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病菌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害,由真菌引起。病菌会在小麦叶片、茎秆、穗部等部位形成白色粉状物,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小麦叶片上覆盖着白色粉末状的物质,这就是小麦白粉病病菌的病征。
小麦白粉病病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在种植小麦时,要注意防治小麦白粉病病害,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如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株、使用防治药剂等。
通过对小麦白粉病病菌的认识和防治,可以有效地保护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相关拓展:
问:小麦白粉病的病原菌属于()。
正确B
解析:?
问: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
(1)A Ⅰ、Ⅱ组小麦未感染白粉病
(2)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3)混播后小麦感病程度下降
(4)Ttrr ttRr 18.75%(或3/16)
问:氟环唑多少钱一包(氟环唑)
1、氟环唑对一系列禾谷类作物病害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纹病等十多种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并能防治糖用甜菜、花生、油菜、草坪、咖啡、水稻及果树等中的病害。
2、其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而且具有内吸和较佳的残留活性,使用剂量通常为75~125克有效成分/公顷,喷雾处理.氟环唑,制剂SC、SE。
3、作用机理甾醇生物合成中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
4、适宜作物小麦、大麦、水稻、甜菜、油菜、豆科作物、蔬菜、葡萄和苹果等。
5、对作物安全性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
6、作用特点及用途:氟环唑是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其活性成分氟环唑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并且氟环唑分子对一种真菌酶(14-dencthylase)有强力亲和性,与目前已知的杀菌剂相比,能更有效抑制病菌原真菌。
7、氟环唑可提高作物的凡丁质酶活性,导致真菌吸器的收缩,抑制病菌侵入,这是氟环唑在所有三唑类产品中独一无二的特性。
8、对香蕉、葱蒜、芹菜、菜豆、瓜类、芦笋、花生、甜菜等作物上的叶斑病、白粉病、锈病以及葡萄上的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防效。
9、起到消毒作用。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