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叶枯病如何识别?大蒜叶枯病如何防治?
大蒜叶枯病又称黑斑病,全国各产区均有发生,常造成蒜株提早枯死和蒜薹腐烂。流行年份可造成大蒜减产40%~50%,甚至70%~80%。该病还侵染韭葱、青葱、大葱、洋葱、白菜、甘蓝、芹菜、胡萝卜和马铃薯等寄主。
【症状识别】主要危害叶片和蒜薹,常有4种症状类型
1.尖枯型在大蒜越冬期和早春季节,多从植株下部老叶尖端开始发病,变成枯黄色或深褐色,坏死卷曲,坏死部常向叶片中部扩展,严重时全叶黄枯。
2.条型在冬季和早春,植株中下部哇片出现较大的褐色纵条斑,沿中脉两侧或一侧扩展,有时宽度可占叶面的173~1/2。
3.紫型大蒜全生育期均可发生,病叶工产生椭圆形至校形紫褐色病斑最为常见,两端略尖并具明显的枯黄色坏死纹,扩展后致叶片大部或全部枯黄。
4.白型在抽薹期植株上部叶片和蒜薹上,易出现圆形至近圆形、散生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灰黄色至灰褐色病斑。阴雨天过后或田间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均可生出黑色霉层(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在病部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病菌子囊壳)。
叶鞘染病产生枯黄斑,发病严重时抽薹前大部分叶片枯死,田间片枯焦。蒜薹染病在贮期莓烂。
【防治方法】
1.选好蒜种用脱毒大蒜生产种和选纯复壮蒜种,提高植株抗病性,参见大蒜病毒病。
2.实行轮作大蒜不与葱、洋葱等葱属作物连作,提倡大蒜与小麦、玉米、豆类、瓜类蔬菜进行大面积轮作。
3.清洁田园大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和贮放加工场所的病残体,集中烧毁。
4.农业防治播前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腐熟有机肥,注意氮、磷、钾平衡施肥,培育壮苗。越冬期注意防止受冻,烂母后以促为主,抽墓分瓣后加强肥水管理。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降湿降渍可减轻发病。
5.药剂防治搞好病情监测,当秋苗病株率达1%时及早防治发病地块;在大蒜叶枯病常发重发区,发病高峰期到来前1015天,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喷雾预防。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叶枯病始盛期的防治,可选用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2.5%咯菌腈悬浮剂1200倍液,或64%嗯霜锰锌超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腐莓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根据病情一般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