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莱猪是什么 台湾进口莱猪是什么

2024-03-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722 次
莱猪是什么 台湾进口莱猪是什么

莱猪(LaiwuPig)是一种优质瘦肉型猪,是山东莱芜市地方特色品种,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肥肉率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莱猪的生产和养殖已成为莱芜市的一项重要产业,也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莱猪的特点

莱猪是一种优质瘦肉型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生长快,适应性强

莱猪生长速度较快,能够快速增重,同时适应性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气候条件。这使得莱猪的养殖成本较低,也降低了养殖风险。

肥肉率低,肉质细嫩

莱猪的肥肉率较低,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这不仅符合现代人们健康饮食的需求,也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

营养丰富,健康有益

莱猪的肉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

莱猪的养殖方法

莱猪的养殖方法包括自然放养和圈养两种方式。

自然放养是指将莱猪放养在自然环境下,让其自由觅食,自由活动。这种方式对于莱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好处。

圈养是指将莱猪圈在固定的场所,人工喂养,控制饮食和生活环境。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莱猪的生长情况,使其更加健康。

拓展百科知识

莱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莱芜市是著名的“煤城”,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近年来,莱芜市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莱猪的养殖成为了莱芜市的重要产业之一。

优质瘦肉型猪,是一类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的猪。这类猪的瘦肉含量高,肥肉率低,适合现代人们健康饮食的需求。目前,国内外对优质瘦肉型猪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参考来源:《猪业发展报告(2024)》、《猪的品种与育种》

相关问答拓展:

1、莱猪是什么意思?

从本质上说,莱猪并不是生猪的单独品种,任何一类品种的生猪,都能成为莱猪。

莱猪其实就是通过长期给生猪投喂含有莱克多巴胺的饲料后,所形成的瘦肉型生猪。

2、莱猪与非莱猪区别?

莱猪,是指美国饲喂含有瘦肉精的猪肉;非莱猪,当然是没有喂瘦肉精的猪肉。

莱猪一词,于台湾省进口美国猪肉。美国的养殖场,是允许饲喂含有瘦肉精的饲料的,所以美国的猪肉,被叫莱猪。瘦肉精,是镇静一类的药物,可以提高生猪的瘦肉率和生长速度,它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前期引起恶心、头晕、四肢无力、双手颤抖等;后期会头痛、心律失常呕吐等;严重为致人死亡。

3、美国莱猪什么意思?

意思是美国特有的猪的种类一种。

4、美国瘦肉精猪出口哪里?

美国瘦肉精猪称“莱猪”,我国台湾省就是其出口地之一。

拓展好文:台湾“莱猪”卖给大陆的背后:那些年我们在美国买的养猪场。

  今天,我们来聊聊台湾地区“莱猪”

  和**肉产业的事情。

  最近,台湾“莱猪”的事情闹得很凶,在正式介绍之前,先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背景。

  “莱猪”指的是服用了莱克多巴胺药物的猪,这种药物能够让包括猪、牛、鸡在内的动物的脂肪减少,增加瘦肉的分量,从而提高肉类的产量。在中国,莱克多巴胺还有一个我们更熟悉的名字——“瘦肉精”。

  尽管目前科学界还不明确莱克多巴胺的具体毒性和致病能力,但普遍认为它有导致**和新生儿畸形的风险。早在2024年,包括中国和欧盟多国在内的160多个国家都明确禁止含有莱克多巴胺的猪肉进入市场。中国大陆食品监管部门的标准是“零检出”——也就是绝不允许市面上的猪肉含有任何瘦肉精的成分。

  不过,美国是个例外。

  但包括大陆、台湾在内的东亚地区则不同,绝大多数东方人的饮食习惯是完全接受猪肉和猪内脏的,比如我个人就很喜欢吃炒猪肝和爆肥肠。如果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制品流入市场,东方人由于饮食习惯则更容易受到影响。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陆续开放了含有莱克多巴胺的美国猪肉的进口。

  各地的普通民众当然是反对的,他们纷纷走上街头**进口美国“莱猪”的决定。但台湾地区的某些人的行为让人出离了愤怒——1月15日,台湾地区节目《博恩夜夜秀》的主持人曾博恩在节目中说:

  “莱猪进口台湾后,官员不吃、平民不吃、小学生也不要,军人警察更不用说了,那这些莱猪要卖给谁啊?我有个**的想法,我们进口'莱猪'做成肉松,然后卖给大陆,大家觉得怎么样?

  ▲小伙儿长得挺精神,怎么就净说些不靠谱的呢

  让他本人没想到的是,这样的说法竟然在观众中引起了剧烈的掌声,甚至在台湾地区的社交网络上也有很多支持者。

  对于这样的事情,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是如此回应的:大陆严禁台湾地区生产或经台湾地区转运的肉类产品输入。也就是说,不管什么肉,不管原来在哪里生产,甚至只要在运输过程中经过了台湾岛,就不允许进入大陆市场。

  所以,我们大可放心:

  我们是绝对吃不到“莱猪”的。

  **的事情,我们不多谈。

  但猪肉的事情,有必要好好聊聊。

  **肉市场有多庞大

  只要谈猪肉问题,就绕不开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市场和生产地。

  我们看看中国的猪肉产量有多么“可怕”——甚至不用把中国和各个国家比,只用几个省和别的国家比就足够了:

  ▲2024猪肉生产

  中国省份vs其他国家

  2024年,**肉产量5200多万吨,

  几乎是美国猪肉产量的五倍。

  德国猪肉产量和四川省不相上下,

  湖南省猪肉产量比西班牙更高......

  中国一个省的猪肉产量,几乎就等于一个欧洲发达国家的猪肉产量了。

  但即便如此,我国每年仍然有1200万吨上下的“猪肉缺口”需要依靠进口外国猪肉来填补,最近几年,我们几乎每年都要从美国进口200万吨左右的猪肉,可美国猪肉也仅仅只能解决全国2%的需求。

  没办法,我们实在是太会吃了:红烧肉、粉蒸肉、糖醋里脊、红烧排骨、排骨藕汤、爆炒肥肠......写到一半我都饿了。

  看完**侧,我们再来看看需求侧——中国的猪肉消费量一样“恐怖”:

  ▲2024**肉消费

  和生产量的情况类似,**肉消费量也比后面几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也恰恰是这种天文数字级别的猪肉需求,才给了猪肉价格上升以足够的动力——中国的猪肉需求实在太大了,只要有一点风浪,猪肉就会“供不应求”。

  中国的猪肉产业实在过于庞大,以至于为了养猪,中国顺路也成为了进口大豆最多的国家——80%的进口大豆都被制成了高蛋白饲料。所以不要再说中国的猪肉被外国“卡脖子”了——就算把全美国的猪都运到中国,也就只够我们吃两个多月。中国养了世界一半以上的猪,这手得多大才能用猪肉卡中国的脖子?

  庞大的市场培育了强大的企业。在中国乃至世界猪肉市场上,出现了一个超级巨头。

  “万洲国际”是谁

  这个在中国诞生的世界肉类巨头,就是“万洲国际”。

  ▲万洲国际旗下品牌

  实际上,万洲国际还有一个中国人几乎都知道的名字——双汇。

  2024年1月21日,双汇国际改了名字,变成了今天的万洲国际。

  双汇是中国肉类品牌的传奇——1984年,双汇的前身,漯河肉联厂还是一个在河南省内排名垫底、濒临破产的小工厂。30年之后,2024年,双汇已经更名万洲国际,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企业,旗下的双汇和史密斯菲尔德品牌,分别在中美猪肉市场上占据了龙头地位。

  对,就是我们在电视广告、电梯广告和地铁广告经常看见的那个牌子。尽管生产基地在美国,但“史密斯菲尔德”的确是双汇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在双汇集团崛起的背后,是河南老乡们的奋斗。

  1968年,28岁的河南青年万隆从铁道兵部队**,回到了家乡河南漯河,在漯河肉联厂工作。

  1984年,44岁的万隆当选厂长,成为了漯河肉联厂的首位“选举厂长”。亲自带着工人们一起杀猪劳动,当年就把一个河南省内排名垫底、濒临破产的小肉联厂扭亏为盈。

  ▲双汇集团、万洲国际董事长万隆

  90年代,中国经济开始加速发展,消费逐渐升级。万隆瞅准了这个机会,投入大量资金引进美国、德国、荷兰的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全面改造落伍的老式肉联厂。除了硬件升级,双汇还开始引入当时外国市场已经流行但中国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火腿肠、冷鲜肉品类。

  多年精心准备后,双汇王中王、双汇冷鲜肉等一系列品牌被引入市场。在先进技术装备和超前经营理念支持下,双汇取得了快速发展。1998年成功上市,成为了中国肉类的第一品牌。

  不过在双汇的发展历史上,

  并不是一直这么一帆风顺。

  双汇最大的危机是2024年的“瘦肉精”风波——2024年3月15日,央视曝光了双汇济源工厂收购含有“瘦肉精”猪肉的事情,次日双汇就被停牌调查,损失高达121亿元。尽管万隆和双汇管理层、经销商们连续两年都召开“万人大会”反思瘦肉精的问题,但显然不足以平息市场的愤怒。

  ▲当年双汇的“万人大会”

  除了“瘦肉精”事件之外,这几年里双汇还几经转手,险些沦为外资企业。

  2024年4月26日,由美国高盛集团、鼎晖授权,高盛子公司——香港罗特克斯集团,以20.1亿元人民币从漯河方面获得了双汇集团60.72%的股权。在罗特克斯的股权之中,高盛持股51%,鼎晖投资占49%。从此,双汇这个100%的国资企业成为了美国高盛控制下的外资控股企业。

  不过幸运的是,此后高盛不知为何开始减持双汇的股份。2024年,高盛将它持有的罗特克斯的股权下降到了46%,鼎晖投资的股权则升到了54%。双汇又回到了中国资本的手中。2024年,高盛把剩下股权中的一半也转给了鼎晖,随后慢慢隐退。

  ▲外国股权逐渐退出

  至今还有很多人拿着2024年的新闻说双汇其实是一家纯粹的外资企业,这就属于信息滞后了。今天,属于外国投资机构的股权已经基本退出,管理层实现了对双汇的控股(36.01%),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也是来自中国的鼎晖(12.94%)。

  问题来了,万洲国际的管理层里又有那些人呢?

  嗯,前四个董事,三个河南老乡。

  在“瘦肉精”事件两年后,双汇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2024年,双汇集团以71亿美金收购了美国最大的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在随后的几年中,双汇又先后收购了欧洲、美国多个猪肉生产商。

  今天,万洲国际(双汇)的主要收入实际上来自于美国市场,第二位的才是中国市场,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国际巨头。

  ▲万洲国际收入情况

  多数来自美国市场

  尾声:

  **肉产业的安全

  说回“莱猪”这件事儿,岛内有些人幼稚地想把那些含有莱克多巴胺成分的美国“毒猪肉”卖到大陆市场,殊不知,美国最大的猪肉生产企业竟是双汇的子公司。

  所以“莱猪”这件事儿,完完全全就是某些人的呓语,不值得我们用太多的篇幅讨论。

  猪肉产业这件事儿上,我看到的其实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国肉类产业的安全是中国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

  让我高兴的就是,中国在猪肉产业上有着非常强势的话语权和市场地位。恰恰是这种地位,才让中国的猪肉供应不至于出现严重的风险,也才让我们不至于担心“吃不到猪肉”——不过,“吃不起猪肉”的问题还是挺严重的,至少我自己买一斤五花肉吃也觉得有点心疼。

  中国素来都讲究“民以食为天”,以前我们只追求吃饱,现在我们还要追求吃好。肉、蛋、**是膳食之中重要的蛋白质,一个人想要健康,就必须摄入足够的肉、蛋、**。甭管是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还是鱼肉,“吃肉”对我们来说不仅很爽,而且还有非常重要的健康意义。

  如今,中国的很多人已经脱离了黄土地,告别了农业生产,转而走向工厂、公司和街头,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但毫无疑问,农业永远是基础,农业永远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投入。

  2024年末,有一条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

  中国19岁男性平均身高175.7cm,女性163.5cm,均为东亚第一,中国男性成为了世界上身高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群。

  朋友们,这条新闻,可能就是中国农业发展路上

  一个甚至不值得大规模宣传的意义。

  但,这正是中国农业的成绩。

  参考资料:

  1.Bilibili.风中虾壳.【数据可视化省国pk】小样,我还是用一个省和你比!!中国各省和外国猪肉产量排行(1980-2024)

  2.中银国际:万洲国际,领先的蛋白质提供商

  3.广发证券:全球肉制品行业龙头,看好双汇肉制品放量贡献业绩

  4.广发证券:全球猪价呈现上涨态势,万洲国际迎来机遇

  5.东吴证券:囊括中美两大猪肉龙头,一体化布局下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