起木材腐朽,那么种植黑木耳需要掌握的种植技术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黑木耳种植方法
1、深坑种植
宽和深都是一米,长视的地形以耳木数量来定。
坑的上面我们可以用木棍或者竹片搭一个架子,铺上枝条。
坑底的话就在两边挖一条窄一点的水沟,中间作为管理的过道。
这种方法,受外界气候的影响比较小,而且湿度也容易保证,不管是施水和采收都很方便。
如果到了晚秋的时候,温度下降了,我们还可以把棚上的遮挡物去掉,接下来盖上一个薄膜进行保温茄御。
此方法也是目前产量比较高的一种方法。
2、浅坑的种植
宽在一米深为33厘米的长不限的浅坑。
坑底部两边可以放一根木头,将耳目垂直的放在枕木上,放了以后然后继续放第二层,搭上架子,根据天气等因素来进行盖膜。
因为坑里面没有管理的过道和里面太低,因此我们没办法进去。
引起翻木以及采收的时候,都要把上面的的覆盖物给去掉,采收完成以后,又要重新覆盖,这样就会麻烦很多。
而且它的产量也不如深坑的种植。
黑木耳种植技术
1、制种
有枝条菌种和锯木屑菌种。
第一种的话是把直径一厘米的枝条切成1.5厘米长,加入一些米糠,蔗糖等,放在瓶子里后高压灭菌,接入母种,在温度为25-28度以下培育一个月,菌丝就可以把瓶长满,第二种的话就是用锯木屑与麦麸等配成培养基。
2、耳目的准备
我们常常用的有那个桦木材和完斗科。
选择胸高处的直径在10-12厘米的耳树,给砍成1-1.2米段子,被砍的那一面用那个石灰刷一下,然后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晒。
3、接种
我们首先用乙醇给那个工具消毒。
然后,用电钻在树上打穴距在七厘米,垂直深1.5厘米的。
枝条菌种放入接种孔,用锤子把它与那个木头的表面,弄的比较贴服没有缝隙。
4、定植的管理
我们将耳木按“山”字形状或者“井”字形堆垛。
堆内的温度在20~28℃最好,湿度的话在百分之八十左右。
当菌丝已长到木质部以及弊纳贺少量的耳芽时,就要及时的散堆排场。
如果想种植黑木耳的农民朋友,要注意正确的种植方法和技术,细心的做好管理工作,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到大家。
关于黑木耳种植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蜜蜂的习性有哪些?养殖蜜蜂的前景怎么样?
问答拓展:大棚种植木耳和漏天种植木耳的区别
木耳品质上区别不大。大斗蔽棚种木耳温湿度可控,占地少槐销含,投入大。露天种植木耳占用耕地多、温湿度难以控制,特别是连雨天,木耳易烂,但投入相铅笑对少。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