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肥达反应,什么是肥达反应有何意义分析结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肥达反应是农业领域中的一种生理现象,当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缺乏某种元素时,施用该元素肥料后,作物对其他元素的吸收能力会提高,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反应。肥达反应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肥料,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浪费,同时也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肥达反应的发现和研究
肥达反应最早由美国植物学家肯尼思·肥达在20世纪初发现。他发现,当他在实验室里给植物施加一种缺乏的元素时,植物对其他元素的吸收会增加,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这个现象被称为肥达反应。肥达反应的研究在农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肥料管理策略。
肥达反应的意义
肥达反应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肥料,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浪费,同时也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施用单一元素肥料可能会导致其他元素的浪费,而肥达反应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肥料,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肥达反应还可以用来解决作物缺陷问题,促进作物的发育。
分析肥达反应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分析肥达反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作物所缺乏的元素是什么?
- 施用的肥料是否含有该元素?
- 施用的肥料量是否合适?
- 作物对其他元素的吸收能力是否增加?
- 肥达反应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如何?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Q:肥达反应对哪些作物适用?
A:肥达反应适用于所有作物,但对于缺乏某种元素的作物效果更为显著。
Q:肥达反应会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A:肥达反应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Q:如何确定作物缺乏哪种元素?
A:可以通过土壤检测和作物症状判断来确定作物缺乏哪种元素。
Q:肥达反应是否会导致作物对其他元素的过度吸收?
A:肥达反应可以促进作物对其他元素的吸收,但不会导致作物对其他元素的过度吸收。
Q:肥达反应可以用来解决哪些作物缺陷问题?
A:肥达反应可以用来解决作物缺乏某种元素的问题,促进作物的发育。
肥达反应是农业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生理现象,它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肥料,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浪费,同时也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在分析肥达反应时,需要注意作物所缺乏的元素、施用的肥料量、作物对其他元素的吸收能力等问题。通过肥达反应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效益。
参考来源
- 肥达反应.百度百科.
- 肥达反应的研究进展.农业科技通讯.
- 肥达反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技术.
问答拓展:浙江省2024年10月自考病原生物学及检验试题
浙江省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病原生物学及检验试题课程代码:0165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下关于革兰阳性菌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胞壁的基本成分是肽聚糖B.有外膜
C.对青霉素敏感D.有磷壁酸
2.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
A.内毒素B.外毒素
C.抗生素D.抗毒素
3.细菌的S-R变异属于
A.形态结构变异B.毒力变异
C.抗原性变异D.菌落变异
4.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DNA而获得新性状的过程称为
A.转化B.转导
C.接合D.原生质体融合
5.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微生物是
A.钩端螺旋体B.衣原体
C.产气荚膜杆菌D.金**葡萄球菌
6.鼠疫杆菌的传播媒介是
A.鼠蚤B.鼠虱
C.恙螨D.蚊
7.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错误的是
A.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增菌培养基
B.耐碱不耐酸
C.霍乱**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鱼群样穿梭”运动
D.EL-Tor生物型霍乱弧菌嫌伍稿抵抗力强,因为能形成芽胞
8.常用何种染色法检查结核分枝杆菌?
A.革兰染色法B.墨汁染色法
C.镀银染色法D.抗酸染色法
9.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征是
A.具有周身鞭毛的革兰阴性菌
B.专性厌氧
C.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菌液呈蓝绿色
D.只引起创伤感染,较少引起败血症
10.有异染颗粒的细菌是
A.结核分枝杆菌B.白喉棒状杆菌
C.破伤风梭菌D.炭疽芽胞杆菌
11.关于布鲁菌的生物学性状,哪项是正确的?
A.无芽胞B.革兰染色阳性
C.无荚膜D.有鞭毛
12.关于破伤风杆菌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通过伤口感染,细菌侵入血而致病B.革兰阴性菌,具周鞭毛
C.不能形成芽胞D.芽胞抵抗力强
13.关于衣原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原体具高度感染性B.原体以吞饮方式进入细胞
C.为非细胞型微生物D.始体是繁殖型
14.可高度传染乙型肝炎的**中含有
A.HBsAg、HBcAg、HBeAgB.HBsAg、抗HBe、抗HBc
C.HBsAg、抗HBs、HBeAgD.HBsAg、抗HBc、HBeAg
15.用于确证HIV感染的是
A.ELISA测P24抗原B.IFA查P24抗体
C.RIA测gp120抗原D.Westernblot测P24及gp120抗体
16.内基小体是
A.狂犬病病毒包涵体B.麻疹病毒包涵体
C.腺病毒包涵体D.**病毒包涵体
17.下列关于朊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引起人和动物患病B.化学成分为蛋白酶抗性蛋白
C.检出PrP即可确定为朊粒病D.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化**变
18.常用墨汁染色法检查下列哪种病原体?
A.沙眼衣原体B.白假丝酵母菌
C.皮肤丝状菌D.新生隐球菌
19.产卵量的线虫是
A.美洲钩虫B.蛲虫
C.蛔虫D.鞭虫
20.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主要部位为
A.肝脏B.结肠
C.肺脏D.脑
21.华支睾吸虫病的感染方式主要是
A.接触疫水B.喝生水
C.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D.吃未煮熟的猪肉
22.“旅游芹孝者腹泻”通常是指由下列哪个寄生虫引起的腹泻?
A.兰氏贾第鞭毛虫B.溶橘链组织内阿米巴
C.血吸虫D.隐孢子虫
23.关于蛲虫的叙述,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雌蛲虫的寿命约1个月左右B.雌蛲虫在宿主**周产卵
C.蛲虫感染率一般农村高于城市D.蛲虫常寄生于人体回盲部
24.下列哪个寄生虫的虫卵形状呈腰鼓状?
A.钩虫B.鞭虫
C.蛔虫D.蛲虫
25.中间宿主是指
A.寄生虫的成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B.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C.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D.寄生虫的幼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26.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阶段主要是
A.组织型滋养体B.包囊
C.组织型和肠腔型滋养体均可D.肠腔型滋养体
27.关于猪带绦虫,下列哪个叙述是错误的?
A.猪带绦虫节片较薄,约有700~1000个节片
B.猪带绦虫头节上有吸盘,顶突和小钩
C.猪带绦虫孕节的**分支较整齐,每侧分支数约15~30支
D.猪和野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
28.裂头蚴最常寄生于人体的哪个部位?
A.眼部B.四肢躯体皮下
C.**颌面部D.脑部
29.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A.钉螺B.川卷螺
C.扁卷螺D.赤豆螺
30.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最主要的危害是
A.吸血B.毒害
C.寄生D.传播**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31.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______。
32.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的______。
33.细胞壁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______。
34.白喉杆菌在______培养基上生长时形成黑色菌落。
35.产气荚膜杆菌在血平板上形成______溶血环,在牛乳培养基中出现______现象。
36.钩端螺旋体的常用培养基是______。
37.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______。
38.我国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卫生学指标是1升水中大肠菌群数______,1毫升水中的细菌菌落数______。
39.淋巴丝虫病的慢性阻塞**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0.地方性斑疹伤寒是经______传播的。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41.荚膜
42.热原质
43.外斐反应
44.抗原转变
45.真菌
46.寄生虫
47.疟疾发作
48.质量评价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49.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50.什么是肥达反应?有何意义?分析结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1.试述病毒的结构及功能。
52.试举例列出8种常用寄生虫病病原学检验方法。
问答拓展:简述肥达反应的临床意义。
(1)应用伤寒沙门菌“0”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对伤寒与副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
(2)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第3~4周的阳性率最高,可达70%以上。
(3)有少数患者抗体阳性出现较迟或者效价水平较低,约有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4)评价肥达反应的结果时,应槐纳注意铅培没下列几点:①“0”抗体的凝集效价在1:80及“H”抗体在1:160或以上时可确定为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②若只有“0”抗体上升,而“H”抗体不上升,可能是发病早期;若只有“H”抗体上升而“0”抗体不增高可能是不久前患过伤寒或经伤寒菌苗,预防接种,或因其他发热性**所致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应;③沙门菌D群与A群有部分共同抗原,后者的感染可产生“O”与“H”的交叉反应;④某些**如急性血吸虫病、败血症、结核病、风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出现假阳性反应;⑤部分血培养阳性证实的伤寒患者中世,肥达反应却有假阴性结果。肥达反应对诊断伤寒有帮助,但不能作为确诊的惟一依据。
问答拓展:肥达反应名词解释
肥达氏反应又称为伤寒杆菌凝集试验,是通过试管凝集反应的方式,判断患者血中是否含有伤寒杆菌。简唯档森单的说,肥达氏反应是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普及。肥达反应(WR)是诊断伤寒和副伤寒的血清学试验。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的O、H抗原和甲。
肥达氏反应是用已知伤寒菌的H(鞭毛)和O(菌体)以及甲型(A)与乙型(B)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标准液与**血清做凝集试验,用于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或用于蠢余流行病学调查的免指亩疫凝集实验。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