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白粉虱特效药(白粉虱用什么药效果好)

2024-04-1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655 次
白粉虱特效药(白粉虱用什么药效果好)

来看一下后台专家是如何诊断的:

吕兰华(山东省聊城市擅长南方果蔬植保技术)

白粉虱危害。白粉虱成虫防治可选用,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烯啶虫胺+联苯菊酯、噻虫嗪+联苯菊酯等。配合杀卵、杀若虫药剂噻嗪酮喷施。效果好,持效期长。

夏英三(山东省临沂市擅长白菜、菠菜、草莓、辣椒等作物的植保技术)

白粉虱,抗药性强,可以用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藜芦碱,螺虫乙酯喷雾防治。

冯涛(安徽省六安市擅长植保技术)

白粉虱危害,建议使用联苯菊酯+烯啶虫胺或噻虫嗪喷施防治。

郭欣华(山东省聊城市擅长番茄、苹果、油菜等作物的植保技术)

白粉虱危害,用螺虫乙酯、吡丙醚、吡蚜酮、噻虫胺、噻嗪酮、吡虫啉、高氯·噻嗪酮等药剂防治。

刘风花(山东省菏泽市擅长草莓、葱、大豆、辣椒等作物的植保技术)

白粉虱,用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烯啶虫胺,联苯菊酯,功夫喷雾防治。早晚喷施,连续喷施2次,两样复配一起喷施,正反面喷施均匀。

知识小课堂——辣椒白粉虱

习性症状:

一、生活习性。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但忌白色、银白色,不善于飞翔。在田间先一点一点发生,然后逐渐扩散蔓延。田间虫口密度分布不均匀,成虫喜群集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并在嫩叶上产卵,极不易脱落。随着植株生长,成虫不断向上部叶片转移,因而植株上各虫态的分布就形成了一定规律:最上部嫩叶,以成虫和初产的淡黄色卵为最多;稍下部的叶片多为深褐色的卵;再下部依次为初龄若虫、老龄若虫、蛹。

二、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叶片背面,口器刺入叶肉,吸取植物汁液,造成叶片褪绿枯萎,果实畸形僵化,引起植株早衰,影响减产。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大,群聚为害,能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

三、为害作物。番茄、茄子、甜辣椒、彩椒、人参果、酸浆、芹菜、黄瓜、菜豆等各种蔬菜。

发生规律:

一、温室条件下一年发生约10余代。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地区的越冬虫态不同,一般以卵或成虫在杂草上越冬。繁殖适温18~25℃,成虫有群集性,对黄色有趋性,营有性生殖或孤雌生殖。卵多散产于叶片上。若虫期共3龄。各虫态的发育受温度因素的影响较大,抗寒力弱。早春由温室向外扩散,在田间点片发生。

二、1975年始于北京,现几乎遍布中国。

农业防治:

培育”无虫苗”育苗时把苗床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苗房进行熏蒸消毒,消灭残余虫口;清除杂草、残株,通风口增设尼龙纱或防虫网等,以防外来虫源侵入。加强栽培管理结合整枝打权,摘除老叶并烧毁或深埋,可减少虫口数量。采用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中华草蛉和轮枝菌等天敌可防治白粉虱。利用白粉虱强烈的趋黄习性,在发生初期,将黄板涂机油挂于蔬菜植株行间,诱杀成虫。

化学参考防治药剂:

20%呋虫胺可溶粒剂(低毒)使用30-50克/亩喷雾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低毒)使用4-6克/亩喷雾

2.5%联苯菊酯水乳剂(低毒)使用20-40毫升/亩喷雾

3%啶虫脒微乳剂(低毒)使用30-60毫升/亩喷雾

22%螺虫·噻虫啉悬浮剂(中等毒)使用30-40毫升/亩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