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西红柿防落素里加腐霉利

2024-06-1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766 次
西红柿防落素里加腐霉利 1、品种选择

越冬茬番茄栽培宜选择抗病(抗叶霉病、灰霉病、病毒病、晚疫病等)、高秧、丰产、大果型、品质优良、耐贮运的中晚熟粉红果或红果品种,例如浙杂212、粉安娜、金棚系列、中杂101号、以色列144、加茜亚、蓓盈、FA-189等。

2、育苗

①播种期。适宜播种期为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

②浸种催芽。在容器内用50~55℃热水浸种20min,搅拌至30℃后浸泡3~4h,再用500倍高锰酸钾浸种20~30min或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15min。注意冲洗干净种子所带药液。然后置于25~28℃条件下催芽。

③苗床与营养土配制。苗床必须具备防雨、通风、降温、防蚜等条件。应采用高畦,设置拱棚,加盖薄膜、防虫网,午间遮阴。为便于操作,棚高一般为1.5~2m,苗床周围有排水沟。

④调制营养土。应掌握三个原则,一是有良好的通透性;二是保证有足够的营养;三是必须将各种原料搅拌均匀,特别是农药、化肥等。1/3充分腐熟的圈肥,2/3无病原物的熟土,应拍细、过筛,每立方米培养土中,加入过磷酸钙1kg,草木灰5kg,或氮、磷、钾复合肥2kg,再均匀拌入50%多菌灵80g。

⑤播种。60%的种子出芽即可播种。播种时间选择晴天下午4~5时,采用撒播。苗床浇足底水,水渗后撒一层细土再播。播后覆盖1~1.5cm厚的营养土。播种前后,苗床及周围仔细喷药防蚜。

⑥苗床管理。白天气温高,要进行遮阴,床温不宜超过30℃,雨天加盖薄膜防雨。育苗期间夜温不可过高,为防止幼苗徒长,2片真叶期喷一遍1/1000的助壮素。及时拔除杂草,适时间苗,定期喷药防治蚜虫等虫害。

⑦分苗。2~3片真叶分苗。将幼苗移入准备好的营养土分苗床,株行距10cm×10cm,也可用直径10~12cm的营养钵。缓苗期间,午间适当遮阴,白天床温25~30℃,夜间18~20℃。缓苗后,白天25℃,夜间15~8℃。定植前数天,适当降低苗床温度锻炼秧苗。4~5片叶时再喷一次1/1000助壮素。当选用带毛品种,如毛粉802、厚粉一号时,在分苗过程中,应将有毛、无毛植株分别集中分苗,将来分片定植,以便于管理。

⑧苗期防病。苗期可喷1~2次杀菌剂,预防病害(200~250倍波尔多液是适宜的保护药剂,即

1:1:200~250)。

3、定植

①施肥、整地。定植前15~20天,每666.7㎡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m3,氮、磷、钾复合肥50~60kg,过磷酸钙100kg,阿波罗963生物肥30~40kg。施肥后深耕耙平。

②栽培方式与定植。越冬茬番茄栽培采取大小行、小高畦方式、南北走向畦。大行距80~90cm,小行距60~70cm,先做成平畦,每畦栽两行,株距30~40cm,每666.7㎡定植2500~3000株。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定植。栽苗后,浇透水,地面干燥后及时划锄,进入11月以后,向植株培土形成小高畦并覆盖地膜。

4、冬前及越冬期间的管理

①缓苗前后

注意盖好棚膜,白天棚温28~30℃,夜间17~20℃,地温不低于20℃,以促进缓苗。缓苗后,适当降低棚温,白天22~26℃,夜间15~18℃,可喷施1~2次1/1000的助壮素,防止植株徒长。开花前后适当控制浇水,多次中耕划锄,促进根系发育。采用单干整枝,及时抹杈、绑秧。

②结果期的管理

进入结果期,外界气温逐渐降低,光照减弱。为防止低温引起落花落果,可用30mg/kg防落素喷花,随气温降低,激素浓度适当增大。第一花序坐果似核桃大时,于高畦中间膜下浇水,每666.7㎡随水冲施尿素、复合肥各15kg(或冲施腐熟的温热的豆饼水等),尽量浇透,越冬期间应控制浇水。浇水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及时放风排湿,防止病害发生。

③温、光管理

若夜间温度不能保证10~12℃时,应加盖草帘保温,根据当天天气状况,尽量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阴雪天气,适当揭盖,令植株接受散射光。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0~30℃,夜间13~15℃,最低夜温不低于8℃。晴天午间温度达30℃时,可通风降温、换气排湿。棚温降至25℃时关闭风口,利于夜间保温。越冬期间地温对番茄植株生长、根系发育特别重要,提高地温是保证丰产、预防地下病害的关键。及时扣地膜、高垄栽培、提高株间透光率等均可增加地温。也可在番茄栽培行间垄沟内铺盖玉米秸,不但能够保持地温、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次年秸秆腐烂后可以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

④CO2施肥

越冬期间棚温偏低,通风量少,棚内若有机肥施入不足,导致CO2浓度过低,影响植株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因此进行CO2施肥,可显著提高番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可在晴天上午9~11时,补充CO2,适宜浓度为1000~1500mg/kg。阴天或光照不足时不施或少施。施肥一般持续1~2h,放风前半小时结束。

⑤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中,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喷洒虫螨克、乐斯本等药剂,防治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害虫。采用腐霉利(速克灵)、百菌清烟熏剂(或粉尘剂)等交替使用,防治叶霉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等病害。果实处于变色期后,根据市场需要及时采收。

5、越冬后管理

①温、光管理

2月中旬以后,随日照时数逐渐增加,适当早揭草苫、晚盖草苫,尽量延长植株见光时间。注意清洁棚面薄膜,增加射入的光照。及时进行通风。晴天时,白天棚温上午25~28℃,下午25~20℃,上半夜15~20℃,下半夜13~15℃。阴雨天,白天棚温25~20℃,夜间10~15℃。

②肥水管理

2月中旬至3月下旬,15天左右浇一次水,可配合冲施腐熟的豆饼水(每次每666.7㎡用豆饼50~70kg),或每666.7㎡冲施氮、磷、钾复合肥20kg。3月中旬之后,7~10天浇水一次,浇两次水须追肥1次,每次每666.7㎡追施磷酸二铵15~20kg。

③病虫害防治

定期喷施腐霉利(速克灵)、灰霉克、百菌清、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病害。农药中,可酌加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2%)或其他叶面肥。喷杀虫剂时7天后方可采收。

④整枝