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枯病的症状有哪些(小麦苗期纹枯病症状)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世界60%人口的主要食粮,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年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一半。然而水稻病害一直严重影响水稻的生产,因此研究和防治水稻病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是水稻上三大病害,我国对稻白叶枯病、稻瘟病以抗病品种为的综合防治措施,对稻纹枯病运用肥水管理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对策均能控制危害。但由于病害流行规律复杂,防治难度大,三大病害仍然将是今后的主要监控对象。
稻田病害发生和防治时序
稻瘟病一危害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中流行情况最为复杂,潜在威胁最大的病害。全国各地稻瘟病如不进行防治,稻谷每年平均减产可达300亿kg,而即使在防治条件下年平均损失仍可达200亿kg。
二症状及其症状的多样性
根据危害时期和危害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叶枕瘟,秆瘟,穗茎瘟和谷粒瘟,一般以叶瘟,节瘟,穗颈瘟最为常见,危害最大。
(1)发病时期和发病部位:从幼芽到近成熟均可感染,最易感病的生育期是幼苗4叶期(苗瘟)、分蘖盛期(叶瘟)、抽穗期(穗颈瘟)。
(2)叶瘟症状变化:病斑因天气条件,品种抗性的差异,在形状、大小和色泽上有所不同,分为4种病斑类型:
叶瘟的四种症状,1-4分别是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和褐点型
三栽培条件以施肥和灌水最为重要。
(1)施肥
肥料用量:氮肥过量硅质化程度下降发病重。施肥时期:偏迟会使病害加重。分蘖期追肥会引起叶瘟,孕穗期追肥引起穗瘟。(2)土壤和灌溉
一般中性土壤发病轻,酸性土发病重土温低的冷浸田、长期深灌田发病重长期干旱、田间水分不足,稻株蒸腾作用减弱,影响硅酸盐在体内的运转,细胞硅化程度低,易诱发病害发生。穗茎瘟
四稻瘟病的防治
(1)防治策略应采用以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为中心,防病栽培措施为基础,适时施药保护为辅的中和防治策略。
1减少菌源:
种子稻草处理2压低病害流行速率:
合理栽培措施药剂保护(2)加强水肥管理
1合理施肥核心: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前期发得早,中期控得牢
2薄水栽秧,浅水护田,分蘖期烤田,促进稻叶老健,增强抗病力。
(3)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
10%401抗菌剂稀释1000倍浸种48小时;80%402抗菌剂稀释8000倍浸种,早中籼稻需浸2-3天,粳稻需3-5天;50%多菌灵稀释1000倍浸种,早稻需浸2天,晚稻需浸1天;20%咪鲜胺稀释2000倍浸种,早稻需浸2天,晚稻浸1天。2喷药保护:关键是防治对象和防治时期。
控苗瘟:早稻秧田:发病初期喷药1次;双季晚稻:气象有利喷药1次;一季中晚为主秧田:感病品种喷药1-2次。巧治叶瘟:感病品种、发病中心早的田块是主要防治对象田。以稻株上部三片叶为准,病叶率为3%左右施药及时控制发病中心,用药剂挑治。狠抓穗瘟防治(穗瘟是防治的重点):一次施药:始抓穗期;二次施药:以破胸和齐穗期各施一次药防治效果最优,错过时期防治效果差。3常用药剂:40%克瘟散和50%异稻瘟净,用100-150g/亩,兼治纹枯、叶蝉、飞虱,但防治效果差,残效短;100g/亩的40%富士1号和25-30g/亩的75%三环唑,可以兼治菌核病和云形病;25%敌力脱EC稀释1500倍或20%咪鲜胺EC稀释1500倍,每亩用药液60-75kg,可以兼治纹枯和水稻中后期病害。
稻白叶枯病一危害
我国1950年首次在南京郊区发现,目前除新疆外各省都有发生,但以华东、华中和华南稻区发生普遍。我省解放以来流行6次。
我国水稻白叶枯病的分布图
二症状
由于品种、环境和侵染方式不同,症状有以下几种类型:
(1)普通型(典型叶枯型):从叶尖、叶缘开始,后沿叶脉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向下加长加宽而扩展成条斑。病部易见黄色菌脓。
普通型白叶枯
(2)急性型:主要在环境适宜或品种感病情况下发生,叶片病斑暗绿色迅速扩展,几天内全叶呈开水烫伤状,随即纵卷青枯,有菌脓。
急性型白叶枯
三栽培条件
(1)耕作制度:对白叶枯病的流行有重要影响,一般以中稻为主地区和旱、早、中晚混栽区病害易流行,而纯双季稻区病害发生较轻。
(2)栽培管理:以肥水影响最大,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深水灌溉或稻株受淹会引起白叶枯病。旱育秧田,秧苗发病轻。
四防治
(1)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
抗病品种有镇稻511、9602和协优63等,9311中抗。
(2)无病区不从病区引种,引种必须严格检疫。
(3)妥善处理病稻草
重病田稻草、打场残体、秕谷先处理。稻草做肥料要用高温堆肥,促使充分腐熟,避免稻草直接还田,使病菌扩散。病区不使用病草扎秧把。不用病草做草套围秧畦不用病草做浸种催芽的覆盖物不用病草堵水口,涵洞。不用病草铺垫拖拉机道路。打谷场及村庄附近应开沟截水,防止菌水流入水渠,污染秧田和大田。华南稻区应在春耕和夏种前提早整田,消除田边再生稻株和杂草。(4)种子消毒
10%401稀释1000倍或80%402稀释2000倍浸种2-3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倍浸种2天。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倍浸种2天。(5)加强肥水管理
浅水灌溉,适时烤田,严防深灌、串漫灌。管水:前期浅水,中期晒田,后期湿润。晒田:分蘖末期烤田效果最好,做到田边有裂,新根露白,叶色褪淡,脚踩田不陷。避免氮肥施用过多和过迟。(6)药剂防治
1药剂品种:
当前的杀菌剂中,只有叶青双(噻枯唑、川化180、叶枯宁)对人畜安全,防治白叶枯病有效。使用25%的可湿性粉剂每亩75-100g,兑水叶面喷雾。叶枯净(稀释300-500倍)叶枯灵(稀释500倍)和代森铵(800倍)等对白叶枯病有效。2喷药方法和时期:
病害常发区的秧田,在三叶期和移栽前各喷一次;出现零星发病中心时挑治,喷药封锁发病中心,但要在露水干后进行,防止人为传病;发病中心多或者是感病品种应该全天防治;暴雨后必须对感病品种立即喷药。水稻纹枯病一症状
病部如同云朵的形状
二防治
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时施药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水肥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
水控:前浅,中晒后湿润,烤田效果明显。肥防: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2清楚菌核
灌水耙田后打捞菌核,但是作用有限。3药剂防治
前期施药(分蘖末期):杀死气生菌丝,控制水平扩展;后期施药(孕穗至抽穗):抑制菌核形成,控制垂直扩展,保护顶部功能叶。4常用药剂
抗菌素:井岗霉素60ppm75-100kg药液/亩或10万单位纹霉清;有机氮制剂:50%多菌灵,50%托布津或50%纹枯利100g/亩,兑水75kg;有机砷制剂:10%稻宁100g每亩,5%田安200g每亩,50%退菌特50g每亩或者2%稻脚青100g每亩,兑水75kg,应在孕穗前使用,以免发生药害。三唑类:20%三唑酮wp25g每亩或者25%敌力脱Ec100g每亩。(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