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 打造“抗药性”农药产品商业回报高
抗药性农药产品商业回报高
随着人类对农业生产的需求不断增加,农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抗药性问题也日益突出。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打造“抗药性”农药产品,商业回报将会非常高。
抗药性问题
抗药性是指一种生物体对某种药物产生了抵抗力,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或失效。在农业生产中,抗药性是一大难题。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一些农作物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导致农药的使用效果不佳。这不仅会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还会增加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抗药性农药产品商业回报高
针对抗药性问题,打造“抗药性”农药产品将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商业机会。这类农药产品可以有效地解决抗药性问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保护环境。同时,由于抗药性农药产品的独特性,其商业回报也将会非常高。
抗药性农药产品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抗药性农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由于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生产对抗药性农药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抗药性农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商业前景非常广阔。
2.抗药性农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技术难度大
抗药性农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技术难度比较大,需要具备比较高的技术实力和实验条件。这也就意味着,抗药性农药产品的生产商具备了较高的技术门槛,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回报。
3.抗药性农药产品的市场售价高
抗药性农药产品的独特性和市场需求量大,使得其市场售价相对较高。这也就为生产商带来了更高的利润空间。
用户关心的问题
1.抗药性农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是否存在风险?
抗药性农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使用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在使用抗药性农药产品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使用,遵守使用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
2.抗药性农药产品的使用效果如何?
抗药性农药产品的使用效果因产品质量和使用方法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优质的抗药性农药产品可以有效地解决抗药性问题,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环境。
3.抗药性农药产品的市场售价是否过高?
抗药性农药产品的市场售价相对较高,但是这也是由于其独特性和市场需求量大所致。抗药性农药产品的市场售价并不算过高。
百科知识
什么是抗药性?
抗药性是指一种生物体对某种药物产生了抵抗力,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或失效。
什么是农药?
农药是指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的化学或生物制剂。
参考来源
1.《农药学》(第三版)
2.《农药毒理学》(第二版)
释义拓展:农药科学使用知识问答(农药科学使用知识问答)
问答拓展:杀虫农药打了两三遍,虫子都不死,究竟怎么回事呢?
“水稻都已经打了两三遍农药了,怎么虫子还是没死?”最近不少农民反映类似的问题,很多农民打药防治后发现效果不理想,还有的农民认为是自己**了假农药,找经销商理论要求退货或补偿。其实呢,这些农民使用的并非假农药,导致出现防治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是病虫害对农药的抗性增强,使防治效果大打折扣。
近年来,随着农药用量的不断增加和用药次数的增多,害虫抗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不仅带来了农作物严重减产和农民经济效益的重大损失,而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选药不能只顾眼前效果
抗性问题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晋良表示,当前二化螟是稻田的主要害虫之一,双酰胺类的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是防治二化螟的高效药剂,但随着用药剂量的加大和用药次数的增多,用药4~5年后开始出现抗性,并不断加重,二化螟的抗性问题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尽管这和农户的重复大量使用农药有很大关系,但追根溯源还是部分农药企业的不规范生产和经销商随意卖药。目前一些农药企业、经销商为了眼前利益,指导农户乱用、滥用农药,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未来稻田害虫将可能会进入无药可用的时代,且药剂的大量使用也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无法保障,农药减量也难以实施。
不妨试用一些老品种行业人士表示,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与总结,发现一些老的品种效果还是不错的,如噻嗪酮复配效果很好,另外除草剂诸如二氯喹啉酸等重新在水稻上复配交叉使用,小麦除草剂异丙隆、杀虫单+酰胺类使用效果也很显著。这也反映了抗性的增强促使一些很久不被使用、被市场淘汰的老农药重新获得青睐,但老农药普遍存在打药复杂、安全性低等问题。
不少专家建议,在注重化学防治的同时,要适时开展绿色防控,综合采用昆虫天敌、性诱剂、杀虫灯等生物防治的手段,是抑制抗药性上升的有效手段。
注意轮换用药,延缓抗性
随着抗药性杂草发生面积的迅速扩大,杂草危害加重,严重的导致水稻绝收,农民深受其害。而农民为获得较好防效往往盲目加大除草剂用量,或增加用药次数,既增加了用药成本,也因用药不当而造成药害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大了环境污染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除草剂品种长期单一使用、抗性风险高的品种大量使用、直播稻田一年几次施用除草剂、重苗后除草而轻早期治理等是抗药性杂草产生的主要原因。
“要解决抗性杂草的问题,必须要彻底改变以往见草除草的观念。这几年除草剂新品种不多,具有新的作用机理的品种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需要将现有产品使用好。”
分析人士指出,可以对杂草进行早期治理,降低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杂草压力以达到减量增效的目标;使用有效的多作用位点除草剂;轮换使用靶标差异化的除草剂;使用多种耕作方式,以及作物轮作;足量使用药剂保证整季的杂草防除;加强田间抗性检测,因地制宜制定杂草治理方案等。
阻击抗性需多招并用
要想解决害虫抗性问题,非常重要的是引导农民改变不科学的用药习惯,延缓病虫害抗性上升,尽可能延长现有农药产品的使用寿命。
一、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改变农民“见虫打虫”等不科学的用药习惯和观念,由以治为主转变为以防为主,提前用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厅旅空。特别是那些基层的农药经销商,应该勇于承担起指导农民的责任,同时农业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指导。
二、指导农民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镇绝。把化学防治、农业措施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化学农药,抓住防治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这样可以调节化学防治同其他防治措施的矛盾,达到消灭虫害、保护有益生物、减轻污染、预防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三、指导农民经常轮换、更换用药。把一些传统药物和目前的一些新药结合起来,引导农民科学地使用一些复配制剂。现在不少厂家推出了这类复配制剂,像毒死蜱·高氯、阿维·高氯、阿维·灭幼脲、阿维·氟铃脲、高氯·甲维盐等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杀虫效果,达到一次用药、防治几种害虫的效果,既省时省力,又减少投资。
四、注重农药助剂扮瞎的开发和利用在农药中添加助剂是增强药效的有效途径。在目前新农药开发难的情况下,利用好当下资源,开发生产这类增效助剂,从而提高防治效果,这不失是一个既经济实惠又高效的好方法。
问答拓展:如何避免抗药性,让农药“生命”延续?
农药被用来防治作物的病虫草害问题,但一种农药用的时间长了就会开始发现药效下降的现象。农药被用来防治作物的病虫草害问题,但一种农药用的时间长了就会开始发现药效下降的现象,这是因为病虫草害对该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而这也就是农药的“寿命”,那么如何让农药抗药性减缓呢?
1.轮换用药
不用长期单一使用某类农药预防某类害虫,那样就可以断开害虫抗药性物种的建立的过程。轮换使用的种类应尽量采用作用机制不一样的农药。如甲基对硫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生物制品类农药等,除虫基本原理不尽相同,可更替使用。同一类的农药种类轮换使用应谨慎,因害虫易得到互动抗性,即对某类农药造成抗性后,对和这种农药类似的别的种类也会造成抗性。
2.混合用药
使用方法和体制差异的农药混合使用,可缓解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速率,即便抗药喊旅性早已产生,混合用药也可以对抗药性起抑制效果。之前,混合用药较取得成功的方法有:菊旁岁酯类灭虫剂与内吸性灭虫剂混合使用;敌百虫与辛硫磷混合使用;汽车机油溶剂与甲基对硫磷灭虫剂混合使用等。
3.间断使用
当一种农药早已引起了某类害虫的抗药性之后,如在一段时间内停用该农药,则害虫的抗药性会慢慢减低乃至消退。如一些甲基对硫磷农药造成飞虱的抗药性,通过很多年停止使用后,飞虱的抗药性可运渗睁基本上消退。那样,药物的效果仍可修复。
4.添加增效课剂
在农药中添加增效剂,可显著具有活性农药,提升药力,减缓和抑止害虫造成抗药性的功效。如在氧化乐果(已禁止使用)中添加小量柴油机预防蚧壳虫,可溶蚀蚧壳,使农药进到害虫身体内,摆脱了蚧壳虫对氧化乐果的抗药性。除原料油化学物质外,常见的增效剂也有中性化肥皂粉,豆桨,食用油等。
5.多样化施药
农药的操作方法除了基本的喷雾器外,还可选用别的方式,如拌毒土,制毒饵,土壤层施药,上药,滴药,烟熏等,不一样的用药方式更替开展,有利于防止和摆脱害虫造成抗药性。
问答拓展:化学防治是什么?
化学防治是指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叫化学防治。它在病虫害防治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具有效果好、方法简便、经济有效的重要防治措施,特别在病虫大量发生时,农药防治常可在短期内奏效。另外,化学农药可以进行工业生产。与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相比较,受地域性和季节性限制少。现代植保机械的发展,又可发挥药剂的杀虫作用和施用效果。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化学防治在病虫的综合防治中,仍然是一种现实的和重要的手段。但农药防治只是多种防治病虫方法之一,在采用农药防治方法的同时,要多多配合使用其他防治方法。
1.在防治果树病害的化学药剂中,使用最多的是杀菌剂,其防治原理主要有保护作用、治疗作用保护作用是指果树在未发病之前喷上杀菌剂,以防止病原菌的侵入,使果树得到保护,这类药剂称为保护剂,目的是减少或消灭初侵染源。使用较多的是在田间生长植株上喷药,使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抑制病菌孢子或细菌细胞的萌发,或将其杀死,使病害不能发生和蔓延。保扒源护剂的特点是不能进入果树体内,对已侵入的病原物无效。为了保护果树,必须在病原菌侵入前用药。药剂喷布要均匀、周到。果树常用的保护剂有波尔多液、代森锌、退菌特等。
治疗作用:当果树感病后喷药,阻止病害继续发展,甚至恢复健康,称为治疗作用。这类药剂称治疗剂。这类药剂具有内吸性,它能够进入果树体内,甚至可以在果树体内传导,杀死病菌或影响病菌的致病过程。常用的治疗剂有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等。
常用杀菌剂的简介和配制。
(1)波尔多液是由石灰和硫酸铜加水配制而成以1%的浓度为例,它由生石灰0.5千克,硫酸铜0.5千克,水50千克配成。配制方法:先用一木桶(或缸)取25千克水溶化0.5千克硫酸铜,再用一木桶把0.5千克生石灰(如熟石灰加量32%)先用少量水化成粉末后,加中产25千克水,然后把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同时倒入第三个木桶,边搅拌边倒入,到药液是天蓝色即成。波尔多液只能随配随用,不宜久放。
(2)波尔多浆是用0.5千克硫酸铜,0.5千克石灰,5千克水配成,配制方法与波尔多液相同,为了增加其粘附力,可按每千克波尔多浆加0.23千克兽胶。
(3)白涂剂用生石灰6~6.5千克,石硫合剂原液(20波美度)1千克,食盐1千克,清水33千克。先将少量湿水润湿生石灰,待其消解或粉状,将石硫合剂原液,食盐等加入,用水调和而成。
(4)代森锌工水原粉为淡**粉末,具臭鸡蛋味,剂型有65%可湿性粉剂,80%可湿性粉剂。该药残效期7天左右。常用500~800倍液。
(5)退菌特为灰白色粉末,有鱼腥气味,难溶于水,剂型有50%和80%的可湿性粉剂,常用500~800倍稀释液。
(6)多菌灵纯品是扰白色结晶,剂型为25%和50%可湿性粉剂。常用500~1000倍稀释液。
(7)托布津和甲基托布津纯品均为无色结晶,托布津的剂型为50%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为70%、50%可湿性粉剂。50%托布津和甲基托布津常用500~1000倍稀释液,70甲基托布津常用1000~1500倍稀释液。
(8)百菌清纯品为白色结晶,无臭无味,工业品有**性气味。剂型为75%可湿性粉剂常用600~枣胡1000倍稀释液。
2.防治果树害虫的化学农药按害虫不同口器使用农药划分为:
(1)触杀剂喷到害虫身上,透过害虫表皮侵入内部,使害虫死亡的药剂,或形成坚韧的薄膜,封闭气门,使害虫窒息死的药剂叫做触杀剂。如,除虫菊、鱼藤春岩态、**、各种油类乳剂都是触杀剂。
(2)胃毒剂把药剂喷洒在植物表面,害虫吞食有药的食料,就中毒死亡,这种药剂叫做胃毒剂。敌百虫、敌敌畏、二溴磷、马拉松、西维因和氯丹等都是胃毒剂。
(3)内吸剂药剂经过根、叶或茎吸收传导进入植物的各部分,害虫取食后,中毒死亡。这种药剂叫做内吸剂。甲拌磷、敌死通、灭蚜松、乐果、内吸磷、三硫磷和氟乙酰胺等都是内吸剂。
(4)熏蒸剂利用药剂的蒸气杀灭害虫,这种药剂叫做熏蒸剂。氯化苦、氰氢酸、溴甲烷和磷化铝等都是熏蒸剂。仓库害虫常用熏蒸剂防治。
害虫发生了,究竟用哪种农药来防治?这要看害虫是咬食、钻蛀的还是刺吸植物汁液的。在防治吸食口器昆虫时,一定要把药剂喷洒在害虫身体上,或药剂经根、茎、叶吸收传导进入植物各部分,害虫取食中毒的触杀剂和内吸药剂才能奏效。在防治咬食和钻食害虫时,既可喷在其食物表面,发挥其胃毒作用,又要同时注意喷在害虫身上,发挥其触杀作用。
化学农药的类别:
(1)无机杀虫剂无机砷素杀虫剂有白砒、砷酸铅、砷酸钙等。无机氟素杀虫剂有氟化钠、氟硅酸钠、氟硅酸钡等。无机硫化物有石硫合剂、硫钡合剂等。
(2)有机杀虫剂一般指的是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目前广泛使用的主要是:
有机磷杀虫剂:常分为高毒和低毒两类。高效高毒的如一六○五、一○五九、苏化203、三九一一(甲拌磷)等。高效低毒的如敌百虫、乐果、马拉松、杀螟松等。
有机氯杀虫剂:依生产原料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苯作原料的二二三等;另一类是利用炼焦副产品环戊二烯作原料的氯丹、七氯、灭蚁灵、艾氏剂、狄氏剂、硫丹和碳氯特灵等。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这类化合物具有选择性强、收效快、大多数种类残效短以及残毒少等优点。近几年来,由于害虫抗药性和农药残毒问题的出现,目前这类农药在国外发展很快,且占有相当重要地位。这类农药已有十多种,如西维因、速灭威、害扑威、叶蝉散、残杀威、仲丁威(又名巴沙)以及灭杀威等。
(3)植物性杀虫剂即利用植物中所含的某种天然综合有机化合物作杀虫剂的。这类药剂多数对人、畜无毒或毒性很小,对作物较安全、无残留毒害等优点。例如烟草、除虫菊、鱼藤、闹羊花、雷公藤、茶子饼、百部、博落回等。
目前,国内外正致力于人工合成植物性杀虫剂的研究,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和S-5602等。这类农药具有杀虫效力大、毒性低、易在自然界分解为无毒物质等优点。
(4)化学**剂是一种用来减少害虫繁殖或降低其种群数量的化学药剂。其特点是作用于昆虫的生殖系统,使害虫丧失生殖能力。它可造成雌性**或雄性**,也可同时造成雌雄二性**。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益虫、野生动植物、人、畜等的毒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经过试验的化学**剂已不少,较重要的有替派(tepa)、梅替派(metepa)、噻替派(thiotrpa)、特里塔明(tretamine)和阿服力(apholate)等。
(5)性引诱剂与性外激素任何能够诱集大量雌性和雄性昆虫的化学物质都称为性引诱剂。如甲基丁子香酚,能大量引诱雄性柑橘小实蝇。昆虫成虫常分泌一种外激素(雄性或雌性),它能引诱同种异性昆虫前来进行**,这种外激素称为性外激素。这类性外激素也是一种性引诱剂。目前性外激素在害虫防治上的实际应用,有利用性外激素作短期害虫发生时期,发生数量和为害范围的预报和验证。
(6)拒食剂应用拒食剂是防治害虫的另一种新途径。它的作用不是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阻止害虫取食,最后使它饥饿而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杀死天敌和其他益虫。由于这些优点,所以拒食剂就成为害虫综合防治的一项较好的配合措施。拒食剂中研究最多的是三氮苯类,其中化合物是最好的一种。它对绝大多数昆虫无害,但能阻止咀嚼式口器害虫如各种鳞翅目幼虫、甲虫、苹果卷叶虫、梨小食心虫等多种害虫都有拒食作用。
果园常用农药配制:
(1)石硫合剂使用石硫合剂防治病虫害历史悠久,直至现在还是一种较好的药剂,可用防治介壳虫、螨类。石硫合剂的与制:生石灰1份(熟石灰用量增加30%),硫磺粉1.3~1.4份,水13份。要求硫磺粉要细,石灰要纯,火要大。熬制方法:先把水加热至80℃左右,趁热把生石灰倒入锅中,待生石灰全部化开后,将硫碘粉加入石灰水中,并边加边搅拌。在熬煮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并保持大火,经40~60分钟溶液逐渐由黄绿色变为红褐色或棕红色即成。最后将药液过滤,取其清液,即石硫合剂原液(母液)。
(2)松碱合剂按松香(土松香)3份,烧碱2份,水10份的比例配制。先将松香碾碎,将10份水在锅里煮开,再把碱加入水中,等碱完全溶化后,把预先碾碎的松香慢慢加入锅中,边加边搅拌,并继续熬煮,火力要猛。在熬制过程中,如有泡沫溢出,应将火力减弱,大约熬煮20~30分钟即成黑褐色液体为止,最后用纱布或棕过滤,即成母液。
3.新近研制开发的农药
(1)新品种杀虫杀螨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发应用了不少农药新品种,其中杀螨剂或虫螨兼治品种占了相当比例,而至今仍在十分广泛应用的有73%和57%乳油克螨特,20%可湿性粉剂、15%乳油哒螨酮(又名速螨酮、牵牛星、哒螨净、哒螨灵等),5%悬浮剂唑螨酯(霸螨灵、杀螨王),50%可湿性粉剂苯丁锡(托尔克)等,菊酯类的20%乳油甲氰菊酯(灭扫剂)及其混剂等,昆虫生长调节剂类5%乳油农梦特,5%乳油卡死克(氟虫脲)等,而其它多种新农药已产生明显抗性。近年开发的替代品种或有前景的品种包括下列几种。
①NI-253%乳油,20%可溶性粉剂,为**曹达公司新研制成功的杀虫剂,具独特性质,杀虫谱广。目前在我国登记试验的仅有苹果、柑橘上的蚜虫类,对抗性蚜虫药效极好,20毫克/升剂量速效性与持效性均大大优于目前当家品种氧乐果400毫克/升的剂量。
②吡虫啉20%悬浮剂德国拜耳公司研制,有机氮类,杀虫谱广,有内吸作用,130毫克/升对柑橘潜叶蛾、蚜虫、木虱等效果均很好。
③MTI-7325%微囊悬浮剂或乳油。**三井东压公司新产品,新杀螨剂,对柑橘全爪螨,苹果红蜘蛛速效性,持效性均好、无药害,对天敌安全、使用剂量低。
④米螨23%乳油。美国农门哈斯公司产品,为昆虫生长调节剂,用后使害虫提前蜕皮死亡,防治果树上的卷蛾科害虫效果显著,64~128毫克/升即可。
⑤安克丁20%乳油、**大嫁集团产品,氨基甲酸酯类新产品,前体含呋喃丹,内吸、广谱,10毫克/升用于防治苹果黄蚜(绣线菊蚜)效果良好。
⑥国产药剂国产20%除虫脲40~66.7毫克/升可兼治柑橘潜叶蛾和柑橘锈螨。灭幼脲3号25%悬浮剂,125~166毫克/升对苹果金纹细蛾、柑橘潜叶蛾等具良好防效。此两种药剂均为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其作为机制为通过胃毒作用而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而使害虫不能蜕皮致死。药效较迟缓,用药后3~5天才具明显效果,药效接近或超过卡死克,且亦为无公害农药之一。
其他还有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的新一代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拉维因75%可湿性粉剂,对抗性鳞翅目害虫防效很好。拜耳公司的百树得5.7%乳油,为氟氯氰菊酯,以及其改进型保得2.5%乳油,是将活性最高的β-氟氯氰菊酯提取制成。而含氟菊酯抗性发展慢,其中反式异构体更不易产生抗性,因此该药对果树绣线菊蚜和桃小食心虫5~10毫克/升即有良好防效。英国壳牌公司的快杀敌,3%乳油其有效成分活性最高的顺式氯氰菊酯占98%,可用于防治柑橘潜叶蛾和桃蛀螟等,15~30毫克/升对荔枝果蛀虫效果也好。
(2)混配杀虫杀螨剂混配(复配)杀虫剂不失为提高防效,降低成本并延缓害虫产生抗性的一条有效措施,此方法多年来一直为国内外科研与生产部门所采用。但过去开发的许多品种则偏重于考查增效的一面,而较忽略增毒的负面效应。今后更应注意双方面的权衡。近年开发的混配剂种类较多,在此仅举效果较好的数例。
①罗素发-克螨特(特威)41.5%乳油防治柑橘全爪螨,苹果全爪螨和山楂红蜘蛛,因其中罗素发具极好的击倒效果,克螨特又可发挥稳定的持效作用,207~277毫克/升可具良好防效。
②霸螨灵-克螨特13%乳油、130毫克/升霸螨灵-马拉松22.5%EC22毫克/升防治柑橘叶螨持效期达20~30天。
③灭扫利-S菊酯与昆虫生长调节剂复配,对柑橘多种介壳虫防效也相当于速扑杀。
④灭扫利-速灭松50%乳油,333~500毫克/升对苹果红蜘蛛速效性好,对桃小食心虫也具良好效果。
(3)新剂型或老品种新剂型多年来国外一直在广泛使用的一些评价较好的老品种也被引进推广,其中有澳大利亚产的机油乳剂,由于其含碳量远低于国内同类产品,而保证了其质量的可靠性,使用后不易产生药害。由于该药对天敌安全,用于防治柑橘蚧类和害螨而得到充分肯定,50~100倍防治柑橘叶螨,100~200倍防治介壳虫1~2龄幼蚧效果均很好,且可以致雌蚧所产之卵不孵化,对柑橘潜叶蛾也有一定防效,主要起拒避作用,但由于夏季高温加之新梢嫩叶期而不提倡使用。众所周知的老品种硫丹,德国产品称赛丹,35%乳油,印度产称印丹,以色列产称硕丹,韩国产称韩丹,其为有机氯农药,对防治抗有机磷的多种害虫具较好效果,如蚜虫类、叶螨类及食心虫类,若其残留测定不超标,则有望作为当前一种较好的替代品种。
(4)杀菌剂由于有机合成杀菌剂的研究开发落后,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比起杀虫剂呈明显弱势,表现在一是品种少,果树上多年来常用的仅为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及代森系列的一些品种、除此之外就是波尔多液;二是数量少,1994年全国使用各类农药约20万吨,杀菌剂只占4万吨左右,为杀虫剂的1/3,近年国外引进的杀菌剂品种约一半为果蔬上应用,而铜素制剂又占了相当比例。从果树上开发应用情况看,这两年铜素制剂的作用日益重要,仅国外就有6家公司在我国展开竞争,国内产品就更多了。其他杀菌剂品种则多为贮藏保鲜用药。
①铜素制剂国外引进开发的几种,其主要成分分别为:氢氧化铜、氧化亚铜、氧氯化铜、碱式硫酸铜混合物或碱性氯化铜混合物。铜素制剂的杀菌机理主要根据真菌、细菌对铜离子的耐受能力仅为2~3毫克/升,而一般植物耐受力则为20~30毫克/升,因此在20毫克/升之下的铜离子可使细菌或真菌的细胞酶失活而杀菌,而二价铜离子又较一价铜离子药效高,但制剂中二价铜离子的比例不能太高,否则易产生药害(如硫酸铜)。铜素制剂近年发展如此迅速,除价格低廉外,也与其杀菌是经过多点作用、病菌不易产生抗性有关。
丰护安:77%可湿性粉剂,德国优乐利农化公司产品,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铜,其一价与二价铜比例适中,溶解度好,结晶针状细小,表面积大、呈网状伏盖在植物表面。治疗和防病效果均较好,使用剂量较小,对植物安全、耐雨水冲刷,不易产生植物毒害(因无氯离子)。防治柑橘溃疡病1500毫克/升1~2次即可,也可防治苹果上多种病害。
可杀得101:77%可湿性粉剂,美国固信公司产品,有效成分也是氢氧化铜,该制剂剂型较独特。在美国已在50多种植物上获准登记使用,在我国已在柑橘溃疡病上准登记使用、苹果上实际推广面积也很大(但应注意药害问题),仅1994年就在我国**250吨以上。柑橘溃疡病使用1300~1900毫克/升感病期喷2~3次。
其他铜剂及厂家还有美国阿克托公司77%冠菌铜[Cu(OH)2],瑞士山德士公司的靠山56%(氧化亚铜),84.1%好保多(波尔多液粉)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30%氧氯化铜经多年试验与推广,被认为是较好的品种,对柑橘溃疡病有良效,亦适用柑橘疮痂病。
②百可得40可湿性粉剂,大**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新开发的新型胍类杀菌剂,与近年推广的培福朗属于同类型化合物,主要对真菌**害效果优良,使用260~400毫克/升可防治苹果,梨、桃、西瓜等果树多种病害,柑橘贮藏期400毫克/升处理可达98%上防腐效果,优于特克多。
③安克15%悬浮剂,50%悬浮剂,50%水溶性粉剂,美国氰胺公司产品,是一种肉桂酸衍生物,对霜霉菌和疫霉菌效果良好。
④杀毒矾64可湿性粉剂,瑞士山德士农药公司产品。是恶唑烷铜8%和代森锰锌56%混配剂,对人畜毒性极低、不易产生药害,内吸与触杀兼具,专用于霜霉菌和腐霉菌。
(5)果品贮藏防腐药剂:
①万得利50%乳油,以色列麦克西姆公司;戴挫霉25%EC,美国戴科公司;百可得40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青、绿霉。
②施保功(混剂)50%可湿性粉剂,施保克25%乳油,德国艾格福公司产品,250~1000毫克/升防治柑橘、香蕉、杧果病害,荔枝白地霉。
③培利可得、乙烷唑、瑞士汽巴嘉基产品防治荔枝酸腐病。
使用剧毒农药必须按照安全使用操作规程工作。要加强保管工作,集中专仓加锁存放,专人负责。空瓶要交回集中处理,不作他用。剧毒农药不要用于防治果树害虫。一般在收获前一个月之内不要使用。配药和喷药都要加强防护,原液和药水都不要沾在皮肤上,如果沾上,立即用肥皂水洗净,切忌喝酒,要戴口罩,防止吸入药雾和药气。保管、制药和喷药人员都要专人担任,并应组织学习防毒和解毒知识。发现中毒症状要立即采取解毒措施,必要时送**治疗抢救。
化学防治所存在的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逐渐表现出来,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是由于长期大量的连续施用农药,对农产品、空气、土壤和水域有所污染,威协人类健康。有些农药尤其是广谱性农药,既杀死害虫又杀死害虫天敌。尤其连续施用单一农药,引起害虫产生抗性,造成防治上的困难。要充分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作好预报,选择防治有利时机,如防治鳞翅目害虫,因为成虫不为害,卵不吃东西,所以防治幼虫不如防治成虫和卵。幼虫的第一至第三龄的食量都很小,前3龄的食量一般只占一生食量的3%~5%,为害很轻,抗药力很弱。所以防治幼虫的有利时期一般在3龄以前,但防治钻蛀性害虫,有利时间一般应在盛卵期到幼虫盛孵期,以防止成虫产卵或迁飞。在病虫发生的点片阶段进行挑治,切勿不根据天敌发生的数量,采取盲目性的定期喷药或任意提高药剂施用浓度。由此认为果树园综合防治中使用农药的原则是:可以“挑治”的,不普治;能兼治的,不专一治;能用微生物农药防治的,不用化学农药防治;能用选择性、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的,不用广谱性、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能单用的,不混用;能用低剂量的,不用高剂量的。做到“控害保益”,发挥生防、化防两个有利作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