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水稻赤枯病的最有效治疗方法,附发病症状

2024-01-0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48 次
水稻赤枯病的最有效治疗方法,附发病症状

  此篇农资内容会给朋友们分享“水稻赤枯病的最有效治疗方法,附发病症状”的内容进行解释,期待对广大农资人有几许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水稻赤枯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每亩使用90%晶体敌百虫100-150g兑水50kg喷洒。赤枯病的症状分为缺钾赤枯病、缺磷赤枯病和中毒赤枯病。

  缺钾赤枯病的症状是病株矮小、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片狭长弱。缺磷赤枯的症状是叶尖有棕色斑点,中肋黄化,根黄褐混有黑根和烂根。

  一、水稻赤枯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水稻赤枯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每亩使用90%晶体敌百虫100-150g,或者80%的敌人害怕1500ml,兑水50kg喷洒前,田间水必须排到3-4cm喷洒后保水1-2天。

  (1)改善土壤,深化耕作层,增加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2)钾肥应尽早施用,如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等,磷酸钙应尽早施用和集中施用。

  (3)改造低洼浸水田,做好排水沟。绿肥作为基肥不宜过量,耕翻不宜过晚,腐熟的有机肥应均匀施用。

  (4)早稻应浅灌勤灌,及时增加土壤渗透性。

  (5)发病稻田应立即排水,酌施石灰,轻度搁田,促进浮泥沉实,有利于新根早发。

  (6)多功能高效液肥万家宝可在水稻孕穗期至灌浆期叶面喷洒500-600倍液,每15天喷洒一次。

  分蘖前,发病不明显,病株矮小,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片狭长,下叶沿叶缘向基部扩展至黄褐色,产生红褐色或深棕色斑点或斑点,严重从叶尖到红褐色死亡,只有少数新叶绿色,如火,根黄褐色,根短而少。

  栽秧后3-4周,可自行恢复,妊娠穗期复发。初期下叶尖有棕色斑点,逐渐向内黄褐干燥,中肋黄化,根系黄褐,混有黑根和烂根。

  移植后,绿化缓慢,株型矮小,根系变黑或深棕色,新根很少,会在节日生根,肋骨开始变黄,然后周围变黄,重叶鞘也变黄,出现红棕色斑点,叶片自下而上呈红棕色死亡,严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