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贵州十二大特色农业产业介绍

2024-01-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99 次
贵州十二大特色农业产业介绍

  这一篇总结会给全国农资人说明一下“贵州十二大特色农业产业介绍”的内容进行详尽介绍,期待对农友们有点帮助,欢迎大家收藏本站!

  2023年,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为茶叶、食用菌、蔬菜、牛羊、特色林业(毛竹、油茶、胡椒、皂甙等)、水果、生猪、中药材材料,刺梨,生态渔业,辣椒,生态家禽。

  据介绍,在贵州12个特色优势产业中,茶园面积700万亩,辣椒面积545万亩,李子面积263.5万亩,面积仙人掌面积200万亩,蓝莓面积19.3万亩,居全国首位。大麦、大麦、太子参等产业规模进入全国前三。蔬菜、食用菌、火龙果等产业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农业生产能力显着增强,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比2023年增长了60%以上。

  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到2023年达到2540亿元,全国排名上升至第14位,比2023年上升3位。

  耕地亩均种植业产值4098元,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农业产值4.05万元,分别比2023年增长58.2%和69.5%。

  农村产业进一步整合发展。

  贵州省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217家,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6669亿元,加工转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贵州已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5个、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3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13个、特色产业集群1个、产业强镇29个。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粮食、油料、经济作物、水果、药材、茶叶、蔬菜、畜牧业等。

  第二产业——产业包括酿酒、饮料、精制茶制造、煤炭开采和矿石开采、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化工企业、电子设备制造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对外经济贵州资源丰富,引进了很多国外项目。

  旅游业也很发达,吸引了很多游客。


好文探索:贵州纵深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黔货出山”势头猛 “利益联结”荷包鼓。

  ——贵州纵深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入夏,贵州的水果、蔬菜、辣椒等特色农产品陆续大规模上市。

  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生机勃发,一改贵州农村产业“样样都有、样样不成气候”的历史。

  2023年,贵州省委决定在全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全面推行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和基层党建“八要素”。

  2023年2月,贵州出台《省委省**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制度》,成立12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12位省领导分别领衔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坝区种蔬菜、辣椒、食用菌,坡地种茶叶、果树、中药材、刺梨,山上养牛羊,林下发展生态种植养殖……当年,贵州茶叶、刺梨、蓝莓、李、辣椒种植面积全国第一,食用菌产量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农业增加值增长5.7%,增速居全国前列。

  今年1月,贵州将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为茶叶、食用菌、蔬菜、牛羊、特色林业(竹、油茶、花椒、皂角等)、水果、生猪、中药材、刺梨、生态渔业、辣椒、生态家禽。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贵州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产业发展,既战疫又战贫,超常规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一季度,受疫情严重冲击,贵州的农业增加值仍然增长了2.3%,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贵州脱贫攻坚连战连捷。

  贫困人口由2023年的923万减少到2023年的30.8万,累计减贫892万,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由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转变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

  这其中,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居功至伟。

  据统计,仅2023年农村产业革命就带动全省111.8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到今年初,全省还有威宁、纳雍、榕江、从江、晴隆、紫云、沿河、望谟、赫章等9个深度贫困县未摘帽,织金县、水城县、七星关区等3个县(区)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

  这,是贵州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攻克的最后堡垒。

  用好“主力军”,冲刺“主战场”。

  贵州聚焦“9+3”县(区),纵深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村产业革命掀起**。

  蔬菜产业,为全面推进蔬菜保险,安排2000万元支持“9+3”县(区)开展蔬菜政策性保险工作,全面开展蔬菜自然灾害和目标价格指数政策性保险。

  牛羊产业,聚焦“9+3”县(区)和牛羊产业重点县,计划培育建设400个肉牛适度规模家庭牧场,建成600个肉羊适度规模家庭牧场,带动2万贫困人口参与牛羊产业发展增收。

  辣椒产业,计划在“9+3”县(区)发展79万亩辣椒种植,并安排专项补贴资金对“9+3”县(区)经营主体自缴部分保费给予支持。

  今年4月,纳雍县的玛瑙红樱桃红了。

  京东物流来到纳雍县厍东关乡,联合中国供销合作社、贵州冷**司为玛瑙红樱桃牵线搭桥,解决了**渠道问题,10万单订单共100吨樱桃通过物流的生鲜冷链运往广州。

  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贵州筑牢稳定产销对接渠道。

  今年上半年,贵州农产品**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1至5月全省农产品累计促销473万吨、**额173亿元。

  5月22日,全省88个县与贵阳农产品物流园签订免费入驻协议,“无条件”进入贵阳市场。

  巩固扩大省内市场,加快拓宽省外市场。

  6月2日,贵州“9+3”县(区)特色农产品首场省外产销对接活动在上海市贵州绿色农产品展销中心举办。

   贵州不断探索尝试直播带货新业态,先后与阿里集团、字节跳动(抖音)等大型电商、新媒体平台达成合作。线上开展“纳雍樱桃”“麻江蓝莓”等产品**持续火爆。贵州电商云在线采购平台美乘网1至6月线上线下**贵州农产品6908.69万元。

  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正以泉涌之势走向市场,“黔货出山”如猛虎下山,风行天下。

  “这是引进的新品种,东韵红茄和亮剑黑茄,每株可长出10到12个茄子。

  茄子上市以来,成功打入马家湾、新雪域等遵义本地较大型农批市场,实现日**量约8吨。”。

  7月2日,在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万亩大坝上,小茄子成就大产业的“传奇”**正在上演。

  发展产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群众增收,关键在于利益联结。

  今年以来,贵州继续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要求,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采取多种方式让农民参与产业发展,让农民充分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促进企业、合作社、农民三者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发展共同体。

  遵义市出台了《遵义市与时俱进落实“四新一高”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四新一高”内涵再升华,对发展观念再革新,对科技投入再加码,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普定县探索“一村一公司”发展模式,构建县乡村**公司运营机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村企合一”的发展新路子。

  关岭自治县将落实“分户饲养、集中育肥、培育品牌、统一营销”发展模式,建立健全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生态体系。


精选问答:


  1、贵州12个农业特色产业是指哪些?

  茶叶、食用菌、蔬菜、牛羊、特色林业(竹、油茶、花椒、皂角等)、水果、生猪、中药材、刺梨、生态渔业、辣椒、生态家禽。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贵州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产业发展,既战疫又战贫,超常规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2、什么是贵州一二三产业分别是什么?

  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1.第一产业指农业。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2.第二产业指工业。第二产业以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产业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3.第三产业指服务业。中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