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水稻龙粳31的介绍

2024-03-19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49 次
水稻龙粳31的介绍

  此篇经验总结会给广大农资人分解一下“水稻龙粳31的介绍”的内容进行说明,期望对广大农友有几许帮助,下面开始阅读吧!

  以龙花96-1513为母本,垦稻8号为父本,水稻龙粳31为粳稻品种F1、花药离体培养,经系谱法选择。

  主茎叶11片,株高92cm左右,穗长15.7cm左右,每穗粒86粒左右,千粒重26.3克左右,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130天左右。≥10℃活动积温2350℃左右。

  1、水稻龙粳31以龙花96-1513为母本,垦稻8号为父本,接种F花药离体培养,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主茎叶11片,株高约92厘米,穗长约15.7厘米,每穗粒数约86粒,千粒重约26.3克。质量分析结果:整精米率71.6%-71.8%,粗糙度81.1%-81%。

  2粉笔白度0.1%,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6.89%-17.43%,粉笔白粒米率2%,食品质量79-82分,胶稠度70.5mm-71.0毫米。

  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5级,穗颈瘟1-5级。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1.39%-14.1%。

  从适应区出苗到成熟生育的日数约为130天≥10℃活动积温2350℃左右。栽培技术的重点是4月15日至25日播种,5月15日至25日插秧,**素200-250公斤,二铵100公斤,硫酸钾100-150公斤。

  三、插秧规格为30×13、大约3厘米,每个穴位3-4株植物。

  花达水插秧、分蘖末期晒田、分蘖期浅水灌溉、后期湿灌溉、成熟后及时收获。注意氮、磷、钾肥的应用,及时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1、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是大米和小麦的5-10倍。

  在所有主食中,营养价值最高,还含有核黄素等高营养成分。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远高于老玉米,特殊玉米的营养价值也高于普通玉米。

  2、玉米皮主要成分中膳食纤维含量最高,但由于口感粗糙、水溶性差,大多导致浪费。秸秆粉碎回田,可被作物吸收利用。

  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矿物质营养可以缓慢分解释放。分解过程中形成的腐殖质和有机物可以为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土壤生物提供原料,提高土壤肥力,有效改善土壤结构。

  3、玉米秸秆作为饲料加工后产生的副产品粪便也是很好的农田原料。

  4、玉米须含有粗蛋白、粗纤维、多糖和粗脂肪。

  玉米须的化学成分在不同时期和品种发生了很大变化。总花青素和总酚的含量在乳熟期达到最高,抽丝期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最高。


精选问答:


  1、圆粒杂交水稻品种有哪些?

  1、龙粳31

  特性:该品种属于圆粒水稻品种,产量高、熟期早、米质优、抗稻瘟病性强、耐冷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是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多优集成新品种。

  量表现:平均每公顷产量9139.8公斤。

  适宜范围:该品种只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近三年推广面积4215万亩。

  2、绥粳14

  特性:绥粳14是一种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发育时间为138天左右,该品种株型收敛,叶色浓绿,抗稻瘟病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口感佳。

  产量表现:平均每公顷产量9237.4公斤。

  适宜范围: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近三年推广面积1140万亩。

  3、南粳9108

  特性:南粳9108也属于比较优良的圆粒水稻品种,食味型,迟熟中粳稻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

  2、垦稻257稻品种介绍?

  龙垦257是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水稻品种,审定编号:黑垦审稻。

  特征特性:

  普通水稻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该品种主茎11片叶,椭圆粒型,株高93.0厘米左右,穗长15.8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01粒左右,千粒重25.8克左右。

  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1.7%~83.5%,整精米率69.0%~71.4%,垩白粒米率1.5%~12.5%,垩白度2.1%~2.3%,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4.67%~16.66%,胶稠度80.0毫米~81.0毫米,食味品质80分~82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

  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0~1级,穗颈瘟1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4.7%~22.1%。

  产量表现:2023~2023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241.1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5.2%;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447.4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7.0%。

  栽培技术要点:

  在适应区播种期4月10日~4月20日,插秧期5月15日~5月25日,秧龄30~35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2厘米,每穴5~6株。

  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350℃区域垦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