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有什么危害
此篇农资内容会给全国农友们解释一下“蚜虫有什么危害”的内容进行精确讲授,但愿对各位农资人们有几分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1、直接危害:蚜虫会吸食植株叶片的汁液,使叶片干枯脱落,引起植株枯死。2、间接危害:蚜虫可传播病害,使植株感染黄矮病或叶腐病,从而减产。
3、防治方法:在植株叶片上喷洒杀虫剂,杀死害虫。
蚜虫会吸食植物的叶、茎和幼穗中的汁液,使叶片变黄,植株萎缩,导致植株死亡,有些种类的蚜虫会寄生在植物的根部,导致植物根部长出根瘤。
这会导致植物的根部腐烂和死亡。
间接危害是指蚜虫会在植物间传播病害,造成植物大面积发病和死亡。
例如,蚜虫会在西红柿和土豆中传播花叶病,蚜虫吃饱后会分泌一种白霜。在植物的叶子上,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防治蚜虫时,要在植株叶片上喷洒杀虫剂杀死害虫,将染病枝条和残花剪掉焚烧,避免二次传播,秋、秋两季喷洒在植株主干上。冬天。
白色油漆防止蚜虫钻入树干产卵。
好文探索:蚜虫的危害症状、特性及防治方法
最近有很多农户反映田地里到处都是蚜虫,打药的次数也不少,但是蚜虫的数量却没有减少。这是为什么呢蚜虫都有哪些危害症状及特性该如何防治。
1、蚜虫,也称腻虫,常群集在嫩叶的背面吸取汁液,严重时造成叶片卷曲皱缩变形,甚至干枯,严重影响顶部幼芽的正常生长。
2、花蕾和花也是蚜虫密集的部位,桃蚜还可以传播病毒。
1、蚜虫,杂食性,寄主多,越冬寄主多为蔷薇科木本植(如桃、李、梅、杏、等),夏寄主多为草本植物(除包括豆科、茄科、科、十字花科等外,还包括许多一二年生草本观赏植物,特别是温室)。
2、蚜虫是孤雌生殖,繁殖速度快,从越冬寄主转移到第二寄主马铃薯等植株后。
5、有翅蚜一般在45月向马铃薯迁飞或扩散。
6、温度25℃左右时生育繁殖最快,高于3℃或低于6℃时蚜虫数量减少。
7、暴雨大风和多雨季节不利于蚜虫繁殖和迁飞。
8、桃蚜在秋末时飞回第一寄主桃树上产卵越冬。
9、越冬卵到春季孵化后以有翅蚜迁飞到第二寄主危害。
10、有时蚜虫的成虫或若虫在菜窖、温室、阳畦内越冬。
11、桃蚜对**、橙色有强烈的趋性,而对银灰色有负趋性。
(1)为了防止蚜虫传毒,在二季作区,春季应在蚜虫迁飞前收获,避开蚜虫危害。
(2)另外,出苗后,要求每周应喷药1次。
(1)可用吡虫啉加水2000倍,或40%乐果乳剂加水1000倍,或加水2000倍,或50%抗蚜威加水2000倍,或灭财松乳剂加水1000倍,或2.5%扑虱蚜2500倍液。
(2)灭蚜药剂较多,可根据情况选择轮换使用,以免蚜虫产生抗性,影响防治效果。
(3)由于蚜虫繁殖快,蔓延迅速,必须及时防治。
(4)蚜虫多在心叶、叶背处危害,药剂难于全面喷到,所以在喷药时要周到细致。
精选问答:
1、蚜虫的危害是什么?
蚜虫是一种对农作物危害极大的昆虫,又被称为腻虫、蜜虫等,如何防治蚜虫是农民较为头疼的问题,想要有效的防治蚜虫就要先了解蚜虫的危害和习性,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防治。
多数种类的蚜虫为寡食性或单食性,少数为多食性,部分种类是粮、棉、油、麻、茶、糖、菜、烟、果、药和树木等经济植物的重要害虫。由于迁飞扩散寻找寄主植物时要反复转移尝食,所可以传播许多种植物病毒病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包括麦长管蚜、麦二岔蚜、棉蚜、桃蚜及萝卜蚜等重要害虫。
蚜虫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没有翅膀的雌虫可以在叶子上进行孤雌生殖,当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两对大型膜质翅,寻找新宿主。夏末出现雌蚜虫和雄蚜虫,**后,雌蚜虫产卵,以卵越冬。
蚜虫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保护天敌:蚜虫的天敌很多,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等,这些天敌对蚜虫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可以尽量少施广谱性农药,同时避免在天敌活动高峰时期施药,有条件的可人工饲养和释放蚜虫天敌。
2. 人工防治:秋、冬季在树干基部刷白,防止蚜虫产卵。剪除被害枝梢、残花,集中烧毁,降低越冬虫口。冬季刮除或刷除树皮上密集越冬的卵块,及时清理残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卵。春季花卉上发现少量蚜虫时可用毛笔蘸水刷净。
3. 药物防治:发现大量蚜虫时及时喷施农药,用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或2.5%灭扫利乳剂3000倍液,或40%吡虫啉水溶剂1500-2000倍液等,喷洒植株1-2次。
以上就是蚜虫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的方法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种植的作物都能避免病虫害,喜获大丰收!
2、蚜虫会咬人吗?
蚜虫是会咬人的,不过蚜虫对人类健康无害,但它身上有绒毛,可能有**性,所以接触到会感到不适。
防治方法:苗蚜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5-10%,4片真叶后卷叶株率10-20%,伏蚜卷叶株率5-10%或平均单株顶部、中部、下部3叶蚜量150-200头,及时喷洒35%赛丹乳油1500倍液或20%灭多威乳油、44%丙溴磷乳油1500倍液、40%灭抗铃乳油12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4000倍液、43%新百灵乳油(辛·氟氯氰乳油)1500倍液(北京顺义农药厂)、90%快灵可溶性粉剂35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防治伏蚜1000倍液,苗蚜2000倍液即可。必要时上述杀虫剂与增效剂混用,可提高防效,延缓抗药性。棉蚜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仍然很差,有的产生了明显抗药性,不宜用于防治棉蚜。44%丙溴磷乳油、40%甲丙硫磷乳油、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防治棉蚜效果达70%以上,可见对棉蚜防效不甚理想,但对棉铃虫防效好,可用于防治314代棉铃虫为主,兼治棉花生长中期的伏蚜和叶螨。 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6000倍液防效高,持效期7天左右;氨基甲酸酯类的20%灭多威和有机氯类的35%赛丹(硫丹)乳油1500倍液是防治棉蚜高效药剂,l-7天防效90%以上。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