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湖羊好养吗 湖羊好养吗-

2024-03-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078 次
湖羊好养吗 湖羊好养吗-

湖羊是一种比较容易饲养的肉用羊,其肉质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那么,湖羊真的好养吗?

湖羊的饲养环境和方式

湖羊适应性强,能够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了保证湖羊的生长和发育,养殖户需要为湖羊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方式。湖羊需要有干燥、通风、透光的饲养场所,以保证湖羊的健康和生产效益。湖羊需要有充足的饲料和水源,以满足湖羊的生长和发育需求。湖羊需要定期接种疫苗和做好防疫工作,以保证湖羊的健康和安全。

湖羊的饲养管理

湖羊的饲养管理是影响湖羊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饲养户需要掌握科学的饲养方法和技术,合理调配饲料,定期检查湖羊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保证湖羊的生长和发育。饲养户还需要注意湖羊的运输和**环节,确保湖羊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湖羊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湖羊肉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广阔。湖羊肉质细嫩、口感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同时,在我国**的支持下,湖南等地区也加大了对湖羊养殖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了湖羊产业的发展。

拓展百科知识

湖羊:是中国湖南省常见的一种肉用羊,分布在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等地区。湖羊体型中等,毛色黑白相间,肉质鲜美,适合于肉制品加工和消费。

肉制品加工:是将肉类原料通过热加工、腌制、烟熏等方式,制成具有保质期和口感等特点的肉制品,如腊肉、火腿、香肠等。肉制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也促进了肉类产业的发展。

参考来源:

1.《湖羊养殖技术》

2.《肉类加工技术》

3.《现代农业科技》

相关问答拓展:

1、湖羊养殖哪里好?

朋友经常说起,辉煌牧业是浙江特别牛的专业纯种湖羊养殖基地,前段时间签了2亿多大单的。据说辉煌牧业还是国家级湖羊养殖基地呢,是浙江省规模化、标准化的湖羊养殖基地,提供的都是纯种湖羊。辉煌牧业在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胥仓村庄里自然村,交通十分方便,不管你是乘坐飞机,还是高铁都是很方便的。

2、湖羊养殖:在湖北宜昌适合养殖湖羊或者小尾寒羊吗?

您好,湖北养殖肉羊建议选择小尾寒羊或者波尔山羊这样的品种湖羊涨势慢,体型小。不如以上两个品种。我场是大型专业肉羊良种繁育场,如果打算引种养殖或者了解相关养殖技术都可以和我交流,在我场引种负责品种的运输专业养殖技术的支持,另提供销路。养殖的成本要看你是育肥还是繁育,育肥小羊五个月左右就可以出栏。

3、寒羊和湖羊哪个更有经济价值?

把小尾寒羊和湖羊放在一起做比较,是因为从目前国内的肉羊养殖业来看,国内优秀肉羊品种也只有这两个能拿的出手的品牌。

为了更准确地比对利润,咱们还是先来大概了解下小尾寒羊和湖羊的“前世今生”。

小尾寒羊的整体优势是体格高大、生长发育快、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合群性强,适合舍饲或者半放牧半舍饲。

湖羊的整体优势是性成熟早、繁殖能力强、早期生长发育快、母性好、羔皮美观,主要的养殖方式为舍饲养殖。

咱们重点从繁殖性能、体格大小、屠宰效率、养殖成本这四方面进行对比。

繁殖性能: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小尾寒羊可以做到一年两胎或者两年三胎,每胎产羔2~5只,羔羊成活率至少能达到85%以上;同样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湖羊也可以达到这个繁殖率、产羔率和羔羊成活率。由此可见,小尾寒羊和湖羊的繁殖性能不相上下。

体格大小:拿纯种小尾寒羊和纯种湖羊做比较,很明显可以看出小尾寒羊的体格要比湖羊体格大。这个通过肉眼就能分辨出,没有啥好讨论的。小尾寒羊有角或者角根,湖羊无角,这也是在羊群中分辨它们的最好依据。这点来看,小尾寒羊完胜。

屠宰效率:查找了相关资料,小尾寒羊6月龄公羊屠宰率平均为45.8%,8月龄屠宰率48.3%;湖羊的屠宰率大概为48%~49.41%。可以看出,湖羊的屠宰率略胜小尾寒羊一筹。

养殖成本:我家以前养过纯种小尾寒羊,这个品种料口大(即吃的精饲料多),杂交改良后料口小。纯种湖羊吃的精饲料比纯种小尾寒羊少,但是小尾寒羊可以半放牧半舍饲,湖羊爬坡能力比小尾寒羊还差,不太适合放牧,而放牧又能节约养殖成本。到底谁的养殖成本高?这个还真不好说,只能是半斤八两吧。

4、养湖羊的**忌

1、选用优种

  品种的优良程度对湖羊的生长能力及品质都有密切的联系。我们要选择体型均匀、长速快的种公羊,在繁殖的时候要注意进行串种,防止近亲繁殖。引种的时候要注意其纯正性,要保证具备湖羊的生长优点,否则将会降低湖羊的商品价值。选种后要注意做好繁殖准备,在逐渐进入繁殖期之后,最好是进行分群饲养,然后当其开始**可配种后,再进行繁殖工作。

  2、繁殖准备

  湖羊的性成熟时间是比较早的,在湖羊幼羊出生半年左右后便会进入性成熟期。当9个月左右时便可进行配种,母羊的**时间大约在3周左右。一般在母羊**后1-2天内是最佳的配种时间。母羊**后期周期在5个月左右,并且对配种季节没有太大的要求。如果需要进行再次配种的话,那么我们一般**后的第10小时、20小时内进行。配种时要做好管理工作,增加饲料营养比例,提高**率。

  3、饲养要点

  湖羊的饲料以牧草为主,在饲喂的时候要结合精饲一起饲喂。对于种羊、幼羊等都不可忽略精饲的饲喂。要保证用量让羊吃饱,如果吃完后羊发出叫声则代表不够,要及时补喂。在饲喂的时候,要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每天饲喂两次左右。不能够长期饲喂单一饲料,防止营养不足影响湖羊的生长。我们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的食盐,食盐能够增强湖羊的食欲,促进消化。

4、**防治

  **会对湖羊的生长造成致命的威胁。尤其是一些传染性**,例如羊瘟、五号病等。我们在养殖过程中都要着重注意。不可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防止引发湖羊的肠胃道**。然后要做好湖羊的防疫工作,提高湖羊的抗逆性。并且要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经常观察湖羊的进食情况、活动情况及粪便等。发现异常后要及时隔离然后查明具体原因,再做出对应的措施。

5、内蒙古湖羊哪里的最好?

内蒙古苏尼特羊肉最好,湖羊主要分布于江浙,以太湖区域居多。

和苏尼特右旗主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两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大草原西部,与举世瞩目的“神舟”载人飞船着陆地四子王旗草原毗邻,是闻名遐迩的纯天然牧场,苏尼特羊是该旗的主要畜种,所产羊肉,号称“肉中人参”,具有“鲜嫩多汁,无膻味,肉层厚实紧凑,高蛋白

  湖羊由蒙古羊南迁,长期圈养选育形成,主要分布于太湖地区,现全国多数省份都有引种养殖。湖羊是世界著名多胎绵羊品种,皮肉兼用,近年生产方向向肉用型为主转变,优质纯种湖羊减少,种群退化较严重,杂交羊普遍增多。湖羊母性强,是惟一具有夜食习性的绵羊品种,具有良好的舍饲性能。

  1湖羊的形成与品种特点

  1.1湖羊的形成

  湖羊是由蒙古羊南迁,进入浙江、江苏的太湖流域后经过长期圈养和选育形成,是我国一级保护地方畜禽品种,也是世界著名的多胎绵羊品种,在2000年和2024年先后两次被农业部被列入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主要分布于我国太湖地区。

  1.2外貌特征

  湖羊头颈狭长,鼻梁隆起,眼大突出,耳大**,公羊少数有痕迹角,母羊无角。体躯狭长,背腰平直,腹微**,前胸不够发达,体躯呈扁长型。四肢细高,尾扁圆形,为短脂尾,不超过飞节。绝大多数的湖羊被毛纯白色,仅有少数的湖羊在眼睑或四肢下端有黑色或黄、褐色斑点。

  1.3品种特性

  湖羊是中国羔皮与肉羊兼用绵羊品种,为稀有白色羔皮羊品种,产后1~2日宰剥的小湖羊皮花纹美观,有软宝石之称。湖羊终年舍饲,具有早熟、四季**、一年二胎、每胎多羔的特点,泌乳性能好,羔羊生长迅速,生长发育快,湖羊的这一特性有利于工厂化生产肥羔。湖羊肉用性能好、屠宰率高、骨细肉多,肉质细嫩鲜美,膻味轻。杂交改良后产肉性能更好,且耐高温高湿,可作为绵羊肉用杂交的优良母本,杂交一代羊的生长速度和屠宰率均比湖羊本品种提高10%~20%。

  2湖羊的生活习性与生产性能

  2.1生活习性

  2.1.1夜食习性湖羊是世界上有历史记录的、最早实行全舍饲圈养的绵羊品种。湖羊是惟一具有夜食习性的绵羊品种,在原产地有湖羊“夜间缺草不长膘”的说法。研究表明,湖羊夜间采食饲草量大,约占日需草量的2/3。

  2.1.2叫声求食湖羊的长期舍饲形成了“草来张口,无草则叫”的习性。在无外界因子干扰下,听到全群羊发出“咩咩”的叫声,大多因饥饿引起,应及时喂草。

  2.1.3母性强产羔母羊不仅喜爱亲生小羊,而且喜欢非亲生之羔羊,尤其是丧子后的母羊神态不安,如遇其他羊分娩时,站立一旁静观,待小羊羔落地就会上前嗅闻并添干身上黏液,让羊羔吮乳。这种特性有利于羔羊寄养时寻找“保姆”。

  2.1.4喜静怕光湖羊喜欢安静,尤其是妊娠或哺乳母羊,如遇突然噪音则易引起**和影响健康。湖羊怕光,尤其是强烈的阳光,湖羊的生活环境应相对较暗,没有强光照射。羊舍应清洁、干燥,卫生,防止蚊蝇侵扰。

  2.2生产性能

  2.2.1繁殖性能湖羊的产羔率一般为220%~240%,一般情况下母羔在4~5月龄性成熟,公羊8月龄、母羊6月龄即可配种。湖羊可四季配种繁殖,群体很容易实现“2年3胎”,优秀个体可“1年2胎”,秋配春产可当年出栏。

  湖羊妊娠期平均为150d,母羊**周期为16~18d,配种适宜期为**后12~24h,如采用二次配种,则母羊**后6~8h配种1次,间隔8~10h后复配1次。实行2年3胎的湖羊配种、产羔安排为:第1胎4~5月配种、9~10月产羔,留种或生产肥羔;第2胎2~3月配种、7~8月产羔,全部屠宰剥取羔皮;第3胎9~10月配种翌年2~3月产羔,生产肥羔、年底出售。部分羔羊使用寄养和早期断**技术,实行1年2胎。

  2.2.2泌乳性能湖羊泌乳性能强[5],在正常饲养条件下日产乳500g以上,经产母羊日产**量可达1000g左右,月泌乳量达30~35kg。

  2.2.3生长及育肥性能湖羊初生重平均为2.61kg(单羔3.61kg,双羔2.75kg,三羔2.18kg,四羔1.88kg)。羔羊生长发育快,3月龄断**体重可达到公羔25kg,母羔22kg。6月龄体重公羊40kg,母羊30kg。成年羊体重公羊65kg以上,母羊40kg以上。育肥湖羊屠宰率46%~57%,屠宰后净肉率38%左右。

  2.2.4皮毛性能湖羊毛属异质毛,每年春、秋两季剪毛,公羊1.25~2.00kg,成年母羊2kg,被毛中**毛较少,平均细度44支,净毛率60%以上,适宜织地毯和粗呢绒。羔羊生后1~2d内宰杀剥制、加工的羔皮(小湖羊皮)质量最优,毛纤维束弯曲呈水波纹花案,弹性强,洁白美观,是制作皮衣的优质原料,誉为软宝石而驰名中外。

  3湖羊的养殖现状

  3.1分布

  湖羊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和上海等苏南地区,如吴江、常熟、无锡、张家港、江阴、吴县、太仓、昆山、宜兴、溧阳、武进等县(市)。以常熟市湖羊数量最多,吴江县小湖羊皮质量最好。近年来由于肉羊产业的发展,特别是2024年以前羊肉价格的不断上涨,湖羊养殖量快速增大,新疆、河南、湖北、湖南、福建、江西、安徽、甘肃等地也引进了湖羊进行规模养殖。2024年湖羊养殖量达到高峰,全国养殖量约381.5万只,浙江省湖羊约占全国总量的65%。

  3.2养殖现状

  湖羊“自繁散养、自宰、自销”的“三自”养殖模式仍占主导地位。

  长期以来湖羊养殖多以千家万户的散养为主。近年来随着畜牧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户散养逐渐减少,特别是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许多有条件的养殖户通过家庭牧场、规模场等形式逐步向规模舍饲转变,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湖羊养殖仍缺少有影响的龙头企业,优质湖羊种羊场非常缺乏。

  近年由于湖羊生产方向从以往的皮肉兼用型向以肉用型为主的方向转化,杂交现象普遍增多,纯种湖羊数量越来越少,湖羊养殖场“重引进、轻选育”,种群退化比较普遍,对湖羊的产业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湖北湿热条件下,湖羊仍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且较小尾寒羊等表现明显的优势。

  4湖羊的饲养管理与全混合饲料应用

  4.1湖羊饲料与饲养方式

  湖羊长期以来均采用精粗分饲的饲养方式,饲料以草料为主,合理搭配精粗料。随着规模舍饲的发展,TMR技术在部分规模羊场得以应用。近年来湖北引进湖羊基本上都是规模化养殖,起点较高,以TMR技术为主,发展势头良好。全混合颗粒日粮有部分研究人员进行了试验研究,但在湖北地区并没有真正使用。

  湖羊使用的草料主要有:①种植牧草,如青干草、青草(黑麦草、白三叶、美洲狼尾草、苜蓿等)等。②野生牧草,如枯桑叶、野草等。③农作物秸秆及加工副产物,如稻草、玉米秆、花生秧、食用菌菌糠等。

  精料及矿物质补充:对种公羊、怀孕羊、哺乳羊、羔羊等都要适当喂给精、粗料,通常每天100~250g不等。一般每天每只羊喂盐10~15g,通常拌入混合料或饮水中喂给。普遍使用舔砖补充微量矿物元素,规模养殖以在精料中添加预混料为主[7]。

  4.2湖羊饲养管理要点

  湖羊懦弱胆小,喜安静,要避免惊吓干扰。羊舍最好采用高床漏缝,离地平养。羊舍要通风良好,羊栏要保持干燥,夏季防暑避蚊蝇,冬季保暖防寒潮。春秋2季抓好防疫,1年2次定期驱虫。每年春秋剪羊毛,结合修蹄。

  羊吃百草,但忌喂露水带霜草。羊有洁癖,不吃污染的饲料饲草,饲草需新鲜清洁,饮水应保持卫生,适量补喂添加剂。

  羊只是否吃饱,可听羊叫声,安静不叫则为吃饱。湖羊通常一天喂草2~3次,晚上一餐要喂饱,长期养湖羊的农民总结有“白天缺草羊要叫、晚上缺草不长膘”的经验。体弱羊、哺乳母羊及种公羊要根据情况适当增加精饲料补喂量。

  怀孕母羊要及时分开饲养,加强管理,防止**。幼龄公母羊要适时分栏,避免早配。

  种羊群要建立系谱档案,科学制定配种计划,适时更新引进种公羊,避免近亲繁殖。

  实施一母带双羔和羔羊寄养方案。春配秋产多留羔,培育种羊;秋配春产冬出栏,生产肥羔;秋季整理种群,种用价值不高的全部集中育肥上市。

  4.3TMR及颗粒饲料在湖羊上的饲喂效果

  至2024年已有的报道,湖羊(始重约20kg)的生长速度:利用单一秸秆做粗饲料配制TMR颗粒日粮(如花生藤、黄豆秸秆和甘蔗渣等,精粗比4∶6),湖羊平均日增重215~265g;利用稻草粉为粗饲料(精、粗比4.5∶5.5)平均日增重239.1g,料重比5.23∶1。较这些更早的文献报道,主要是精粗分饲方式饲养,其日增重更低,有的3~6月龄平均日增重只有60~70g。对湖羊TMR颗粒日粮、TMR日粮和精粗分饲饲养效果对比未见相关报道,湖羊不同精粗比日粮方面的研究报道也较少。

  有报道舍饲全混合日粮条件下湖羊出现异食癖,这在山羊的多次饲养试验和生产羊群饲喂全混合颗粒日粮中没有出现,并且在较长时间使用全混合颗粒日粮以后,山羊对投放的舔砖基本不再舔食。湖羊舍饲全混合日粮条件下出现的异食癖可能是全混合日粮体积小或者对湖羊的夜食习惯照顾不到而引起羊只饥饿感导致;同时,反刍行为本身也是需要考虑的原因之一,全混合日粮的粗饲料可能不能满足湖羊的反刍需要。

  杂交湖羊表现一定的优势,杜湖杂交羊(湖羊♀×杜泊羊♂)F1(3~6月龄)羔羊日增重260~280g,较湖羊有明显提高。杂交小尾寒羊日增重较杂交湖羊更高。王鹏等利用无角陶赛特羊(♂)和小尾寒羊(♀)F2公羔[(21.93±0.94)kg]采用TMR颗粒料进行育肥试验,平均日增重376g,采食量1.64kg/d,料重比4.40∶1;李亞奎等[12]利用无角陶赛特羊(♂)和小尾寒羊(♀)F1代公羔[体重(26.08±1.74)kg]进行不同TMR颗粒日粮、TMR日粮及精粗分饲的育肥试验,结果TMR颗粒日粮平均日增重386g,采食量1.42kg/d,料重比3.7∶1;TMR日粮平均日增重297g,料重比4.66∶1;精、粗分饲平均日增重228g,料重比5.78∶1,3种饲喂方式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差异显著。山羊不同饲喂方式表现出的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也极显著。

  5思考与展望

  羊肉特有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市场的青睐,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消费呈刚性增长,预计未来8年左右中国羊肉消费量将继续增加。湖羊的特性使其成为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优质羔羊肉的极佳品种,必将在优质羊肉的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利用湖羊草食动物特性,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农牧结合资源循环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引起广泛重视,如浙江省长兴县成功形成了“芦笋秸秆-湖羊-肥料”模式,水稻、大小麦、油菜等秸秆的饲料化利用技术也更为成熟。山羊全混合颗粒饲料的加工与应用技术研究,使肉羊规模化养殖的饲料瓶颈基本上突破,在湖羊上的使用,必将有力地提高湖羊的生产水平,并有效地减轻养羊的劳动强度,降低肉羊的养殖成本,为健康养殖,规模舍饲,标准化生产技术提供保障。

  湖羊产业发展需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生态健康养殖之路。总体来看,近年来湖羊产业快速发展,但从目前整个产业的现状看,产业链短、人才缺乏、融资困难、土地制约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正逐渐显现出来。“**引导、企业主体、统筹推进、注重实效”,以农牧结合、资源循环为主线,按照“一个产业做成一条完整产业链”的思路,通过破解资源制约、完善全产业链、壮大生产主体、推广生态养殖,有望实现湖羊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