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稻飞虱会引发纹枯病吗

2024-03-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297 次
稻飞虱会引发纹枯病吗

那么,稻飞虱有哪些危害,又该如何防治呢?

一、稻飞虱的危害特点

水稻稻飞虱属于两迁性害虫,它的种类主要有白背飞虱、灰飞虱、褐飞虱三种;对于水稻中后期主要以褐飞虱、白背飞虱危害为主。这个时候,稻飞虱主要以成虫、若虫潜伏在水稻的茎基部,不易被发现。它通过吸食稻株的汁液,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的营养传输,同时使伤口感染病害,最终倒伏减产。从田间查看,纹枯病发生严重,尤其是偏施氮肥、受水淹以后抗性弱的田块,发生比较严重。

二、稻飞虱的发生特点

在田间采取防治稻飞虱时,需要抓住稻飞虱危害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防治。

1.雨水多田湿度大,稻飞虱最适宜的发生温度是25-28度,相对湿度80%左右,由于今年雨水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稻飞虱偏重发生,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季多雨,特别有利于稻飞虱严重发生。

2.病害防治不好,田间湿度大,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发生严重的田块,菌源量充足,有利于稻飞虱的隐藏,发生蔓延危害。

3.偏施氮肥,稻飞虱有趋嫩性,多在嫩绿的植株上吸食汁液,由于今年雨水多、除草时间长,很多田块偏施氮肥,茎秆柔弱,抗性差,有利于稻飞虱产卵寄主危害。

4.爆发性强,稻飞虱繁殖和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借助台风入侵危害,雌虫每只产卵成百上千粒,爆发性强,一定要采取“压前控后”综合防治。

5.隐蔽性强,由于水稻种植密度大,稻飞虱主要在水稻的茎基部或者在叶鞘内,一般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三、稻飞虱的防治要点

由于今年水稻的生育期差别比较大,气候也比较特殊,打乱了原有的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出现了防治无规律,重发区域有轻发田块,轻发区域有重发田块,稻飞虱小虫子大危害,防治要点有以下几点:

1.施药用足水量

由于稻飞虱主要在水稻的茎基部危害,施药时水量不足,避免药液喷淋在茎基部,导致稻飞虱防治效果降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建议一亩地(667㎡)保证2桶水(30-40L),自走式喷雾机亩用水量20-30L,如果必须使用无人机防治,需要保证亩用水量2-3L,同时降低飞机的速度和高度,喷洒均匀,遇到多雨时候需要加入植物油或者有机助剂有利于药液附着。

2.田间保持浅水层

由于前期持续下雨,很多田块没有进行晾田,此时都在集中晾田,田间无水,施药后稻飞虱掉落在田间,很多没有喷施到药液的稻飞虱,难以防除。所以,施药时保持有浅水,稻飞虱中毒后掉落水中就不会产生危害。

3.药剂复配要合理

由于稻飞虱已经发生,必须采取速效性+持效性的药剂,但很多农民朋友只是使用单剂噻虫嗪或者吡蚜酮,导致防治效果不好,建议选择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噻虫胺、异丙威、敌敌畏之类的复配防治。

针对即将成熟的水稻,如果稻飞虱发生严重,田间水稻密度大,田间没有水,为了减轻农药残留,又没办法采取喷雾防治,则可选择敌敌畏拌土或拌沙撒施熏蒸防治。

4.施药器械要正确

针对稻飞虱的防治,施药器械建议选择汽油机或者弥雾机,雾化好水量足效果好,有利于药液喷淋到水稻茎基部;中后期稻飞虱爆发后,不建议选择飞防防治,由于飞防水量少,稻飞虱可借助风力扩散转移危害。

5.施药时间要合理

防治可以选择早上有露水时,飞虱在叶片中上部,翅膀有露水,施药时稻飞虱不容易掉落逃跑,可以更好的接触药液;不建议温度高、光照强的时候施药,因为稻飞虱隐藏在茎基部,不易接触到喷施的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