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石蟹可以用淡水养吗,石蟹是最差的螃蟹吗

2024-03-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47 次
石蟹可以用淡水养吗,石蟹是最差的螃蟹吗

石蟹可以用淡水养,而且在淡水中生长的石蟹味道更加鲜美。石蟹也不是最差的螃蟹,它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营养价值。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石蟹的相关知识。

石蟹可以用淡水养吗

石蟹是可以用淡水养的,而且在淡水中生长的石蟹味道更加鲜美。在中国南方,有很多人都是用淡水养石蟹的,而且淡水养殖成本低,石蟹的养殖效益也很高。石蟹在淡水中的生长速度比在海水中的要慢,但是淡水中的石蟹体型比在海水中的要大,而且石蟹的营养价值更高。

石蟹是最差的螃蟹吗

石蟹不是最差的螃蟹,它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营养价值。石蟹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很多人喜欢的美食之一。石蟹的肉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对人体有很多好处。石蟹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以用来治疗一些**。

石蟹的养殖方法

石蟹的养殖方法比较简单,可以用淡水或海水进行养殖。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水质和饲料的质量,保证石蟹的生长和健康。石蟹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一般在20℃-30℃之间比较适宜。石蟹的饲料种类比较多,如小鱼、虾、蟹黄、米糠等,需要根据石蟹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选择。

石蟹的营养价值

石蟹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成分。其中,石蟹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石蟹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很多人喜欢的美食之一。石蟹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石蟹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以用来治疗一些**。

石蟹是一种非常好的水产养殖品种,可以用淡水或海水进行养殖。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非常高,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在养殖石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水质和饲料的质量,保证石蟹的生长和健康。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更多关于石蟹的相关知识,享受美味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健康。

相关问答拓展:

海边礁石上的螃蟹是什么品种?

海边石头缝里的小螃蟹叫石蟹。石蟹喜欢栖息在石头下面,是咸水、淡水中都可以生存的蟹类。螃蟹属软甲纲,十足目,是甲壳类动物,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在生物分类学上,它与虾、龙虾、寄居蟹是同类动物。

小螃蟹喜欢清水还是浑水?

自己养着玩清水浑水都可以,最好是清水。如果是养殖,请看以下内容:

寻食中华沙蟹螃蟹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寻找食物,它们一般并不挑食,只要螯能够弄到的食物都可以吃。

小鱼虾是它们的最爱,不过有些螃蟹吃海藻,甚至于连动物**和植物都能吃。

竞争螃蟹吃别的动物,其它动物也可能吃螃蟹,例如人类就把螃蟹当美食佳肴,还有水鸟也吃螃蟹,有些鱼类也像人类一样喜爱吃蟹脚。

年幼未成年的幼蟹成群在海中浮游时,可能会被其它海洋生物捕食,也因此螃蟹产卵时都要下很多的卵,以保证螃蟹的成活率。

螃蟹繁殖它们靠母蟹来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会产很多的卵,数量可达数百万粒以上。

这些卵在母蟹腹部孵化后,幼体即可脱离母体,随着沿岸潮流到处浮游。

经过几次退壳后,长成大眼幼虫,大眼幼虫再经几次退壳长成幼蟹,幼蟹外型几乎与成蟹相同,再经过几次退壳后就变成蟹[2] 。

大部分的海水蟹类都是卵成熟后,不孵化直接排放于海洋。体型螃蟹虽小,却是五脏俱全。

将螃蟹的硬壳去掉后,我们可发现螃蟹的身体部分受到一层壳的保护,这些像盾状的壳,生物学家称为背甲(carapace)。

螃蟹身体左右对称,可区分为额区、眼区、心区、肝区、胃区、肠区、鳃区。

螃蟹身体的两边有附属肢(appendage)连结。

头部的附属肢称为触角,具备触觉与嗅觉功能,有些附属肢有嘴部功能,用来撕裂食物并送入口中。

螃蟹胸腔有五对附属肢,称为胸足。位在前方的一对附属肢备有强壮的螯,可做来觅食之用,其余的四对附属肢就是螃蟹的脚,螃蟹走路移动要依靠这四对附属肢,它们走路的模样独特而有趣,大多是横着地走而不是往前直行。

不过和尚蟹例外,它们是直着走。种群分布螃蟹的种类很多,我国蟹的种类就有 600 种左右,有梭子蟹,青蟹,蛙蟹,关公蟹等等。养殖技术扣蟹培育绵蟹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

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

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 15~20 天,每亩用 75 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 80 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

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

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

每天投喂饵料 2~3 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 4% 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

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

经过 2 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成蟹养殖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

1.池塘条件肉球近方蟹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最浅处 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 1:1.5 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2.移植水草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外,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 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种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3.防逃设施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4.清塘消毒三疣梭子蟹一般在放苗前半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 75 公斤。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 40~50cm 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5.放苗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 2~3 分钟,取出入置 10 分钟,如此重复 2~3 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密度: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 1500 只/亩以内,规格 120~150 只/kg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6.日常管理(1)投饵:石蟹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其他植物饲料占 25%,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一)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二)动物性: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铃薯、谷类、麸皮、料糠等。河蟹的投喂方法像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2)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河蟹生长中期特别是 5~8 月份,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这样河蟹体重加大,肉味鲜美,饲料的投喂按季节分配一般为 3~6 月 40%,7~10 月份 60%,水温 10℃ 以下,蟹的活动量少,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当水温 3~5℃,可以不投喂。(3)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雾天,等雾收后再投喂。(4)看水质:水质清,可正常投饵,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5)看蟹的活动情况:一般投喂后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饵量适当,吃不光,说明河蟹食欲不旺或数量过多,应及时分析原因,减少投喂量,蟹在蜕壳期间要适当增加投喂量。(6)定时:河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夜晚外出觅食,投喂分上午**点钟和下午傍晚两次进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 60~70%。(7)定点:投喂的饲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饲料撒在饲料台或选择在接近水位线浅水处的斜坡上,以便观察河蟹吃食,活动情况,随时增减饲料。河蟹有较强的争食性,因此要多设点,使河蟹吃得均匀,避免一部分个全小或体质弱的争不到饲料而造成相互残杀。(8)定质:河蟹对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饲料必须具备新鲜适口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9)定量:“鱼一天不吃,三天不长”,河蟹也同样,这就要求根据河蟹大小、密度、不同季节、天气、活动情况来确定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为存塘蟹体重的 8~10%,投喂量少只能维持生命,超过适时范围也影响生长,还增加饵料系数。注意:投饵时应做到动物性、植物性饲料相搭配,如上午喂草料、谷类,下午投喂蚌肉、螺类、蚕蛹等。避免长时间喂单一饲料,否则造成厌食,饲料利用率低,影响生长,出塘规格小。秋季养殖一是水质改善。秋季水质管理尤为重要,应及时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并避开蜕壳期。一方面补施生石灰,一般 20~30 天每亩每米水深用 10kg,全池均匀泼洒;另一方面补施磷酸二氢钙,每亩每米水深用 2~3kg 一次,促进水体物质微循环良性转化和河蟹蜕壳必须物磷、钙的吸收利用。二是水位调节。当蟹池水温逐渐下降并稳定在 28℃ 以下时,及时调整水位,平均水深掌握在 1~1.2m。注排水应比夏季增强,一般 3~5 天注排水一次。三是饵料投喂。应根据气温变化和河蟹长势适时投喂动物性饵料,既不能过早开荤,又不能延误时机。过早则易性早熟,部分蟹最后一次蜕壳结束后规格小,甚至少部分在 10 月发生死亡。同时温度过高,易腐坏水质,而影响正常生长和诱发**。过晚则可能仅蜕壳一次,造成上市规格受限,而且增重量有所下降。

海边小螃蟹什么品种?

河蟹

它大多生长于淡水中,但如果是在海边,想与它见面的话,去岸边的石头缝里看看吧!

石蟹

顾名思义,这种小螃蟹是最爱栖居在石头四周的。同时,它也是一种咸淡水均可生存的蟹类。

青蟹

青蟹是个不折不扣的“硬汉”型螃蟹,这是因为它的爪子和螃蟹壳特别的坚硬当你看到它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不是那么可爱和美观。它的体态扁平,个性凶悍,通常在蟹类打架的时候都不会输

巴拿马有哪些螃蟹?

巴拿马招潮蟹(学名:Uca panamensis)最大的特征是雄蟹具有一对大小悬殊的螯,摆在前胸的大螯像是武士的盾牌。

生活习性

招潮蟹靠视觉和听觉接受通讯、联络、警告的信号,实现社会性**行为。营穴居生活,并常有专一的洞穴,但常每隔几天即会更换。掘穴的深度与地下水位有关,穴深可达30公分,一般洞底需抵达潮湿的泥土处。许多雄蟹还建造一个半圆伞形的盖,盖于洞口。该蟹的活动随潮水的涨落有一定的规律,**时则停于洞底,退潮后则到海滩上活动、取食、修补洞穴,最后则占领洞穴,准备**。洞穴是此类蟹生活的中心,在洞穴里既可以避免水陆各类捕食者的侵袭,又可以避免潮水浸淹或太阳直射。

南方淡水螃蟹种类?

淡水蟹指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螃蟹,包括生活在江、河、湖、溪里的蟹,分为河蟹、湖蟹和溪蟹。我国是世界上淡水蟹种类最丰富的国家,多达311种,那么常见的南方淡水蟹品种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下。

1、大闸蟹

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在北方叫河蟹,长江流域叫大闸蟹,我国北起辽河南至珠江的江、河、湖、溪都有它的身影。长江水系的大闸蟹由于分布广,产量高,是中国南方养殖的代表种,出名的有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产的大闸蟹,特征是青背、白肚、金爪、黄毛,是非常出名的淡水蟹品种,被誉为“蟹中之王”,现在我国很多地方利用稻米和蟹种混养,形成了一些蟹稻品牌产品。

2、青蟹

青蟹又叫做锯缘青蟹,其青蟹的壳非常硬,而且呈椭圆形,看起来有点扁扁的感觉,而且**非常结实,爪子非常硬,跟棹子差不多,因此有人叫它据棹子。青蟹喜欢栖息在潮间带的泥沙海滩、以及红树林、沼泽地中,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其中江浙一带尤其多。青蟹中最出名的要属浙江省三门县的特产三门青蟹,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3、石蟹

石蟹又叫做篾蟹、溪蟹,是一种淡水蟹,主要栖息在山溪石下,或者是溪岸两旁的水草丛,以及泥沙间,有的则穴居于河、湖、沟渠岸边的洞穴里,除了少数分布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和东北外,其它省份均有分布。溪蟹品种繁多,较为有名的包括中华束腹蟹、毛足溪蟹、锯齿华溪蟹,海南溪蟹、紫色小溪蟹和尖肢南海溪蟹。石蟹的蟹肉饱满味浓、蟹膏澎湃、味道超群。

4、水蟹

水蟹的产生其实是青蟹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刚蜕壳的蟹体呈柔软状态,称“软壳蟹”,那时由于软壳蟹横卧在水底,会吸收大量水分,导致蟹体舒张开来,经过3-4天,新壳才会完全硬化,这种壳体由软变硬的蜕换蟹壳过程,造成了青蟹体内的含水量增加,体重升高一倍,因此得名水蟹,水蟹在咸淡水域生长,其汁液已带着一丝一缕的咸味,因此味道非常的鲜。

以上四种是常见的淡水蟹品种,它们底下还包括了很多淡水蟹品种,就不一一给大家介绍了,此外除了以上介绍到的淡水蟹之外,还有稻田蟹、毛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